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龙号”船体完工的消息,像一阵飓风,席卷了整个南洋城。
南洋城的居民放下手中的工作,从四面八方涌向那个创造了奇迹的干船坞。
人们站在远处,组成了一道黑压压的人墙。
当他们第一眼看到那艘静静停泊在船台上的庞然大物时,所有人都被震撼得失去了言语。
他们无法用任何已知的词汇,来形容眼前这艘巨型海船。
它太大了。
大到不像人力所能建造之物。
那种无与伦比的体量感和力量感,让每一个看到它的人,都感到敬畏。
“这就是‘归龙号’?”
“天神啊,我们南洋城竟然造出了这么巨大的海船!”
人群中响起了自豪的惊叹声。
何维站在干船坞的最高处,俯瞰着下方那片欢腾的人海,心中涌起了一股豪情。
“传我命令!”
他的声音,通过传令兵,清晰地传达到了每一个角落。
“三日后,‘归龙号’下水试航!”
……
这三天,整个南洋城,都沉浸在一种近乎于狂热的节日氛围之中。
下水仪式的当天,天还没亮。
海湾两岸,就已经站满了翘首以盼的民众。
他们占据了每一个有利的地形,山坡上,树杈上,甚至是一些胆大的人爬上了屋顶。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同一个地方。
干船坞中,那头即将苏醒的巨兽。
木青抱着已经蹒跚学步的女儿何沐,站在何维的身边。
她的眼中,也闪烁着激动与自豪的光芒。
吉时已到。
何维走上早已搭建好的高台,举起了手中的青铜号角,用尽全力吹响。
“呜——呜——呜——”
苍凉而悠远的号角声,响彻云霄。
早已等候在浮动沉箱闸门两侧的壮汉,在听到号角声的瞬间,同时发出一声回应!
“开启注水阀!”
陈启指挥壮汉们开始启动干船坞的闸门。
壮汉们合力转动着巨大的绞盘,缓缓拉开了闸门底部的巨大阀门!
“轰——轰隆——”
伴随着一阵低沉的轰鸣,汹涌的海水从几个注水口奔涌而入,冲进了干涸的船坞!
浑浊的浪涛拍打着“归龙号”坚固的船底,发出了沉闷的巨响。
水位在所有人的注视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飞快上涨!
一米,两米,五米……
人群中一片寂静,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死死地盯着归龙号。
当海水淹没过支撑船体的最后几根木桩时,“归龙号”那庞大的船身,发出一阵轻微的响声。
紧接着,在众人的注视下,巨大的归龙号缓缓地向上浮起!
它脱离了船台,漂浮了起来!
“浮起来了!归龙号浮起来了!”
人群爆发出了一阵惊天动地的欢呼!
当船坞内的水位与外面的海平面完全持平时,何维下达了第二道命令。
“开启沉箱主闸!”
巨大的浮动沉箱闸门被缓缓移开,一道通往广阔海洋的宏伟通道,呈现在所有人面前!
“归龙号”在几艘小船的牵引下,驶出了干船坞,驶入了那片属于它的深海。
它漂浮在那里,那高达六米的船舷,吃水线却只到了一半的位置。
这意味着,它拥有着超乎想象的稳定性和巨大的装载潜力!
“成功了!”
陈启激动得泪流满面,和身边的杨石、李虎,紧紧地拥抱在了一起。
他们成功了!
他们真的,用自己的双手,将何维大人的蓝图变成了现实!
欢呼过后,是更为重要的试航。
何维亲自挑选了一百名经验最丰富的船员,登上了“归龙号”。
三根巨大的柚木桅杆,被缓缓地竖立起来。
巨大的风帆,也被升了起来。
然而,当“归龙号”真正开始航行时,问题很快就出现了。
“右满舵!”
何维站在高高的指挥台上,下达着命令。
负责操控舵轮的四名舵手,使出了吃奶的力气,才将那个巨大的舵轮,转动了不到半圈。
而海面上的“归龙号”,却缓慢地划出了一道弧线,才勉强调转了方向。
“这太慢了!”负责指挥的吕宋,急得满头大汗,“大人,这船太重了,转向太困难了!如果在海上遇到突发的暗礁或者风暴,我们根本来不及躲避!”
何维的眉头,紧紧地皱了起来。
他预料到了船大会导致操控困难,却没有想到,会困难到这种程度。
这不仅仅是慢的问题。
这是致命的缺陷!
“升起前帆!主帆降下一半!尝试用帆来辅助转向!”何维再次下令。
船员们手忙脚乱地操作起来。
在风帆的辅助下,转向的效率,略微提高了一些,但依旧迟钝得令人难以忍受。
更糟糕的,还在后面。
当“归龙号”驶出海湾,进入风力更强的外海时。
更严重的问题暴露了出来。
速度。
“报告大人!顺风航速,只有不到‘启示号’的一半!”一名负责测速的船员,脸色难看地汇报道。
这个结果,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
虽然他们知道“归龙号”是巨型货船,速度肯定比不上灵活的探险船。
但慢到这种程度,却是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
这意味着,他们横渡远洋的时间,将会被无限地拉长。
时间越长,就意味着需要消耗更多的淡水和食物,也意味着会遇到更多的未知危险。
试航,只进行了不到半天,就被迫结束了。
当“归龙号”拖着它那笨拙的身躯,缓缓地返回港口时。
迎接它的,不再是山呼海啸般的欢呼。
而是一片疑惑而又担忧的沉默。
所有人都看出来了。
这艘“归龙号”虽然强大,虽然坚固,但航行起来太慢了。
当天晚上,议事厅的会议,开到了深夜。
气氛压抑到了极点。
“问题出在哪里?”李虎的声音里,充满了烦躁,“我们明明是按照何维大人的图纸,一分一毫都没有差错地造出来的!”
陈启和杨石,则低着头,一言不发。
他们心中充满了自责。
他们认为是自己的工艺出了问题,才导致了这样的结果。
“不怪你们。”
何维的声音,打破了这令人窒息的沉默。
他走到那张“归龙号”的总设计图前,久久地凝视着。
“图纸没有错。你们的工艺,也没有错。”
“错的是我。”
所有人都震惊地抬起了头。
在他们心中,何维大人是永远不会犯错的神。
“我高估了我们现有的技术,以及对图纸的还原程度。”
何维拿起炭笔,在图纸的船舵部分,画了一个圈。
“我们制造的船舵,面积太小,而且与船体的连接方式太原始,导致它产生的转向力矩,根本不足以驱动如此庞大的船体。”
他又在风帆系统上,画了一个圈。
“还有帆,我设计的硬帆和软帆组合,理论上很先进。但我们制造的帆布太重,帆索的强度也不够,导致风帆的形态在受风后,会发生细微的形变,这些形变,极大地损耗了风的推力。”
他看着众人,坦然地承认道:“我犯了一个错误。我用脑海中最理想的模型,来设计了这艘船。却忽略了在现实的制造过程中,材料和工艺的局限性,会带来巨大的性能衰减。”
整个议事厅,再次陷入了沉默。
所有人都看着何维,等待着他拿出新的方案。
何维闭上眼睛苦苦思索。
“有办法了。”
他睁开了眼,拿起炭笔,在原来的图纸旁边,画出了一个结构更加复杂精巧的船舵。
“这是‘平衡舵’。我们在船舵的前端,增加一小块面积。当转动舵轮时,水流会先冲击到这块小面积上,产生一个反向的助力,这个助力会极大地抵消掉转动主舵面所需要的力量。”
“理论上,它可以让我们操控舵轮的力气,节省一半以上!”
紧接着,他又画出了新的帆索结构。
“我们将增加更多的滑轮组,用更科学的穿引方式,来控制风帆的每一个角。在主帆的边缘,缝上坚韧的兽皮,来保证它在受风时,不会发生形变!”
他看着陈启和杨石。
“这需要更复杂的工艺。你们有信心做到吗?”
陈启和杨石对视一眼,他们从对方的眼中,都看到了熊熊燃烧的火焰!
“有!”
他们异口同声地吼道。
一次失败,并不能打垮他们。
只要何维大人能指出方向,他们就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