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放心!”
孟玉楼抬起头,泪眼婆娑却目光清亮坚定。
“玉楼明白!玉楼与三娘姐姐,日后定当同心同德,倾尽全力辅佐公子!绝不让公子为后方之事有半分忧心!”
“你不必在她面前自谦称小!”
王伦微微皱眉,语气温和却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意味。
“在我心中,在我家中,没有大小之分,你们若论姐妹,也当按年岁长幼,以真心相处。”
他沉吟片刻,想到一事,温声道:“你出身商贾,家中又无长辈兄弟支撑,在这世上难免孤单,易受人轻看。回头,我安排你认王进教头的母亲做干娘吧。”
“老人家慈祥明理,德高望重,有她老人家在,你便也算有了娘家依靠,日后行事也更方便些。”
孟玉楼是何等灵慧之人,瞬间明白了王伦此举的深意——这不仅仅是为她找个伴,更是精心为她将来的身份地位铺路,给她一个体面的、足以让人敬重的“娘家”背景和出身。
一股巨大的暖流涌上孟玉楼的心头,不仅淹没了所有委屈,更让她紧地依偎着王伦,哽咽道:“公子……思虑周全,待玉楼……恩重如山!玉楼……全听公子安排!”
两人又依偎着说了些体己话,直到夜露渐重,寒意侵衣,才依依不舍地各自回房歇息。月光依旧皎洁,静静地照耀着这座刚刚经历巨变、正孕育着新生的庄园。
就在王伦与孟玉楼的身影消失不久,回廊转角处,一个纤细窈窕的人影如同受惊的狸猫,悄悄地钻了出来,正是偷偷尾随而来的潘金莲。
她背靠着冰冷木柱,一只小粉拳紧紧地按在怦怦狂跳、几乎要蹦出胸口的心房上。
清冷的月光勾勒出她那张精致绝伦却又此刻写满复杂情绪的小脸,上面尚残留着未曾褪去的动人红晕。
她刚才可是屏息凝神,把王伦对孟玉楼那番深情款款、霸道十足却又真挚无比的话,一字不落地听了个真真切切!
“哎呀呀……亏得平日里还总嘀咕这个坏家伙是个不解风情的木头疙瘩,不会说些体己话儿……”
潘金莲下意识地咬着娇艳的下唇,心头像是打翻了五味瓶,又是酸溜溜的嫉妒,又是难以抑制的心痒难耐。
她对着王伦消失的方向小声啐了一口,仿佛这样就能化解心中的躁动,可那一双勾魂摄魄的桃花眼里,却闪烁着前所未有的、异样的光彩。
“可今夜……他对着孟家姐姐说的那些话……什么‘我王伦的生命里,离不开你孟玉楼了’,什么‘有你在我便心安’,什么‘必以正礼迎你过门’……”
“句句都像是带着钩子,直直戳进人的心窝子里去!听得人……听得人浑身酥麻,心尖儿都跟着发颤!连我这躲在暗处旁听的,鼻子发酸,眼泪都快忍不住掉下来了!”
她情不自禁地回想起月光下王伦那低沉而富有磁性的嗓音,那温柔至极地为孟玉楼拭去泪痕的动作,那充满占有欲和保护欲的、坚实有力的拥抱……
这些画面如同走马灯般在她脑海里反复翻腾,让她没来由地感到一阵口干舌燥,浑身燥热,脸颊烫得厉害。
一种从未有过的、混合着对孟玉楼能得此承诺的深深羡慕、对那般亲密无间的强烈渴望、以及某种“为何那人不是我”的不甘与悸动,在她年轻而躁动的心湖里,猛地投下了一颗巨石,激起了层层叠叠的涟漪。
她有些懊恼地跺了跺脚,像是要把这突如其来的、恼人的情绪统统甩掉,可目光却又不听使唤地再次痴痴望向王伦离去的方向,眼神变得迷离而恍惚,低声呢喃,声音柔媚得能滴出水来。
“这冤家……原来不是不会哄人,这要是哄起人来,真是……真是要了人的命哩……”
说罢,她才像是猛然惊醒,做贼心虚般左右顾盼了一下,见四下无人注意,这才慌忙提起裙角,如同受惊的小鹿般,踮着脚尖,飞快地溜回了自己的临时住处,只留下一片清冷的月辉。
数日后,处理完祝家庄的诸多事宜,王伦马不停蹄,带着十足的郑重,来到了张灯结彩的扈家庄。
对于王伦的到来,扈家庄虽未大肆铺张,却也进行了的精心准备。
红绸点缀着门廊,新糊的窗纸透着亮光,灯笼早早挂起,照亮了路径,庄客们脸上也洋溢着与有荣焉的笑容。
王伦以新晋姑爷的身份,在庄内正厅之上,正式拜见未来的岳丈扈太公与岳母扈老夫人。
厅堂之上,王伦执礼甚恭,举止得体,言辞恳切而不失身份,既充分表达了对二老的尊重与孝心,也再次明确重申了迎娶扈三娘的坚定诚意与郑重安排。
他带来的丰厚聘礼清单早已传遍全庄,那千顷良田的承诺更是夯实了这份联姻的重量。
扈太公捻着胡须,脸上是掩不住的笑意,对这个武功韬略、胸襟气度皆属上乘的乘龙快婿是越看越满意,尤其想到那千顷良田作为聘礼所展现出的雄厚实力与诚意,更是老怀大慰,连连点头。
他与王伦谈论些武艺兵事,气氛融洽。
扈老夫人则拉着女儿扈三娘的手,看看英姿勃发、礼数周全的王伦,又看看身旁难得露出几分女儿家羞态的宝贝女儿,眼中既有嫁女的不舍,更有对女儿寻得如此佳婿、未来可期的欣慰与期盼。
她细细叮嘱王伦一些家常话,言语间满是关怀。
扈三娘今日难得地卸下了那一身标志性的银甲红装,换上了一身合体的湖蓝色绣金边劲装常服,青丝挽起,斜插一支碧玉簪,少了几分战场上的凛冽杀气,却愈发衬得她身姿挺拔,明艳照人,眉宇间英气依旧,却又添了几许动人的羞赧与柔美。
她落落大方地站在父母身侧,目光与王伦相交时,坦然清澈,其中燃烧着灼灼的光彩、信任与无需言说的默契。
在庄重而喜庆的气氛中,双方郑重其事地交换了泥金大红婚书,上面详细书写着双方的生辰八字、厚重的聘礼清单以及选定的迎娶吉期。
婚期,最终定在了半年后的一个上上大吉之日。
这个时间,既给足了扈家庄备办嫁妆、从容准备的时间,也巧妙地契合了王伦下一步整合资源、稳固梁山基业、消化独龙岗成果的战略部署。
“三娘,”王伦在递过婚书时,目光灼灼看着她。
“梁山事务繁杂,我需即刻返回主持大局。待我回去稍作整顿,便会立刻派人来接你上山熟悉环境。那里,将会是我们的家,也是你新的战场。”
扈三娘迎着他坚定而温柔的目光,用力点头,嘴角扬起一个爽朗而自信的笑容,声音清脆如金玉交击。
“好!我等你来接!正好我也要好好操练庄客,整备武备,将来与你并肩上阵!”
离开喜气洋洋的扈家庄,王伦一行人又转向了李家庄。
李应和心腹管家杜兴早已得到消息,在庄门前恭候多时,脸上是按捺不住的兴奋与期待,身后还跟着一群李家庄的核心头目。
王伦开门见山,毫不拖泥带水:“李应兄弟!如今梁山摊子越铺越大,尤其是咱们梁山自产的水月镜、香玉皂、透骨香、仙人醉、水玉盏这些奇物,在汴京及整个京畿路的市场潜力极大,利润惊人!”
“然我梁山兄弟长于征战,却短于商事经营,人手更是捉襟见肘,急需得力之人全力开拓此路。兄弟你久历江湖,深谙世情,人脉通达,更精于算计经营。”
“这京畿路的销售总揽之责,我想全权交由你来负责!玉楼姑娘只负责统筹全局生产与账目,前线开拓、与人交道、定价销售,尽由你决断!你可能担此重任?”
李应闻言,眼中精光爆射,呼吸都忍不住急促了几分!他身后的杜兴等人也是面露狂喜!
京畿路!那是大宋王朝的心脏地带,最繁华、权贵云集、购买力堪称恐怖的核心市场!
王伦将此等重任毫无保留地交给他,这不仅是天大的信任,更是一个让他李家势力从独龙岗这乡野一隅之地,直接跃入帝国最高层级商圈的天赐良机!其意义远超得到多少金银!
“泊主大哥!”李应激动得抱拳,声音都因兴奋而微微发颤。
“大哥如此信重,将这般重要的财路交由李应!李应岂敢不竭尽肱骨之力,效死以报?大哥放心,李应定当与孟姑娘精诚合作,必将这京畿路的生意,做得风生水起,财源滚滚,绝不负大哥今日所托!若有差池,李应提头来见!”
当独龙岗所有大事终于尘埃落定,王伦终于率领着这支满载而归的得胜之师,踏上了返回临湖集的归途。
此时的队伍,与来时已不可同日而语,规模庞大了何止数倍,逶迤数里,旌旗蔽日!
队伍的核心,是王进、宋万、杜迁等梁山元老骨干,个个神采飞扬,顾盼之间锐气逼人,经历大战洗礼,气势更胜往昔;
武松与新投的“铁棒”栾廷玉昂首挺胸,并辔而行,一身凛然豪侠之气,他们不再是江湖漂泊的独行客与寄人篱下的教头,而是即将名震天下的梁山虎将;
李应与杜兴踌躇满志,眼神锐利,已然开始低声商议着前往京畿路打通关节、铺设网络的详细计划,身边跟着几个精干账房;
扈成作为扈家庄的代表,也随行前往,准备先行熟悉梁山事务,为日后扈家庄与梁山更紧密的联结做准备。
武大郎、孟安、孟忠等人更是激动得难以自持,只觉得扬眉吐气,前途一片光明,紧紧跟在运送工坊器械材料的车队旁。
队伍中,数百名经历血火淬炼的梁山战兵排成整齐队列,步伐铿锵,刀甲鲜明,透着一股百战精锐的肃杀之气,令人望而生畏。
扈家庄、李家庄派出的部分精锐护卫也随行其中,既是护送,更是向梁山主体靠拢、融合的明确信号。
而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浩浩荡荡、一眼几乎望不到头的庞大车队!
沉重的牛车、骡车一辆接一辆,吱吱呀呀地发出沉重的呻吟,上面满载着用厚重油布遮盖得严严实实的巨大粮垛——
那是从祝家庄硕大粮仓中起出的、足足五十万石的粮秣!这些粮食,如同金色的河流,足以支撑梁山数万之众数年之用,是未来扩张最坚实的底气!沿途百姓何曾见过如此多的粮食同时运输,无不惊骇咋舌。
另有专门加固过的重载车辆,车轮深陷土中,上面装载着沉甸甸的数·十万贯铜钱,以及数十箱闪耀着诱人光芒的金银锭子,那是启动各项事业的原始资本,由心腹士卒严密看守。
还有专门圈出来的庞大马群,足有三百匹膘肥体壮、嘶鸣声此起彼伏的健马,由经验丰富的马夫们小心驱赶着,这将极大增强梁山的机动与冲击力量。
此外,还有无数车辆装载着堆积如山的布匹、上好的铁料、珍贵的药材、缴获的军械铠甲等各类物资,络绎不绝,真可谓“其他物资无数”!整个队伍就像一条移动的宝库,散发着令人窒息的力量感。
整支队伍浩浩荡荡,旌旗招展,鼓号喧天,沿途所经州县,百姓纷纷震撼地驻足围观,惊叹声、羡慕声、议论声不绝于耳。
“梁山泊主王伦大破祝家庄、缴获山积”的消息,早已如同长了翅膀般,飞速传回了临湖集,也震动了整个山东地界。
当队伍的先头斥候骑兵的身影,出现在临湖集外哨卡视野中时,整个临湖集彻底沸腾了!留守的朱贵、孙七、孟康等人率领着所有军民,早早地就迎出了数里之外。
一时间,鼓乐喧天,欢呼声震耳欲聋,直冲云霄!“恭迎泊主凯旋!”的声浪一浪高过一浪。
“泊主回来了!”
“大胜!大胜啊!”
“快看!好多粮车!好多马!老天爷,咱们梁山发了!”
王伦一马当先,立于高处,看着眼前熟悉而又显得更加繁荣兴旺的临湖集,看着山下欢呼雀跃、与有荣焉的部众和百姓,胸中豪情万丈,激荡不已。此番出征,虽历尽艰险,但收获之巨,远超预期。
他身后,是浴血奋战得来的强大盟友与威猛将领,是堆积如山、足以支撑霸业的粮草钱帛,是足以武装一支强军的战马和各类物资。
更重要的是,经过这一系列事件的锤炼,梁山的威名已然树立,内部凝聚力空前强大,战略态势发生了根本性的扭转。
祝家庄一役,不仅彻底拔掉了独龙岗这根毒刺,更让梁山泊的整体实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质的飞跃!真正奠定了雄踞山东、虎视天下的霸业根基!
“兄弟们!”王伦振臂高呼,声音如同龙吟,穿透喧嚣,清晰地传入每一个人耳中,宣告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启,“我们——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