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中文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第18集:苏伯点醒

长安的雨,总带着一股子化不开的黏腻。铅灰色的云低低地压在朱雀大街的檐角上,把太医院后院那几株老槐的叶子泡得发亮,却也泡得人心里发沉。

双经渡躺在吱呀作响的木板床上,额头上覆着块浸了凉水的布巾。低烧让他浑身发懒,眼皮重得像坠了铅,可脑子却异常清醒,翻来覆去都是些没头没尾的念头。窗外的雨敲打着窗棂,节奏单调得像支送葬曲,敲得他心口发闷——这雨,和前几日他冒雨去城西贫民窟那天的雨,竟有几分相似。

那天的雨更急,砸在头顶的油纸伞上噼啪作响,顺着伞骨汇成细流,钻进他的衣领,冰凉刺骨。贫民窟里的土坯房漏得厉害,昏黄的油灯在风里摇晃,照见炕上那个面色青紫的汉子,喉咙里像堵着团烂棉絮,每一声喘息都带着濒死的嘶哑。汉子的婆娘抱着孩子,跪在泥地里哭,眼泪混着雨水在脸上冲出两道泥痕:“董医官,求您救救他吧,他要是没了,我们娘俩也活不成了……”

他当时什么也没想,解开药箱就开始诊脉。那脉浮而数,是风寒入里化热的征兆,再看汉子舌苔,白腻中透着焦黄,果然是急症。可他带的药材本就不多,给流民们分了些,剩下的刚好够一副“荆防败毒散”的量。他蹲在泥地上,借着油灯的光捣药,手指冻得发僵,却听得旁边那孩子小声问:“先生,我爹会好吗?”

他抬头时,正撞见孩子眼里的光——那光比油灯亮,带着点怯生生的希冀,像寒夜里一星点的火苗。他忽然想起祖父手注《黄帝内经》里的话:“医者,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那一刻,什么王医丞的刁难,什么太医院的规矩,都被他抛到了脑后。他摸着孩子的头说:“会好的,喝了药就好了。”

药熬好时,天快亮了。汉子喝药后出了身透汗,呼吸渐渐平稳。那婆娘要给他磕头,他赶紧扶住,心里却像被什么东西堵住了——他能救这一个,可长安城里,还有多少这样在苦难里挣扎的人?太医院的门槛太高,高得像一道无形的墙,把那些最需要医者的人挡在了外面。

“咳咳……”一阵咳嗽把双经渡从回忆里拽了回来,他挣扎着想坐起来,却浑身发软,刚撑起半个身子,又重重倒回床上。布巾从额头上滑下来,落在枕头上,带着他的体温,很快被凉湿的布料吸走。

“师父,您醒了?”门口传来小周怯生生的声音,接着是轻手轻脚的脚步声。这孩子自从被他收留在身边,就学得格外谨慎,走路说话都怕惊扰了谁,只有在捣药或是认药材时,眼里才会放出点光来。

双经渡眯着眼看向床前,小周手里端着个粗瓷碗,碗里冒着热气,一股淡淡的药香飘过来——是他教小周配的“桂枝汤”,治风寒感冒再合适不过。只是这药味里,似乎还混着点别的什么,带着点焦糊气。

“药熬好了?”他声音有些沙哑。

“嗯,”小周把碗递过来,脸红了红,“就是……火大了点,有点糊底,师父您别嫌弃。”

双经渡接过碗,入手温热。他低头看了看,药汁呈浅棕色,表面浮着层细密的泡沫,确实有几分焦味。可他没说什么,仰头就喝。药汁入口微苦,带着点涩,那焦糊味像根小刺,扎在舌尖上,却奇异地让他混沌的脑子清醒了些。

“挺好。”他把空碗递给小周,见孩子眼里闪过一丝雀跃,又补充道,“比昨天进步多了。”

小周咧嘴笑了,露出两颗小虎牙,赶紧接过碗:“那我再去给师父倒点水。”

看着小周跑出去的背影,双经渡轻轻叹了口气。这孩子是苦出身,却有着难得的纯良。他收小周在身边,本是想教他门手艺,让他能活下去,可如今看来,或许也是给自己留了点念想——在这冰冷的太医院里,总得有点能让人觉得暖和的东西。

可这暖和,太微弱了。

他想起王医丞那张总是拧在一起的脸,想起太医院里那些“权贵优先”的不成文规矩,想起自己每次为流民施药都得像做贼一样偷偷摸摸……长安,这座天下人向往的帝都,于他而言,更像个巨大的笼子。笼子是金子做的,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可笼子终究是笼子,锁着他的手脚,也锁着那颗想走遍天下、普救众生的心。

“难道我这辈子,就只能困在这笼子里,看着外面的人受苦,却什么也做不了?”他喃喃自语,胸口像压着块石头,闷得发疼。祖父临终前说的“莫困于长安樊笼”,此刻在他耳边响得格外清晰,可他能去哪里呢?西行的路,听说黄沙漫天,盗匪横行,还有那从未见过的异域风霜,他一个医者,手无缚鸡之力,真能走得出去吗?

就在这时,院门外传来一阵熟悉的脚步声,不疾不徐,带着种沉稳的节奏。双经渡心里一动——是苏伯。

果然,没一会儿,一个穿着青布短褂、背着药篓的老者就出现在门口。苏伯是祖父生前的好友,在长安西市开了家小药铺,平时话语不多,却总在他最为难的时候出现。

“苏伯。”双经渡挣扎着想坐起来。

苏伯快步上前按住他:“躺着吧,病还没好利索,折腾什么。”他放下药篓,从里面拿出个油纸包,打开来,是几块热气腾腾的米糕,“刚从铺子里顺路买的,你这几日没好好吃东西,垫垫肚子。”

小周正好端着水进来,见了苏伯,赶紧行礼:“苏爷爷好。”

“哎,好孩子。”苏伯笑着应了,又对双经渡说,“我听小周说你病了,特意过来看看。怎么,又去招惹那些麻烦事了?”

双经渡知道苏伯指的是他给流民施药的事,脸上有些发烫,没说话,只是拿起块米糕慢慢嚼着。米糕是豆沙馅的,甜而不腻,温热的豆沙滑进喉咙,似乎也暖了暖那颗发沉的心。

苏伯坐在床沿的凳子上,看着他,半晌才开口:“我知道你心里不痛快。太医院这地方,是藏不住你这颗心的。”

双经渡抬眼看他,苏伯的头发已经花白,眼角的皱纹深得像刀刻,可那双眼睛却很亮,仿佛能看透他心里的所有挣扎。

“您都知道了?”他低声问。

“长安就这么大,你这‘双经渡’的名声,早就传开了。”苏伯拿起桌上的《金刚经》,翻了两页,又放下,“王医丞那老东西在背后使绊子,太医院里风言风语,你以为能瞒得住谁?”

双经渡的心沉了沉:“连苏伯都听说了……看来,我在太医院,是真的待不下去了。”

“待不下去,就非得走吗?”苏伯反问,语气里带着点不易察觉的锐利,“你祖父当年,在宫里当值的时候,受的刁难比你多得多,他走了吗?”

双经渡一愣。他很少听祖父说起当年在宫中的事,只知道祖父曾是太医院的院判,后来不知为何,主动请辞回了家。

“祖父他……”

“你祖父当年,因为不肯给隋炀帝炼那劳什子长生药,被关了三个月的天牢。”苏伯的声音低沉下来,像是在说一件遥远的往事,“那时候,多少人劝他,识时务者为俊杰,顺着皇帝的意,荣华富贵享用不尽。可你祖父怎么说?他说,医者的手,是救人的,不是助纣为虐的。”

双经渡怔住了,他从未听过这段往事。祖父在他记忆里,总是温和的,拿着《黄帝内经》给他讲医理,或是捧着《金刚经》静静打坐,他从没想过,祖父也有过这样刚硬的一面。

“那三个月,牢里又黑又潮,你祖父染上了腿疾,差点就没能活着出来。”苏伯继续说,“可他出来之后,还是照样行医,在长安城里开了家小医馆,专给穷人看病。那时候,权贵们骂他傻,同行们笑他迂,他在乎过吗?”

双经渡摇摇头,祖父从来不是在乎旁人眼光的人。

“所以你看,”苏伯看着他,眼神恳切,“这长安,是个笼不假。可笼子再密,也总有透气的地方。你祖父当年,就是在这笼子里,开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他救不了所有的人,可他救一个,就多一个人能看到明天的太阳。”

双经渡的心像是被什么东西撞了一下,闷响一声,却也松快了些。

“可是……”他还是有些犹豫,“我总觉得,这长安太小了。外面还有那么多地方,那么多人……”

“外面大,外面的苦,也比长安多得多。”苏伯打断他,“你以为西行路上,只有风光吗?黄沙能埋了商队,风雪能冻僵旅人,还有那些因为战乱、因为灾荒而流离失所的人,他们的苦,比长安城里的流民,重十倍,百倍。”

他顿了顿,拿起那本《黄帝内经》,指着上面祖父的批注:“你祖父在手注里写,‘医道如川,不舍昼夜’。这川,有平缓的时候,也有湍急的时候;有穿峡谷的时候,也有过平原的时候。可无论怎么走,它的根,总在土里。”

苏伯的手指点在“治心要诀”那一页:“你现在啊,就像这刚出山的水,看着前面有石头挡路,就想着掉头往别处流。可你忘了,水遇到石头,不是只能掉头,还能绕过去,还能一点点把石头磨平。”

双经渡沉默了。苏伯的话,像一剂良药,慢慢渗透进他心里那些纠结的地方。他想起自己这几日的消沉,竟有些羞愧——比起祖父当年的困境,他这点挫折,又算得了什么?

“长安是笼,却也是修行场。”苏伯的声音缓和下来,带着点期许,“你连这长安城里的困厄都渡不过去,连王医丞这点刁难都受不住,将来真到了西行路上,遇到更大的坎,你能过得去吗?”

“修行场……”双经渡喃喃重复着这三个字,忽然觉得心里亮堂了许多。是啊,渡人先渡己,连自己心里的这道坎都过不去,又谈何渡天下人的苦难?

他想起《金刚经》里的话:“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以前总觉得,“无所住”就是要离开,要逃避,可现在才明白,或许“无所住”,是无论身处何地,都能守住那颗初心,不为外界的纷扰所动。

长安的雨还在下,可敲在窗棂上的声音,似乎不再那么沉闷了。反而像一种提醒,提醒他,困境无处不在,重要的是,如何苏伯,我明白了。”双经渡的眼神渐渐清明起来,他掀开被子,想下床给苏伯行礼。

“哎,你这病还没好呢!”苏伯赶紧按住他,脸上却露出了笑容,“明白就好,明白就好。你祖父要是知道,也该放心了。”

他从药篓里拿出几包药材,递给旁边的小周:“这是我刚采的柴胡和黄芩,你拿去,给你师父加在桂枝汤里,退低烧快些。”

小周接过药材,用力点点头:“谢谢苏爷爷!”

苏伯又叮嘱了几句注意事项,才背起药篓准备离开。走到门口时,他回头看了双经渡一眼:“记住,笼子困不住心。心要是想飞,哪里都是天空。”

双经渡望着苏伯的背影消失在雨幕里,又低头看了看手里的《黄帝内经》和《金刚经》。两本书叠在一起,仿佛也在无声地告诉他:医理是舟,禅心是帆,无论在哪片水域,只要舟在,帆在,就能渡过去。

他忽然觉得,身上的低烧似乎也退了些,浑身的力气慢慢回来了。窗外的雨,好像也小了点,乌云的缝隙里,似乎透出了一丝微光。

“师父,我这就去煎药。”小周的声音带着雀跃。

“去吧。”双经渡点点头,看着小周跑出去的背影,嘴角慢慢扬起一抹笑意。

长安的笼,或许还得待一阵子。但他知道,自己心里的那道笼,已经开了。

“双经渡”的路,还很长。这长安城里的修行,才刚刚开始。

那么,双经渡接下来会如何在长安的“修行场”中行事?王医丞的刁难又会有新花样吗?且看下集。

品书中文推荐阅读:大辽之从监国之路开始重生太子,开局贬至敢死营重生之大科学家开局落草土匪窝三国:从对大耳贼挥舞锄头开始春秋:内嫂勿怕,我来救你大明:读我心后,老朱家人设崩了鼎明并汉穿越大唐做生意大叔凶猛秦末:强抢虞姬,截胡陈胜吴广!天幕通古代:开局让老祖宗们震怒开局拯救蔡琰何太后,三国大曹贼三国之小曹贼大唐:小郎君是小明达的江山,美人反派:公主偷听我心声,人设崩了大楚小掌柜回到南明当王爷开局直播:秦始皇中考高考公考铁血开疆,隋唐帝国的重塑之路三国之再兴汉室时空医缘:大唐传奇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直播:跟着后辈开开眼仙人只想躺着古龙残卷之太阳刺客乱三国:毒士千里驹,毒火攻心妃常彪悍,鬼王别太荤我的老婆是土匪大夏王侯荒野大镖客:我有放生进度条逼妖为良:妖孽殿下来敲门吾兄秦始皇,我只想在大秦躺平王妃太狂野:王爷,你敢娶我吗穿越明末:我从陕西闹革命穿越水浒之大王要低调锦衣血途刚要造反,你说圣上是我爹?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内张逸风姜凤小说隋唐:杨广宠臣,人设莽将异世逆凤:邪女傲天重生极权皇后大唐:每天签到,奖励太多了津川家的野望与乾隆的儿子抢皇位海战精兵从司农官开始变强
品书中文搜藏榜:时空锻造师大楚小掌柜汉贼开局,绝不做鱼肉凡尘如梦大国航空夫君有毒穿越后的没羞没臊大唐最穷县令妃常彪悍,鬼王别太荤带空间在荒年乱世,做个悠哉少爷汉末三国:大哥,看这大好河山来!给各朝上科技干晋汉室可兴商业三国重耳,我来助你成霸业妃常淡定:废材女玩棋迹官居一品我的钢铁与雄心正新是,教宗扶苏:老师你教的儒家不对劲啊!大唐暴吏诸君,且听剑吟后汉英雄志万界临时工东厂最后一名紫衣校尉南疆少年走天下亮剑小透明大唐钓鱼人世子好凶三国之绝望皇帝路史上最强侯爷花田喜嫁,拐个狼王当相公报告皇叔,皇妃要爬墙最强夫婿,女帝终于翻身了!大明刑王戍边叩敌十一年,班师回朝万人嫌?人间之孤味绝世狂妃:神医太撩人重燃1990苟活乱世,从深山打猎到问鼎中原魂穿汉末,开局神级选择人在乱世:我靠打猎成为卧龙汉末逆流水浒:开局劫朝廷,我建霸世梁山诗经中的故事宠妻无度:朕的皇后谁敢动革命吧女帝从死囚到统帅
品书中文最新小说:全族扶我青云志,我赠族人朱紫袍穿越之侯府千金外传世态炎凉,天生我才撞南墙魅力太高也是错?曹操都成迷弟了我的AI我来养大唐:投资武则天我成了万古一帝梦回贞观,我成王珪次子流放路上,从征服女帝开始称霸双经问渡风起赣南石器星辰我在一万年前重启文明闲话清史当兵就发十八个老婆,不要就坐牢挽天倾之南明复兴穿越我有招兵系统封御三国:潜龙问鼎暗尘明月楼重生从三皇五帝开始穿回渭北做刀客大唐有一帮古惑仔三国演义之蜀汉后传水浒,我王伦从狱中崛起!三国:我老婆全是神话级三国:别追了,我真不是天子饥荒年代:我要养村里30个女人北宋,我家仆役越买越多天幕直播:大明皇室的88种死法三国:争霸江山美人寒门崛起我靠科技颠覆历史碧血大明:穿越系统改写江山我在红楼当情圣,诸位金钗入我怀穿越崇祯太子,绝不让大明亡了重塑南明:郑森的天下天幕:保成二废三立,胤禛麻了大阵主回到东汉当赵云废柴王爷?我反手开启召唤护驾后汉异星录六皇子别装了!你的锦衣卫露馅了特工狂婿太能搞事满朝文武愁疯了戍边七年,归来已是陆地神仙争霸天下:日月所照大明第一孝子,却是锦衣卫马超:吾屡世公侯,岂识村野匹夫异界打仗太菜我教他们玩孙子兵法穿越秦朝我的皇后威仪天下龙椅之上,成就千古一帝超时空合伙:我的穿越盟友是太子程序带我穿越回去我,修炼葵花宝典后,比女人还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