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晚,濮伦向俞良汇报了谈判进展。
总的来说,不算太顺利,但也不是完全没得谈。
濮伦直接开价3000万。
说实话,3000万的电视剧片酬确实很高。虽然国内不是没有演员拿到过这个数,但以俞良目前的资历来说,还不太够格。2000万或者2500万或许还有可能,3000万就真的有些勉强了。更何况,《红高粱》虽是大制作,但预算也不能全砸在男主身上,女主也需请一位有分量的大牌演员。因此,郑晓龙和山东卫视的代表当场就回绝了这个报价,明确表示不可能。
当然,濮伦也并非胡乱叫价。他清楚3000万不太现实,但这是一种谈判策略——先抬高预期,才能在对方还价时争取到更接近心理价位的数字。
第二天,谈判继续。经过几轮交锋,濮伦充分发挥了他的口才,再加上俞良本身具备的演技实力、市场号召力和粉丝基础,最终双方以2400万的价格达成一致。
而且,这次谈的是打包价,不按集数计算。若按40集折算,相当于每集60万。
濮伦这次确实立了大功。
俞良高兴坏了。尽管他知道两年后“208万”之类的事会频频出现,但那是以后,现在是现在。他真没想到自己的片酬能首次突破千万大关,还直接冲上了2000万级别。
对方自然也提出了相应要求:他们知道俞良最晚七月中旬就能拍完电影,希望之后他能尽快抽出几天时间,到郑晓龙那边试妆、试戏。尽管郑晓龙和投资方都认可俞良的演技,但流程还是要走,以便提前发现问题、做好准备。此外,由于高粱成熟期提前,剧组开机时间也可能相应调整,但整体影响不大。
俞良甚至已经想好,万一时间实在紧张,看在钱的份上,大不了将《唐探》的主要剪辑工作先交给李霜和臧溪川。毕竟这部电影本身没有太多技术难度,按剧本正常推进即可。就算在《红高粱》拍摄期间,必要时他也可以请假回来盯后期——总之,2400万当前,一切问题都是可以协调的小事。此刻的俞良,已经完全被这笔巨款“砸晕了”。
虽然还有一些细节待敲定,但双方都希望能尽快落实。郑晓龙团队在谈判期间也征求了原作者莫言的意见——这是出于对作者的尊重。
然而,当莫言看到俞良的照片和视频资料时,第一反应却是:“这孩子不行。”
他当时的原话是:孩子长得是好,但一点也不像余占鳌,气质反倒更接近张俊杰。
总而言之,莫言起初并不认可。
关键时刻,郑晓龙只说了一句话:
“这孩子是张艺谋导演的徒弟。”
莫言和张艺谋其实一直有联系,关系也不错,但张艺谋从未特意提起俞良。而莫言平时也不关注娱乐圈,甚至很少看影视剧,所以根本不知道俞良是谁,更不知道他和张艺谋的关系。
结果,一听这话,莫言立马改口:
“这孩子还可以。”
郑晓龙和工作人员:“……”
原来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也会“变脸”……
不过这不重要,反正他点头了,皆大欢喜。俞良自始至终都不知道这段插曲——不过就算知道也无所谓,他眼里只有那2400万。b站的股份是未来的收益,这笔钱可是现成的。
所以俞良直接授权濮伦,当场找律师审核条款,尽快把合同签下来。
打钱必须快!
事情就这样定了下来。之后郑晓龙也给俞良打了个电话,两人简单聊了聊。目前剧本仍在创作阶段,具体事宜要等俞良电影拍完再推进。
由于忙于谈判,濮伦还没来得及跟进张艺谋那边的动态,不过他已学聪明了,懂得“收买”——不对,是主动与张艺谋身边的工作人员保持沟通、互换消息。
毕竟都是自己人,他很快了解到:张艺谋与乐视谈得非常顺利,基本已确定合作。
但俞良之前交代过,要继续打探消息,并与乐视方面保持接触。因此,他让濮伦不用急着回来,等张艺谋确定回国时间后,再一起回来也不迟。
...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俞良和剧组继续投入紧张的拍摄。与此同时,国内娱乐圈也接连掀起几轮波澜。
先是汪峰在演唱会上高调告白章子怡。这件事原本稳稳占据热搜头条,却半路杀出个“程咬金”——广州恒大足球队夺得亚冠冠军,成为中国足球俱乐部历史上首次获此殊荣。尽管国足常年备受批评,但足球毕竟是第一运动,国内球迷基数庞大,围观群众更多。于是,汪峰的头条又一次“泡汤”了。
但这还没完。或许是不甘心,几天后汪峰再度发布微博,正式宣布已与前妻康作如离婚——此前他只是含糊提及“分手”,这一次或许是离婚手续办妥,又或是想再冲一次热搜。
但不得不说,这事儿真有点“玄学”在身上……
就在同一天,前段时间被媒体频频爆料离婚传闻的李亚鹏与王菲,双双在微博上承认:两人缘分已尽,确已离婚。
头条,再次毫无悬念地被他们夺走。
只能说,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汪峰的“头条路”着实坎坷。
俞良虽然人在泰国拍戏,但仍一直密切关注国内动态。行业中人,必须紧跟时事,不能掉队。
汪峰上头条这类事,他也只是当作趣闻一看。毕竟在他印象中,汪峰被抢头条已不是一回两回,多少有些见怪不怪。真正让他留意到的,是国家广电总局最新发布的一份面向公众的文件。
不过这事跟俞良关系不大——广电总局此次下发“二十二条军规”,全面叫停抗日“雷剧”。
这份文件也让“燕双鹰”系列,当场退役。
当然,不止燕双鹰,反正这种类型的剧,基本上就没了。
俞良觉得早该管管了。有些抗日剧拍得实在离谱,误导观众。轻松风格的抗战题材不是不能拍,毕竟像《八佰》《金陵十三钗》那样写实的风格,看起来确实沉重。但“手撕鬼子”“裤裆藏雷”“战场吃牛排抽雪茄”之类的情节,就纯属胡编乱造、误人子弟了。
好在这些跟俞良目前没什么直接关系。即便将来投资或拍摄电视剧,他也不会轻易触碰抗战题材;就算要拍,也应该会是《长津湖》那样的大制作电影。总而言之,这份文件给他提了个醒:未来的内容审核只会越来越严格。除此之外,倒没有太多直接影响。
之后的日子一天天过去,拍摄按部就班进行。总体进展虽有起伏,但基本依照原计划推进。
濮伦那边也正式与郑晓龙及山东卫视完成签约,《红高粱》中“余占鳌”一角最终花落俞良。
与此同时,张艺谋与乐视的合作也尘埃落定:他已决定与乐视携手。具体消息预计明年正式公布,目前仍有许多细节需要进一步沟通,并非一时能够全部敲定。
不过濮伦也有进展——他与乐视的一位负责人搭上了线,相处得还算融洽。虽刚认识不久,不便打听太多内部消息,但有了这层关系,今后打听动态、辅助俞良判断就更方便了。
张艺谋和濮伦近期也将返回剧组。拍摄已进行将近一个月,进度过半。张艺谋或许是在泰国待得舒心,也可能是出于责任——既然挂了监制之名、又参与了投资,于情于理都应该过来盯一盯。
反正他近期没有其他安排,和乐视具体合作细节也不是一时能全部谈完的。
而在他们返回之前,剧组的其他演员也已开始陆续进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