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志军晚上本就喝了点酒,加上心情激动,完全不似平时的寡言稳重,嘴角快咧到耳朵那。
“小雨!我是他爸,我来说!儿子,刚才北大的老师又给我打电话了,说要招你当教授,问我的意见。”
王慧琳在一旁连忙补充道:“清大的也给我打电话了,儿子你才刚上大一,只过了一个学期,这就邀请你当教授,开什么玩笑啊?我还以为是诈骗呢?后面是之前高考招生的那位老师在旁边说话,我才相信是真的,儿子,你到底干什么了?!当教授是什么情况?”
林悠这才完全松了口气,刚才被吓得慌乱的心情立马得瑟起来。
原来是清北挖人啊。
林悠在建模大赛的国奖评委面试答辩时,就被北大的数院院长当面邀请过。
高教社杯确实很厉害,但对比起林悠的解决的【勒让德猜想】,高教社杯前面的形容词,也只能用上“区区”了。
林悠嘴角一歪,咧嘴笑道:“清北消息这么灵通的吗?我才收到邮件一个小时。”
王慧琳急了,这倒霉儿子满脸得瑟还不说原因,她手一抬,下意识准备拎耳朵,后边的大伯母杨香玲立马抓住王慧琳的手。
“慧琳,你急什么,让悠悠慢慢说嘛。”
林悠身后站着的林玫美,立马清楚了六位长辈的阵仗是为何而来,连忙举手示意。
“我知道我知道,我弟写了篇论文,被全世界最厉害的数学期刊录用了,证明了一个世界级的数学猜想,这个学术成果,在全世界任何一个大学当教授都绰绰有余,而且我弟才19岁,前途不可限量,所以清北打电话过来抢人,想让我弟去当教授!”
查过AI后,林玫美堪称“专家”,言简意赅,把事情说了个清楚。
屋内顿时安静下来,六位长辈全部张大了嘴巴,林玫美话里的内容他们没全部听懂,但也听懂了个大概。
刚才急忙回来的路上,六位长辈没敢先行高兴,生怕有什么乌龙。
但听林玫美这么说,肯定是在林悠那已经确认了。
“儿子,玫美说的是真的吗?”
林悠正色道:“千真万确。”
王慧琳立马尖叫着抱住了林悠,“儿子!你太棒了!!!”
中国式的家长,子女赚大钱了值得高兴,但当教授了,那更是值得骄傲的事,如果是19岁的教授……
承受能力差点的,可能会兴奋得晕过去。
屋子里立马吵吵闹闹的,一家人兴奋的讨论着林悠的“论文”、“猜想”、“教授”、“清北抢人”。
“儿子,刚才清北的老师打电话,我们第一时间不清楚情况,给的答复都是回来问问你的情况再说,待会儿他们可能还会打电话过来。儿子,你的想法是什么?继续留在南都大学当教授吗?”
林悠点了点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老师对我非常好,学习上生活上给予了我最大的支持和帮助,老师在哪,我就在哪。”
六位长辈笑眯眯一起点头,很显然,他们不懂学术,但懂知遇之恩,懂知恩图报,林悠的回答,非常符合他们朴素的价值观。
“好!”林志军大叫一声,“那我和你妈就再拒绝一次清北!”
姑姑林静雨听完林志军的话,在一旁羡慕得眼睛都要红了,“哥哥嫂子,这次能不能让我拒绝一次啊,我也想拒绝一次清北……”
林志军咳咳两声,他虽然疼妹妹,但这种机会还是不舍得,“小雨,下次,下次一定!”
林静雨委屈巴巴,“悠悠都教授了,哪还有什么下次啊……”
张云川看着老妈委屈,孝心发作,立马跳了出来,“妈,以后我也让你有机会拒绝清北!”
林静雨看着“不自量力”的儿子,“装委屈”立马失败,转头看向一旁的老公。
“张启东,你看看你儿子!”
张启东尴尬一笑。
老林家不是什么书香世家,祖祖辈辈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
老大林志远和妻子杨香玲都是初中毕业后就外出打工。
老二林志军和妻子王慧琳虽然是大专毕业,但却是98年高校扩招后的大专生,含金量算不上高。
老三林静雨是正经的省城师范本科生,毕业后当了老师,张启东自己则是211的法律系毕业。
曾经的张启东夫妻俩,一直是小家族里在学习方面最有发言权的人,直到去年林悠异军突起,一路飙升到737分的高考状元。
羡慕肯定是羡慕的,但嫉妒肯定算不上,张启东和林静雨至今还经常在各自的圈子里拿侄子炫耀。
张启东唯一“气”的是,妻子以前还觉得,儿子张云川学习成绩一般,是因为儿子自身天资普通,但侄子林悠崛起后,每次儿子张云川因为成绩受批评时,老张家都要受牵连。
“我们老林家有状元基因!都怪你们张家!”
看吧看吧,你让张启东怎么反驳嘛。
大学生是越来越不值钱,本世纪初的211大学毕业确实很有含金量,但再怎么有含金量,也不能和高考状元比吧?更何况现在侄子要当教授了……
张启东走上前去,面无表情,一把将儿子直接拖走。
接下来,一大家子总共十个人,坐在一楼屋子里聊着天,群策群力,商量着待会儿清北打电话过来,应该怎么拒绝?
是礼貌点还是直接点?
几位长辈都觊觎王慧琳和林志军的“拒绝权”,连快五十岁的大伯也都旁敲侧击,开始和林志军“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大伯母开始细数和王慧琳亲密的妯娌情。
不过王慧琳和林志军都不为所动。
抱歉了大哥\/大嫂,有本事你自己生个这样的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