林悠顺势看过去,看到了厨房窗外的院子里,一个保姆模样打扮的阿姨,正在侍弄花草。
!
我真傻!这么大的别墅,怎么会没有保姆阿姨呢!
林悠立马怂了,站回了殷姐姐身旁,小声道:“没被看到吧?”
“我不知道!我哪知道你个小变态今天还敢……这样!”
林悠挠了挠头,知道自己确实有些手贱了……
不过,事已至此,林悠只能小声道:“殷姐姐,如果你家阿姨真看到了……你放心,我会负责的!”
殷姐姐愣了愣,她这一瞬间,几乎就想要顺势把刚才发生的事让阿姨告诉自己爸妈,让自己和林悠的事给“定”下来……
而且,是林悠自己干的……不是我故意的……
但殷姐姐终究不是个自私的人,她知道和林悠的感情不是两情相悦就能说清,更不是简简单单负责就能解决一切。
她沉默了数秒后,咬着嘴唇,低声道:“李姨和我最亲了,我小时候就是李姨带大的,就算李姨看到了,也不会乱说的……你不用担心。”
林悠虽然是个渣男,但也是个很好很好的人,我也要做个很好很好的人……
林悠不知道殷姐姐心里复杂的心理活动,这一瞬间他松了口气。
如果和殷姐姐的关系真的败露,林悠也会负责,安城虽然小,但也不是消息顷刻间就传遍安城,在殷姐姐父母面前承认,不代表就会飞速传到其他几个好朋友家里。
林悠还有时间去解决其他问题。
但不会暴露的话,肯定更好,林悠有更充足的时间去面对一切。
……
在殷姐姐家里又待了一个小时后,林悠一家人结束了一天的拜年。
曲清欢家住在湘省,王慧琳大年初一的时候,已经代表全家打过电话拜年,至于私底下,林悠也代表自己早就“拜过年”。
忙碌了一天,回到家里,王慧琳关心了下王小艺中饭怎么吃的。
林悠看着这温馨的一幕,有些无语。
王小艺一个人生活了这么多年,独自生存的能力甩王慧琳几条街……轮得到你来关心吗?
好吧,林悠就是有些“吃醋”了,以前爸妈出去办事,留林悠一个人在家时,通常就是给点伙食费就再也懒得搭理。
林悠哪里受过王小艺这种嘘寒问暖的待遇?
翌日,大年初五。
短短几天,南都大学关于林悠的那条新闻,在小范围内造成了一定的轰动。
分别代表清北来安城的几位老师,终于结束了来安城邀请林悠的任务。
至于为什么被林悠当面拒绝后,第一时间没走……
当然得等到尘埃落定啊!
林悠选择南都大学情有可原,因为南都大学本就是林悠高考时选择的母校,清\/北可以接受自己的失败,但失败绝不能是北\/清带来的!
自己的失败固然可惜,但想到对方也没成,清北的老师们不由得都笑出了声,美滋滋散了,回家继续享受春节假期。
前来执行任务的老师们还听说,清北的各自数院的院士们,还给南都大学的郑伯严院士通了电话,劝说了半天,说什么“只有我们清\/北才能给林悠最好的科研环境,不浪费林悠的天赋!”
郑伯严院士电话里当场就急了,骂骂咧咧的“林悠自己不想走,我也还真就怎么也不放人了!谁说就你清北能的?林悠在我们学校,照样能得到最好的发展!”
郑伯严院士,本硕博都就读于南都大学,除了上世纪九十年代有过几年留洋经历,其余时间都在南都大学学习和任教,对南都大学的感情非常之深。
作为南都大学数院唯一的院士,郑伯严院士带领团队做出了许多成果,为学校培养了数不清的人才,可以说将一辈子的学术生涯奉献给了母校。
对于林悠这样的顶级天才,郑教授虽然欣慰于林悠有情有义,愿意留在南都大学,但心中未尝没有一丝愧疚。
郑教授心知南都大学和清北的差距,偶尔会觉得,林悠受困于情义,实际上,去清北的话,在国内肯定是更好的选择。
但心里的点点愧疚不代表郑教授心里没有傲气,作为一个资深院士,在国内数学界也是响当当一号人物,郑教授还真不信了,自己会辜负了一个顶级天才学生的信任!
我这就集全数院之力支持林悠!让学校的力量也投入进来!
林悠还在家里休假,不知道远在南都大学的争端和变化,忙完了拜年的任务后,林悠继续投入学习当中,在家里学习研究NS方程的相关问题。
【数学】LV2学徒的最后一个任务,在三月一日两份期刊发布后,就能瞬间完成,届时,林悠就能正式进军LV3研究者,尝试建立关于NS方程的词条进度条。
距离三月一日只有不到半月,南都大学已经决定了,在三月二日举办林悠的学术报告会。
主标题:勒让德猜想之证明,副标题:南都京大学林悠同学重大成果学术报告会。
南都大学的邀请函已经对外发布,里面公布了林悠的证明论文已经被《数学年刊》录用的消息,还提到了林悠关于NS方程的那篇论文,属于是把林悠目前的学术成果全部写了进去。
勒让德猜想的证明,在近几年的数论界绝对算得上最大的成果,《数学年刊》的认可,无疑给这份证明论文镀上了一层金光,关于NS方程的那篇论文,含金量同样不低,作为这场报告会的“副产品”也够格。
南都大学的数院在国内都算不上顶尖,更何况在全球数学界。
以往南都大学举行学术会议,通常不会吸引到什么真正的世界级大佬,别说和顶级的国际数学家大会比,比起国内其他数学顶尖高校举行的数学数学会议来说,都显得有些寒酸。
但这一次,南都大学的公告和邀请函,才发出去不到四十八小时,南都大学相关部门便应接不暇——从普林斯顿、剑桥的数学系,到《自然》、《科学》杂志的编辑部,来自世界各地的咨询函、参会申请和采访请求,已如雪片般塞满了官方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