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又转而聊了些家事。
袁逢病中精力不足,三人只说了一会儿,袁逢就需要躺下休息了。
为袁逢掖好被角后,袁隗向袁基这边瞥了一眼,袁基点点头,跟上叔父的脚步,两人沉默无言地向府外走。
走到马车旁,袁隗率先开口打破沉默:“士纪,去叔父那里坐坐吧。”
“是,叔父。”
袁基恭敬一礼,随后,转身示意车夫跟上袁隗。
袁逢与袁隗两人的府邸相差不算太远,马车行进一会儿就到了。
跟随着叔父的脚步,袁基走进了袁隗的府邸。
走到会客厅处,里面坐着叔父袁隗的妻子——马伦。
她出身扶风马氏,是大儒马融的女儿。
袁基恭敬地向马伦行了一记子侄礼:“基,见过叔母。”
马伦是一位气质十分大气的女性,面带和蔼笑容:“士纪来了,那今晚便留在府中吃饭吧,叔母去令厨房准备。”
“谢过叔母,叔母受累了。”
袁基再拜一礼。
马伦回了他一个慈爱的笑容。她见袁基与袁隗明显是要谈话,便借着由头出了会客厅。
她与袁隗是标准的政治联姻,夫妻关系算是疏远至极。但在袁基的记忆中,她对他们这些小辈都很关爱。
袁隗的子女缘不佳,他与马伦的儿子——袁满来,长到十五岁时突然夭折。
叔父叔父,带着一个父字,所以袁隗便将兄长袁逢的儿子当做自己的儿子来看待,对袁基更是如此。
袁隗四面扫视了一下会客厅,说:“走,随叔父去书房,叔父送你几本古籍。”
“是,叔父。”袁基的声音适时地增加了几分期待的色彩。
跟随袁隗走在廊中,周围的景观煞是好看,有些类似于现代江南园林的美感,处处风雅,处处透着三公的底蕴。
一廊一景,很快就走到了书房。
袁隗脚步不停,走到里间的一面墙前,对着墙体一通操作。
伴随着厚重的石磨声,一条向下的通道缓缓出现在眼前。
他先弯腰走入了那道狭窄逼仄的台阶,袁基紧随其后。
又走过一道门,袁基进入了一间密室。
“轰隆隆……咔…”
门在身后落下,恢复如初。
直起身,先整理抚平衣物,袁基已经养成了时刻注意仪态的习惯。
密室里一片黑暗,密不透光。
袁隗已经跪坐在软垫上,摸索着点亮桌案上的一根蜡烛,直接开口:“袁士纪,你要谋反吗?”
!
开口直接暴雷,令人猝不及防。
但袁基没有惊慌失措,袁隗是个灵活之人,他相信自己能说服袁隗。
袁基在袁隗对面甩袖而坐,身姿挺拔,神色坚定:“基只是不想死,不想袁氏毁于一旦!”
“叔父,袁家已经是天下仲姓了,再往上就只有刘姓。刘邦一朝两百年,王莽篡权,士族帮着刘秀崛起了。那刘秀一朝呢?多少年会乱?那时袁氏又是否做好准备?能否撑过乱世的利益分配,还依旧得以保留?”
袁基语调变得急促高昂:“党锢之祸,宦官专权,天子荒唐,各地反贼灭了又起,羌胡鲜卑狼子野心,凉州、并州战争不止!”
“这天下,还能撑到几时不乱?”
“所以,基也不是非要谋反。但基要做好谋反的准备,做到随时随地便可谋反。而不是祸到临头才后悔为何没有反抗的能力!”
袁基又缓了缓语气,诚恳地说:“居安应思危。叔父,基无法不去思考——袁氏如今是天下望族,可在乱世,就是一块显眼的肥肉,但凡天下规则不在,总有人会对袁氏挥舞屠刀。”
“一树落,百草争啊!叔父……”
对面的袁隗久久不语,只是看着面前的烛火,眸光也跟着烛光闪烁。
袁基从容、平静地坐着,双眸坚定,直视袁隗的眼睛。
静默许久后,袁隗缓缓抬头,与袁基对视。
他盯着袁基的眼睛,一直盯着,黑暗的空间仿佛正在一点点被压缩。
但回应他的只有坚定不移的目光,展示着袁基已经深思熟虑的决心。
袁隗似乎从袁基的态度中确定了什么,神色终于柔和下来。
“士纪,叔父知晓你的志向了。”
“叔父只问你一件事。——你会半途而废吗?如果家人、朋友、臣下全部在你前面倒下,你会放弃吗?”
袁基毫不犹豫地回答:“不会,永远不会!”他说得一字一顿,铿锵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