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辅张庭之眉头紧锁,宗人府亲王面露疑惑,太后也停止了哭泣,惊疑不定地看着林喻。太子赵琛更是眼神一厉,立刻抓住了发难的机会,厉声喝道:“你是何人?如何闯入父皇寝殿?侍卫!还不将此来历不明之人拿下!”
殿外侍卫闻声而动,就要上前。
就在这剑拔弩张、一触即发的时刻——
“父皇!且慢!”
一个焦急的声音从殿门外传来,只见九皇子赵珩终于突破了外围的阻拦,不顾内侍的阻挡,一脸急惶地冲了进来。他显然来得匆忙,发髻都有些微乱。
一进殿,赵珩就看到被众人围视、仿佛成为众矢之的的林喻,以及龙榻上虽然虚弱却明显好转、正目光锐利地盯着林喻的皇帝。
“父皇!您醒了?!太好了!”赵珩先是狂喜地喊了一声,随即立刻跪倒在皇帝榻前,急声道:“父皇恕罪!此人乃是儿臣寻来的高人林喻!之前替师父玄诚道长进宫献药的那个小道童,也是他乔装改扮的! 只因当时情况未明,儿臣恐朝野非议,才出此下策,让林喻以道童身份近前查看父皇病情!今日儿臣得知林喻炼成对症灵丹,这才急忙请他前来救治!惊扰圣驾、欺瞒父皇之处,皆是儿臣一人之过,请父皇责罚儿臣,万勿怪罪林喻!他是儿臣千辛万苦才请来救治父皇的恩人啊!”
赵珩语速极快,情真意切,一口气将前因后果和盘托出,并将所有责任都揽到了自己身上。
他这番话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瞬间在殿内激起波澜!
原来是他!
经赵珩这么一提醒,殿内少数几个当时在偏殿见过“小道童”的人——比如太子、三皇子,高公公,这才猛地将眼前这个气质清冷、神色平静的青衣道士,与记忆中那个低眉顺眼、毫不起眼、甚至有些怯懦的小道童联系起来!
太子赵琛及其他皇子经此提醒,仔细看向林喻的脸庞,终于将那日模糊的熟悉感和眼前之人对上!他眼神猛地一缩,心中骇浪滔天!竟然是他?!
高公公也是恍然大悟,难怪刚才觉得这道士有点说不出的眼熟!
首辅、宗亲等人虽未见过小道童,但听赵珩解释,也明白了过来,看向林喻的目光更加惊异不定。原来九皇子早已暗中布局,竟请来了如此奇人?
皇帝听着赵珩的解释,锐利的目光再次上下打量着林喻,眼中的惊疑和审视并未完全消退,但敌意却减少了许多。
“……原来……如此……”皇帝的声音依旧虚弱,却不再充满质问,“珩儿……你……倒是有心……”他顿了顿,目光复杂地看向林喻,“林喻……救命之恩,朕……记下了。”
这话一出,殿内紧张的气氛顿时缓和了大半。皇帝亲口承认了“救命之恩”,这等于暂时认可了林喻的身份和功劳。
太子赵琛见状,心中虽惊涛骇浪,极度不甘,却也不敢在此时再强行发难,只能将万千思绪压下,眼神变得更加幽深。
林喻面对皇帝态度转变,依旧只是微微稽首,语气平淡:“分内之事,陛下无恙便好。”
他的宠辱不惊,反而更显得高深莫测。
皇帝疲惫地闭上眼睛,挥了挥手:“朕……累了……一切事宜,容后再议……林喻……先请下去好生安置……”他需要时间消化这一切。
“儿臣遵旨!”赵珩立刻叩首应下,心中一块大石落地。父皇没有当场怪罪,还承认了林喻的功劳,这已是目前最好的结果。他连忙起身,对林喻使了个眼色,示意他跟自己离开。
林喻微微颔首,依旧是那副波澜不惊的模样,仿佛刚才经历的一切与他无关。他随着赵珩,在殿内众人神色各异的目光注视下,从容地向殿外走去。太子的目光如同毒蛇般阴冷地缠绕着他的背影,首辅张庭之的眼神充满了深思,而太后和其他人则更多是惊疑未定。
就在两人即将踏出殿门时,皇帝仿佛又想起什么,眼睛并未睁开,只是极其微弱地补充了一句,声音轻得几乎只有近处的几人能听见:
“……珩儿,你……留下……”
赵珩只能压下心中的忐忑,重新跪回皇帝榻前:“儿臣在。”
养心殿内再次陷入了另一种诡异的寂静。太医们终于得以上前,小心翼翼地为皇帝诊脉、调理。脉象依旧虚弱,但那沉疴痼疾般的死气和紊乱竟真的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虽然微弱却生机勃勃的脉象!太医们面面相觑,眼中充满了难以置信的震惊,却不敢多言,只是更加谨慎地伺候着。
太子站在一旁,脸色变幻不定,他想开口说些什么,但看到皇帝紧闭的双目和疲惫的神情,又不敢贸然打扰,只能焦躁地等待着。
皇帝闭目休息了约莫一炷香的时间,期间只偶尔喝一两口参汤。殿内无人敢出声,气氛压抑得令人窒息。
终于,皇帝缓缓睁开了眼睛。经过短暂的休息和药物的调理,他的精神似乎又好了一些,眼神中的浑浊褪去,恢复了帝王的深邃与锐利。他没有看太子,而是将目光直接投向了跪在榻前的赵珩。
“珩儿,”皇帝的声音依旧不高,却清晰了许多,“你……细细说来……这林喻,究竟是何来历?你又是如何寻到他的??”
赵珩不敢隐瞒,也不敢夸大,便将如何在云州巧合之下与林喻二次相遇(隐去了蛟龙和灵禽(实际是凤凰)等关键细节),如何察觉林喻并非常人,如何以寻访奇珍异宝为由邀请其同行,途中又如何遭遇蚀魂教刺杀、自己身中咒术被林喻所救等经历,择要禀告了一遍。自然,林喻初次乔装查探病情后的判断——疑似非病乃咒,以及之后为了寻找解毒破咒的稀有药材而奔波,直至今日终于炼成丹药,急忙入宫救治。他将林喻的功劳摆在明处,而将自己的作用尽量淡化,言辞恳切,逻辑清晰,并未过分夸大,反而显得更为可信。
关于“咒术”本身,赵珩则表示林喻并未向他透露太多细节,只言此咒阴毒无比,与龙气纠缠,非寻常手段可解,且施咒者必遭反噬。他谨慎地没有提及任何可能的怀疑对象,只陈述事实。以及自己因担忧父皇病情、又恐朝野议论才出此下策让林喻乔装探查的苦衷。
皇帝静静地听着,期间偶尔会因为体力不支闭上眼睛缓一缓,但始终没有打断。
直到赵珩说完,殿内陷入了一片短暂的寂静。
“……蚀魂教……咒术……”皇帝喃喃地重复着这两个词,眼中闪过深深的寒意和一丝后怕。他之前就怀疑自己病得蹊跷,如今听到赵珩也曾中此诡异咒术,更是印证了心中的猜测——他的病,绝非天灾,而是人祸!
太子在一旁越听越是心惊,背后冷汗涔涔。他万万没想到,老九竟然不声不响地做到了这一步!还找到了如此厉害的人物!那“咒术反噬”之说,更是让他心惊肉跳!他下意识地瞥了一眼身旁的三皇子赵琮。
而三皇子赵琮,此刻低垂着头,看似与其他皇子一样恭谨聆听,但袖中的手指却已冰凉且微微颤抖!‘蚀魂引’!老九怎么会知道这个名字?!还有反噬……难道魂师他……?!’ 巨大的恐惧和惊骇如同毒蛇般噬咬着他的内心,但他强行压制着,脸上不敢露出丝毫异样,唯有紧抿的嘴唇和过于僵硬的背部线条,泄露了他极度的紧张。皇帝目光扫过时,他感到一阵刺骨的寒意,仿佛被看穿了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