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二十九年的梅雨季节,江淮之地笼罩在连绵的烟雨之中。濡须水口一带,水汽氤氲,视线模糊,连日的雨水让江水上涨,水流也变得湍急。这种天气,本是兵家所忌,却也往往成为突袭者眼中的良机。
驻守濡须口的瀚军水寨主将丁奉,此刻正披着蓑衣,站立在旗舰“破浪”号的船头,任由冰凉的雨丝打在饱经风霜的脸上。他已是年过五旬的老将,但身形依旧挺拔如松,眼神锐利地扫视着迷雾重重的江面。作为久经沙场、尤擅水战的名将,他对这种天气有着本能的警惕。
“传令各舰,加强警戒,弓弩手上甲板,斥候船再放出一队,往上游探查二十里!”丁奉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穿透雨幕,传入身后副将的耳中。他深知,曹魏水军虽整体不如瀚军,但其将领满宠素以严谨狡黠着称,惯于出奇制胜。这等恶劣天气,正是对方可能铤而走险的时刻。
果然,约莫半个时辰后,上游方向隐隐传来急促的锣声——那是斥候遇敌的警报!紧接着,迷雾中猛地钻出数十艘狭长迅捷的艨艟战船,船头插着曹魏的旗帜,如同离弦之箭般,借着水势,直扑瀚军水寨而来!这些艨艟体型小巧,吃水浅,机动灵活,在雨雾和复杂水况下尤其难防。
“果然来了!满伯宁(满宠字)好胆!”丁奉冷哼一声,脸上不见慌乱,只有猎人看到猎物落入陷阱时的沉着,“各舰按预定方案,迎敌!火箭准备!”
随着令旗挥动,瀚军水寨中较大的楼船、斗舰迅速调整阵型,形成一道水上壁垒。而更引人注目的是,每艘战舰的侧舷,弩手们迅速将特制的箭矢点燃——箭簇后方绑缚着浸满火油的麻絮,瞬间燃起熊熊火焰。
曹军艨艟显然是想利用速度和突袭的优势,快速贴近瀚军大船,进行接舷战或火攻。然而,他们低估了瀚军在恶劣天气下的预警能力和反应速度,也低估了瀚军远程打击武器的威力。
“放!”丁奉一声令下。
霎时间,数以百计的火箭如同漫天火雨,带着凄厉的呼啸声,穿过雨幕,射向疾驰而来的曹军艨艟。虽然雨水对火箭的威力有所影响,但密集的覆盖射击依然取得了效果。几艘冲在最前面的艨艟瞬间被火箭钉满,船帆、木制船体开始燃烧,更有倒霉的被射中了船上可能存放的火油或易燃物,引发更大的火势,浓烟滚滚。曹军士兵惊慌失措,有的奋力扑火,有的则被迫跳入冰冷的江中。
然而,曹军此次突袭也并非全无章法。部分艨艟成功避开火箭的集中打击,利用灵活的身形,如同水鬼般贴近了瀚军的一艘斗舰。钩锁抛上船舷,魏军士兵试图攀爬而上,与瀚军水兵展开了激烈的接舷白刃战。喊杀声、兵刃撞击声、落水声顿时响成一片,打破了雨天的沉寂。
丁奉见状,立即命令身旁的旗舰和另外几艘楼船上前支援,用拍杆和弓弩近距离攻击攀附的魏军小船。同时,派出己方灵活的走舸,围剿那些失去动力的敌军艨艟。
战斗持续了约一刻钟,曹军见突袭难以奏效,且损失不小,终于吹响了撤退的号角。剩余的艨艟狼狈不堪地调转船头,再次隐入迷蒙的雨雾之中,向上游逃窜。丁奉下令追击十里,俘获数艘受伤的敌船及数十名俘虏后,便鸣金收兵,以防敌军有伏。
濡须口渐渐恢复了平静,只剩下雨水冲刷战船血迹的声音,以及受伤士兵的呻吟。丁奉下令清点损失,救治伤员,加固防御。此战,瀚军击沉、俘获曹军艨艟十余艘,毙伤敌军数百,自身亦有一艘斗舰受损较重,伤亡百余人,可谓一场小胜。
但丁奉的脸上并无喜色。他仔细查看了被俘的曹军艨艟,发现其制造工艺有所提升,更加坚固灵活。更重要的是,通过此次摩擦,他敏锐地察觉到己方防线的一些问题:预警体系在极端天气下仍有延迟;部分外围哨卡的位置不够理想;对敌军这种小股精锐的渗透突袭,缺乏更有效的即时反制手段。他将这些观察仔细记录在案,准备呈报金陵。
数日后,详细的战报通过快马送至金陵瀚王府。刘封阅后,肯定了丁奉的果断指挥和战果,但对其指出的防线薄弱环节深以为然,立即召陆逊、庞宏商议改进之策。
而在后宫,战报副本也按例送至王妃甄若处。当她看到伤亡数字时,秀眉微蹙,尤其是对伤员的救治情况格外关注。她深知江淮湿热,伤口极易溃烂,前线军医和药材可能紧张。
“传我的话,”甄若放下战报,对身边的女官吩咐道,“立即从金陵官仓调拨一批上好的金疮药、麻沸散,外加驱瘴避瘟的药材,由可靠的医官带队,火速送往濡须口水寨,交由丁将军分配。同时,以我的名义,询问丁将军军中是否短缺擅长外伤的医者,若有需要,可从金陵太医署抽调人手南下支援。”
她的指令清晰果断,充满了对前线将士的体恤。这些举措或许无法直接改变战局,但却能实实在在减少将士的痛苦,提升士气,稳固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