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白的通道仿佛没有尽头,柔和的光线从四面八方洒落,驱散了所有阴影,却也带来一种令人不安的、过于完美的空旷感。凌薇按照引导信息的指示,穿过生活区和生态模拟区的入口(她只是远远看了一眼,那片模拟的自然风光在绝对的寂静中显得有些不真实),最终抵达了一扇风格迥异的大门面前。
这扇门不再是纯白光滑的材质,而是由某种暗沉的、带着金属质感的青铜色合金铸造,表面镌刻着繁复而古老的星辰与橄榄枝花纹,与之前在金字塔前哨站看到的徽记一脉相承,却更加厚重,充满了历史的沉淀感。门上没有任何明显的把手或控制面板,只有一个手掌形状的凹陷。
【先驱者纪念回廊 - 授权访问】
【请进行身份验证。】
引导信息浮现。
凌薇深吸一口气,将手掌按入凹陷。眉心的新生碎片似乎感应到了什么,微微发热,一缕精纯的秩序之力顺着手臂流入门内。
“嗡……”
低沉的共鸣声响起,青铜大门内部传来沉重的机括转动声,随即缓缓向内开启,带起一阵微尘的气息,仿佛尘封了万古。
门后,并非她想象中的又一条纯白通道,而是一个巨大、高耸、幽深的环形空间。
回廊的穹顶极高,没入朦胧的微光中。两侧是望不到尽头的、巨大的暗色金属墙壁,墙壁上并非光滑一片,而是镶嵌着无数块大小不一、材质各异的“碑”。这些碑有的像是粗糙的岩石,刻着原始的象形文字;有的则是光滑的合金板,投影着不断流动的数据流;有的甚至是全息影像,定格着某个历史性的瞬间或人物的肖像;还有一些,则散发着微弱的、不同属性的能量波动,仿佛是某种力量核心的残片。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肃穆、苍凉而又沉重的气息。这里没有“摇篮”其他区域那种生机勃勃的草木清香,只有时间凝固的味道。每一步踏在不知名材质的地面上,都会发出空旷的回响,在这寂静的空间中传得很远。
这就是先驱者纪念回廊。埋葬着“摇篮”建立之初的真相,以及无数为人类文明存续而奋斗、牺牲的先驱者的痕迹。
凌薇放轻脚步,缓缓走入回廊,目光逐一扫过两侧那些沉默的碑文。她不需要认识上面的文字或符号,一种跨越语言的精神共鸣,让她能够大致理解其中蕴含的信息碎片:
【奠基者之碑】: 记录了最初提出“摇篮”构想、并倾尽所有推动其立项的科学家与哲学家团队,他们在资源匮乏、质疑声不断的年代,凭借远见和信念点燃了火种。
【大远征纪念碑】: 纪念那些乘坐早期、风险极高的世代飞船,深入未知星域,为“摇篮”寻找合适坐标和能源(秩序星核)的探险家们,许多人的名字后面标注着“失踪”或“确认牺牲”。
【维度架构师名录】: 列出了那些掌握了初步维度技术、呕心沥血构建起这个独立微型宇宙的工程师与理论物理学家,他们的工作超越了当时人类的认知极限。
【守护者誓言墙】: 刻录着第一批自愿放弃外界生活、进入“摇篮”担任永久守护者的军人、科学家和志愿者的名字与誓言,他们承诺在静默中守护文明,直至永远或接到唤醒指令。
【牺牲者慰灵碑】: 纪念在“摇篮”建设过程中,因意外、技术风险乃至早期与“混沌侵蚀”的零星接触而牺牲的无名者们。
每一块碑文,都是一段可歌可泣的历史,都承载着沉重的牺牲与希望。凌薇行走其间,仿佛穿越了人类文明最波澜壮阔、也最悲壮绝望的一段岁月。她能感受到那股为了种族延续而不惜一切的决绝意志。
引导者让她来这里,是为了让她理解这份沉重,理解“最高权限”所代表的责任。
她继续向回廊深处走去。越往深处,碑文的数量逐渐减少,但每一块所散发出的气息却越发古老和强大。她看到了记载着与某种“星空巨兽”遭遇战的碑文,看到了记录早期“秩序符文”技术突破的闪耀晶碑。
终于,她来到了回廊的尽头。
尽头处,没有巨大的碑文,只有一面光滑如镜的、漆黑的墙壁。墙壁前,悬浮着一个简单的、由光线构成的平台,平台上放置着一本……看似由某种未知金属薄片制成的“书”。
书的封面没有任何文字,只有一个凹陷的手印。
而在漆黑墙壁的下方,地面上镌刻着一行她唯一能清晰辨认出来的、用现代通用语写就的文字,笔触苍劲而决绝:
“知悉真相者,背负文明之重。触碰禁忌者,或将引火烧身。”
这就是引导者所说的,唯一一位获得过“最高权限”的访问者留下的遗言?
凌薇的目光落在那个金属书籍和凹陷的手印上。直觉告诉她,这本书,就是关键。里面可能记载着关于“神骸”、关于对抗混沌的“危险设想”,甚至……关于那位访问者引发的“灾难”。
她走上前,没有立刻触碰。而是先仔细感知周围。漆黑墙壁和金属书籍都散发着一种内敛而强大的能量波动,与秩序星核同源,但似乎又多了一丝……难以言喻的、仿佛经历过某种剧烈冲突后的沉淀感。
引导者警告过,曾有访问者试图强行突破权限,引发了灾难。那位访问者,是否就是这本书的主人?他\/她看到了什么?又做了什么?
凌薇伸出手,指尖在即将触碰到那个凹陷手印时停顿了一下。伊莉丝最后的眼神、科学官沃克的笔记、无数先驱者的牺牲……一幕幕在她脑海中闪过。
恐惧吗?有一点。但更多的,是一种必须向前、必须知道真相的迫切。
她不再犹豫,将手掌稳稳地按在了凹陷处。
与之前不同,这一次,没有温和的共鸣,而是如同触电般,一股庞大、混乱、却又蕴含着极致理性的信息洪流,顺着她的手臂,蛮横地冲入了她的意识海!
“呃啊——!”
凌薇发出一声痛苦的闷哼,感觉自己的脑袋仿佛要炸开!无数破碎的画面、扭曲的声音、冰冷的数据、狂热的低语、绝望的呐喊……交织在一起,疯狂冲击着她的理智防线!
她“看”到了一个穿着古老样式研究服、眼神锐利如鹰隼的中年男子(或许就是那位访问者),他在“摇篮”深处,面对着一团不断扭曲、试图污染能源核心的混沌阴影……
她“听”到了他与守护者AI激烈的争论,关于风险,关于责任,关于那未被验证的“秩序覆盖”理论……
她“感受”到他强行提升了自身权限,调动了“摇篮”庞大的能源,试图以自身意志引导秩序星核的力量,去“净化”那团混沌……
然后……是失控!无法形容的能量反噬!秩序与混沌的剧烈冲突超出了“摇篮”维度的承载极限,引发了局部的规则崩塌!她“看到”那名访问者在能量风暴中身体逐渐崩解,但他的眼神却充满了不甘与……一丝诡异的“了然”……
最后,是一切归于沉寂,只留下这本用他最后力量凝聚的、记录了一切真相与教训的金属之书,以及墙壁上那行警告……
信息洪流渐渐平息,凌薇瘫坐在地,剧烈地喘息着,额头布满了冷汗。仅仅是接收这些记忆碎片,就让她感觉像是在鬼门关走了一遭。
那本金属书籍,此刻已经自动翻开,悬浮在她面前。书页上不再是混乱的信息流,而是稳定地显示着清晰的文字和图像——正是那位访问者,被称为“先行者-7号”的研究记录和最终推演。
她看到了关于“神骸”本质的更深层剖析——它并非单纯的毁灭者,更像是一种宇宙规则的“纠错机制”或者“熵增”的终极体现,只是其表现形式对生命文明而言是毁灭性的。
她看到了“秩序覆盖”理论的详细阐述——并非摧毁神骸,而是利用更强大的、纯粹的秩序本源,在神骸存在的“规则层面”强行打入一个“秩序补丁”,使其内部的混沌逻辑陷入悖论循环,从而使其“失效”或陷入永久沉寂。
她也看到了先行者-7号失败的根源——他低估了神骸混沌规则的顽固性和反噬力,也高估了自己意志对秩序星核的掌控程度。更重要的是,他使用的秩序星核(支撑“摇篮”的那块巨大碎片)本身,似乎……并非完美无瑕的“纯粹”秩序,其中似乎蕴含着某种极细微的、连“摇篮”建设者都未曾察觉的“惰性”或者说“不完整性”,导致在关键时刻能量输出未能达到理论峰值。
最后,书中留下了一段用加粗字体标出的、仿佛是血泪写就的警告:
【“秩序覆盖”乃绝险之途,需满足三要素,缺一不可:】
【一、绝对纯净且活性极高的‘秩序本源’作为能量核心与规则载体;(注:支撑‘摇篮’之星核,活性不足,内有未知惰性。)】
【二、足以承受规则层面反噬的、坚韧无比的‘意志容器’;(注:凡人之意志,极难承受。)】
【三、精确锁定神骸核心规则节点的‘定位信标’。(注:‘星语之钥’原理可行,但需更强载体。)】
【吾已证实,三要素皆难企及。后人若欲行之,需寻得全新‘源点’,锤炼不朽意志,锻造更强‘信标’……然,此路九死一生,甚或十死无生,慎之!慎之!】
看到这里,凌薇的心沉了下去,却又隐隐升起一丝明悟。
绝对纯净且活性极高的秩序本源……她眉心的新生碎片,正是在毁灭中涅盘而生,其纯净度与活性,是否超越了“摇篮”这块巨大的、却带有“惰性”的星核?
坚韧无比的意志容器……她经历了无数次生死考验,目睹了无数牺牲,她的意志,是否在磨砺中达到了新的高度?
更强的定位信标……“星语之钥”已毁,但它的原理和与神骸的关联印记,是否还存在于信息芯片,或者……与她的新生碎片产生了某种联系?
她似乎……隐约满足了那看似不可能的条件?至少,看到了方向。
但先行者-7号的失败历历在目,那“十死无生”的警告更是触目惊心。
她缓缓合上金属书籍(书籍在她阅读完毕后,化作一道流光,重新变成了平台上的手印凹陷),站起身,望着那面漆黑的墙壁和地上的警告语。
真相已然知晓,前路依旧迷雾重重,且布满荆棘。
她获得了某种程度上的“认可”或“信息传承”,但距离真正的“最高权限”,显然还有距离。引导者说过,需要贡献和证明。
而她现在,拥有了明确的目标——找到利用自身新生碎片实施“秩序覆盖”的方法,并准备好承受那规则层面的反噬。
她转身,准备离开先驱者回廊。
然而,就在她转身的刹那,眼角的余光似乎瞥见,在回廊一侧某个不起眼的、被阴影笼罩的角落碑文上,似乎闪过了一缕极其短暂、与她新生碎片气息截然不同的、带着一丝冰冷与死寂的……灰色光泽。
那是什么?
凌薇猛地回头,凝神望去。那里只有一块看起来平平无奇的、记录着某次资源勘探任务的石碑,刚才的灰色光泽仿佛只是错觉。
是长时间精神紧张产生的幻觉?还是……这看似绝对秩序的“摇篮”内部,也存在着某些不为人知的、甚至可能连守护者AI都未曾察觉的……“异物”?
一丝寒意,悄然爬上凌薇的脊背。
她不再停留,快步离开了这座埋葬着荣耀、牺牲与禁忌的回廊。
通往最高权限的道路已经显现,但这条路上,似乎并不仅仅只有神骸一个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