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安支队的会议室里,气氛凝重如深海。投影幕上,暗网某交易板块的截图触目惊心——“本市企业核心数据打包出售,含客户信息、财务报表、未公开技术参数,起拍价500比特币”。下面的竞价记录已经滚了十几屏,出价最高的Id显示来自境外某黑客组织。
“这是近半年来最大的一批企业信息泄露。”网安支队长指着截图,“涉及23家企业,其中5家是高新技术企业,一旦数据外流,后果不堪设想。”
李阳的笔记本电脑连接着网安的内部网络,屏幕上“追踪之瞳”正沿着暗网的节点逆向追踪。“对方用了七层代理服务器,节点分布在11个国家,每30秒切换一次Ip,很专业。”他指尖翻飞,调出一组动态拓扑图,“但他们犯了个错——上传数据时用了某款加密软件,这款软件有个漏洞,会留下独特的‘数字指纹’。”
“能锁定位置吗?”郑一民追问。
“正在匹配指纹库。”李阳的超动态视力技术突然启动,屏幕上快速闪过的数据流中,一个微弱的信号被精准捕捉,“找到了!有个节点的物理位置在东南亚某国的唐人街,而且……”他放大地图,“这个位置三个月前,曾有过冒充我市外贸公司的诈骗记录,用的是同一批虚拟电话。”
“是同一伙人!”周志斌一拳砸在桌上,“既卖信息又搞诈骗,胃口不小!”
王勇看着暗网页面上的企业名单:“这些企业大多有进出口业务,骗子很可能是先通过诈骗套取基础信息,再深入渗透窃取核心数据。”
李阳的“双技术证物扫描系统”此时接入了网安的证物库,对之前那起外贸诈骗案的残留数据进行二次扫描。“发现了!”屏幕上跳出一份加密邮件的碎片,“他们用钓鱼邮件植入了木马,邮件主题都是‘紧急订单通知’‘海关查验提醒’,正好戳中企业的痛点。”
“罪恶功能系统”立刻模拟出对方的行动链:“1. 筛选有外贸业务的企业→2. 冒充合作伙伴发送钓鱼邮件→3. 植入木马窃取数据→4. 在暗网分层出售→5. 用出售所得购买更高级的攻击工具。”
“那‘罪恶克星’怎么应对?”季洁问道。
右侧分析框瞬间刷新:“1. 紧急通知涉事企业,用专用工具清除木马;2. 联合国际刑警,锁定东南亚节点的物理地址;3. 制作钓鱼邮件识别指南,推送给全市外贸企业;4. 用黑客技术,在暗网投放‘虚假数据包’,干扰对方交易。”
“第四点能做到吗?”网安支队长有些惊讶。
李阳点头,打开一个新的程序界面:“这是我开发的‘数据迷雾’系统,能生成高度仿真的企业数据,里面埋着追踪程序。他们一旦购买,我们就能反向锁定买家,顺藤摸瓜找到下游的诈骗团伙。”
行动方案迅速确定:网安支队负责联系国际刑警协调跨境抓捕,重案六组则负责境内的企业防护和证据固定。
李阳带着设备来到一家涉事的电子企业,技术人员正对着布满乱码的服务器焦头烂额。“启动犯罪痕迹智能扫描仪。”他将设备连接服务器,屏幕上立刻显示出木马的入侵路径——“通过财务部某员工的邮件植入,已潜伏68天,窃取了37份未公开的芯片设计图”。
“还能恢复吗?”企业负责人急得满头汗。
“可以。”李阳启动“身临其境功能系统”,虚拟还原了木马的行为模式,“它每窃取一份文件,会在备份区留下一个隐藏副本,我用这个程序能把副本导出来。”他敲击键盘,乱码中渐渐浮现出清晰的设计图,“而且我加了道‘防火墙’,以后再遇到同类木马,会自动报警并销毁入侵程序。”
与此同时,周志斌和王勇在给外贸企业做培训。周志斌举着手机,演示李阳制作的“钓鱼邮件识别器”:“大家看,把邮件转发到这个邮箱,系统会自动检测——发件人伪装成‘某供应商’,但真实Ip在境外;附件里有木马?立马标红!”
一个企业的外贸经理恍然大悟:“怪不得上周收到的‘订单邮件’总觉得奇怪,发件人名字多了个空格,原来问题在这!”
三天后,国际刑警传来消息:东南亚的窝点已被捣毁,抓获12名嫌疑人,起获了大量存储数据的硬盘。而李阳投放的“虚假数据包”也有了收获——一个购买数据的境内诈骗团伙,在试图用虚假信息行骗时,被追踪之瞳锁定,刚露头就被端了。
暗网的交易页面上,那则“企业数据出售”的帖子被标记为“欺诈”,下面的评论区炸开了锅,有人骂卖家“卖假数据”,有人怀疑“警方已介入”,交易彻底崩盘。
李阳看着后台反馈的“虚假数据下载量”,嘴角扬起一抹笑意。“数据迷雾”不仅干扰了交易,还收集到了23个试图购买数据的可疑Id,这些Id都被列入了重点监控名单。
庆功宴上,网安支队长敬了李阳一杯:“以前总觉得防不胜防,现在有了你这些技术,咱们终于能主动出击了。”
李阳摇摇头:“技术是死的,关键是得预判骗子的下一步动作。”他拿出手机,展示刚收到的预警,“有个新的暗网论坛在讨论‘AI生成虚假合同’,看来他们又在琢磨新花样了。”
郑一民拍了拍他的肩膀:“那就让他们尝尝,什么叫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窗外的夜空很深,像暗网的未知领域。但李阳知道,只要“追踪之瞳”的光芒不灭,“十重盾”的防线不破,再深的黑暗里,也能找到猎物的踪迹。这场跨境的技术较量,他们才刚刚打出第一拳,而接下来的每一拳,都会更准、更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