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舟在站过去的瞬间,就感觉到了下方有一阵风吹上来。
他将手电的光打进那黑洞洞的深处,被调成聚光模式的手电光打进去,却如泥牛入海一般。
无数的黑暗,将手电光全部吞噬。
贺舟唯一能从离得近的位置判断的是,朱红色的石砖下方,是一个非常深的洞井。
这个深度,至少可以与贺舟初次去黔州时,在苗寨外探路,下的那个洞井相比较,甚至可能更深。
此时黑眼镜也凑了过来,他蹲在洞口似乎发现了什么。
铁链撞击的声音,和黑眼镜的声音几乎同时响起:“这好像是个‘电梯’?”
“什么?”贺舟看向他,怀疑自己的耳朵出了问题,才听到了奇怪的词。
黑眼镜呵呵笑了两声,从洞口拉出一小节手臂粗的铁链说道:“‘电梯’可能不太恰当,就是古代采矿的时候会用到的那种装置。
只不过古代一般是用麻绳配合木头支架使用,用途也只是为了将原矿转运出井道。
这个看上去更像是转运人的。”
贺舟想起在黔州进入巨蛇洞窟之前,他就曾经路过过一个矿洞。
其中确实有一些类似的装置,在上下落差较大的地方,方便两地之间物品转运。
“不过,这个‘电梯’应该是已经坏了。”黑眼镜的声音再次响起:“而且,很可能是人为的。”
说着,他示意贺舟看铁链的断口处,跟自然崩裂的状态完全不同。
这个结果对于贺舟来说倒是反而很合理。
这种类似于撤退时临时做出的斩断措施,在此前很多地方都见过。
他看向黑眼镜说道:“试试荧光棒,不行就打照明弹。”
下面实在是太深了,恐怕空间也很大,手电的光根本没有任何作用。
哪怕知道这下面是他们必须要下去的地方,他也不可能在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就这么直愣愣的下去。
之所以先用荧光棒,而不是直接打照明弹,是因为,照明弹的动静始终有点大。
万一下面有什么对声音敏感度高的东西,照明弹很可能将对方惊醒。
虽然他对于荧光棒是否有用,其实心里已经有了大概的结论,但总归先试试。
黑眼镜十分配合的掰亮了两根荧光棒扔进了洞井中。
随着荧光棒的下落,贺舟短暂的看到了一些更深处的情况。
这个洞井并不是他想象的那样,整个下落过程完全封闭,只有周围岩壁的状态。
至少他在荧光棒的下落过程中,看见了两处似乎通向别的地方的洞口。
但因为角度问题,洞口内的情况,连接着什么、有多深之类的却看不见。
很快,荧光棒就消失在了黑眼镜和贺舟两人目之所及的尽头。
荧光彻底消失,却完全没有反馈回来任何东西落地的声音。
会有这种情况,要么是荧光棒落地的位置不容易发出声音。
比如草甸、树枝、藤蔓、砂石堆这类地方。
要么就是距离太远,洞井太深,荧光棒的重量砸在地面发出的声音,根本不足以穿透从而反馈回来。
虽然不想承认,但贺舟觉得第二种可能更符合现在的情况。
黑眼镜抬头看着贺舟,他手里拿着照明弹问道:“打吗?”
后者只是略微思索,然后点了点头。
随着照明弹发出,耀眼的光和略微灼热的温度穿过洞井,所到之处将周围照的亮如白昼。
贺舟再次看见了那些洞壁上连接的岔口。
这一次,他看见了更深处的一个巨大的洞口,与其说是洞口,不如说是整个洞井的那一处缺少了洞壁一样。
直到照明弹不再下落,贺舟和黑眼镜也终于知道了这个洞井的深度。
*
两人估算了一下高度,将身上还剩下的登山绳全部接在了一起。
组成两股,一来是为了在到达底部之后好回收使用过的绳子。
二来,两股绳方便他们在下降途中暂停,查看岩壁上的洞口情况。
庆幸的是,这个洞井曾经是用来走‘升降梯’的,洞井周围的岩壁规整的非常好。
下降过程中不用担心会被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石头,或者凸起撞到。
因为深度已经很深的原因,当初开凿洞井的时候,宽度有限。
这个情况倒是方便了贺舟和黑眼镜两人的行动。
考虑到这个洞井的深度,这次两人并没有选择先一个人下,到底之后再让另外一个人下来。
而是贺舟和黑眼镜,一前一后一起下降。
在进入洞井之前,贺舟将相机挂在胸前固定好,并打开了录像功能。
主要是为了防止在下降过程中,路过相连的洞口,当时没发现有什么端倪而错过线索。
有录像,以后想怎么慢慢看就能怎么慢慢看。
*
贺舟算是为下降做足了准备。
只不过真正从洞井内下降的时候,他发现,自己的这些准备其实没有必要。
或者说,早该想到。
这个洞井有‘升降梯’这种东西,本身就说明了是索氏会频繁使用的地方。
如果是在平地上,大概还会有点花花肠子。
但在这种出岔子就没有挽回余地的地方,出现意外的可能性非常小。
毕竟,索氏一族再怎么相信自己的技术,也不会拿那么多族人的生命开玩笑。
而那些与洞壁相连的洞口,都不是很深,并且几乎全部都是人工挖掘的。
黑眼镜猜测,这时不时出现的洞窟,可能是当年挖掘洞井时,工匠休息的地方。
只有一处,是不一样的。
那是在距离地面只剩下二十米左右的位置,有一个比之前所有洞窟都大的多的洞口。
并且这个洞口完全是自然形成的。
不过与其说是洞口,其实应该称为缺口。
这一大片原本应该是岩壁的地方,并没有岩壁,像是因为某种自然原因缺失。
贺舟和黑眼镜到这里的时候,就已经完全能通过这个缺口看见实际与洞井相连的外面到底是什么情况了。
他几乎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眼前的景色。
那是连长白山青铜门也不曾给过他的感受。
静谧、神秘、世外仙境、福地洞天……
一切单一的词汇都不足以形容他所见到的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