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主公的,不能所有事情都抓在手中,要学会适当“偷懒”。
所以袁基制定完总路线后,就准备将其余部分交给贾诩和荀攸。
他看向二人,开口:
“此路具体情况该如何,文和、公达可畅所欲言,务必将此奇兵排布,设计得趋于完美。”
贾诩闻言微微直起身,靠近图纸,手指点在燕山山脉处,并言:
“此路既是奇兵,最重要的,就是隐蔽。如此才能达到‘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之效。”
“所以此队人马,最多可派五百至一千人。”
“公达以为如何?”
说完,贾诩看向荀攸。
荀攸在一旁点点头,接着贾诩的话说:“虽人数越少越好隐蔽。但攸推荐派遣一千人,更为保险。”
“一千人可化整为零,分成小队,各自穿行,最终于指定地点整合。”
“可走采药人、猎人所走小路,一路林木茂盛,是绝佳的遮掩。”
荀攸话音一落,贾诩点头表示认可:“公达说的不错,诩也赞同派遣一千人。”
“不过,这一路地形崎岖,翻山越岭,若是只凭汉人士兵,怕是等主力打到弹汗山,这路奇兵都不一定能走出燕山啊。”
荀攸认同此话,立马开口:“不错,必须有胡人做向导。”
“要挑选一些懂鲜卑地形、语言的胡人士兵。且后续,胡人还可派上用场……”
说到这里,荀攸和贾诩对视一眼,均露出了然的笑容。
袁基就在一边举着杯子,不时喝几口,眼带笑意看着互相递话的二人,再时不时看看脑袋转得跟拨浪鼓一样的典韦。
荀攸伸手,手指从燕山山脉向上划,一路向上,“到草原后,可走洼地、河流沟渠等,继续隐蔽。一路上到处都是掩护,若隐蔽顺利,几乎可全员抵达弹汗山下。”
他手指圈住弹汗山,点了点。
贾诩倒了杯水,喝一口,说道:
“此路,越小心谨慎越好,士兵可昼伏夜出,白日隐蔽于草林,夜晚赶路。”
“最终,此路在敌人无知无觉下,从深山老林中钻出,必能直接威胁鲜卑王庭。”
“……”
二人你一言我一语,将此路派兵情况想得极为周全。
全部细节都想到了,但最终的领兵将领,却依旧得让袁基来提出。
袁基笑了笑,想先听取一下贾诩和荀攸的建议:
“若你二人来选,此路会派谁出兵?”
若是一般的主君和臣下进行这番对话,臣子估计会推脱,不敢出言。
但袁基君臣的关系则不同,袁基也不是猜疑心重的君主,所以贾诩和荀攸都开始认真思索人选,帮主公筛选此路将领。
贾诩先言:“此路奇兵,重要,但不是至关重要。只凭正兵三路大军,此战最终也定可胜利。”
“但奇兵一出,胜利可来得更快、更顺利、损耗更小。”
“然,此路一旦被发现端倪,则瞬间与其他三路没什么不同,奇兵就算作废。所以此一千人,需要隐蔽,需要耐心,需要苦熬,非忠心者,不可任。”
“所以,诩认为,此路必须派遣主公信任且绝对忠心于主公的将领。”
言外之意,董卓等人是肯定不行。
后加入的夏侯渊、黄忠等人待定。
人选最好还是要从典韦、颜良、文丑、曹操、袁术五人中选。
其实还有一个纪灵,但纪灵此次任务极重:三路大军粮草需要他来指挥;后续大军出征,送粮队的派遣工作,需要他来安排。
都不是轻松的任务,所以就先将他排除。
而五人中,典韦需护卫袁基身侧,统领亲卫,且典韦身形高大,不利于隐蔽。
所以典韦不是最好的人选。
于是人选就只剩,颜良、文丑、曹操、袁术。
贾诩继续说:“主公,曹校尉和袁校尉二人,能力几何?诩不知。”
“所以诩只论颜君和文君。若从以上条件中选,则首选文君。”
于是颜良也被排除了。
荀攸在一旁沉思许久,听闻此言,抬头问贾诩:“文和最终会选文君吗?”
袁基也投去好奇的目光。
贾诩笑着摇摇头,喝口水,不紧不慢地说:“不,诩会选袁校尉。”
袁基挑挑眉,笑而不语。
荀攸则在对面点点头,说出自己的想法:
“攸纠结许久,但最终也选择袁校尉。”
袁基闻此言,依旧笑而不语。
对面的典韦挠挠脑袋,他看起来对袁术这个人选可好奇了,左右来回看。
袁基不急着定下人选,所以便耐心充足地询问二人想法。
“说说看,为何选公路?”
贾诩看着袁基的表情,就知道主公其实心中早就有了人选,且大概率也是袁公路,于是无奈开口叙述自己的理由:
“此路的关键,其实在于作为向导的胡人身上。”
“袁校尉有个任何人都不能替代的优点,便是能听懂胡语,且手下有忠心于他的胡人。”
“若是选择文君或曹校尉,二人听不懂胡语,作为此一路领兵之将,就是致命缺点。”
荀攸点点头:“攸也是这个理由。且他是主公之弟,忠心无需验证。在这种极度考验人心的出兵方式中,他有着主公之弟的身份,指挥起主公部曲,也能更加得心应手。”
袁基看着二人说完了理由,眼带笑意,鼓掌赞同:
“精彩,精彩,二位成功说服了某。既然文和与公达如此看好公路,某就选公路领兵吧。”
袁基此言一出,贾诩、荀攸,甚至典韦,脸都瞬间皱了起来。
看好谁?袁公路?
他们想到平日里,袁术眼高于顶的样子,就忍不住在心中翻了个白眼。
若不是袁术确实最合适,贾诩和荀攸必定不会选他!
袁基看着三人的表情,不禁大笑起来:“哈哈哈!怎么?某难道说错了?文和、公达,确实是慧眼识公路啊。”
贾诩瞬间开口:“主公谬赞!”
荀攸也立马说:“主公过誉。”
两人极力藏住自己嫌弃袁术的表情,还得收下主公对他们的夸奖,一时间表情变来变去,丰富极了。
这等极少见之景,将袁基逗得更是笑的停不下来。
“哈哈哈哈!……”
伴随着主公的笑声,贾诩和荀攸慢慢不再变化表情,全都眼神无奈看着一旁笑中藏着坏的主公。
不过被主公这么一开玩笑,二人对袁术的讨厌感倒是降低了不少。
袁基慢慢停下大笑,见二人重新沉稳,每人都端个杯子默默喝水,露出会心一笑。
他最终开口,拍板:
“此路一千兵卒,包括一百胡人,九百汉人,由公路领兵,走上谷郡,直达鲜卑王庭。”
贾诩立马开口:“主公英明!”
荀攸和典韦见状,也笑着开口:“主公英明!”
袁基看着三人的表情,实在是忍不住嘴角上扬。
但有人笑不出来,比如檀石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