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微露,海风裹挟着咸腥味扑面而来。陈墨立在码头石阶上,衣袂被风吹得微微鼓起,目光落在远处那艘即将启航的巨船之上。桅杆高耸,帆布猎猎作响,甲板上传来工人们搬运货物的吆喝声。
“大人,波斯商队已到。”柳如烟轻步走来,手中琵琶斜挎在肩,指尖轻轻摩挲着琴弦,眼神却扫向不远处三名身披异域长袍的商人。
陈墨微微颔首,并未立刻上前,而是缓缓迈步走向签约大厅。厅内早已布置妥当,檀木案几上铺开一卷羊皮纸,墨香尚未散去。他落座时,手指不经意地抚过案几边缘,那里有一道细小的裂痕,像是新近划出的痕迹。
“这便是你们带来的协议?”陈墨开口,语气平稳。
为首的波斯商人点头,用略显生硬的中原语答道:“是的,大胤的丝绸、瓷器、茶叶将经由我等之手,运往天方、大食,换回宝石、香料与奇珍。”
话音刚落,柳如烟忽然向前半步,袖中银针已然滑入指间。她不动声色地瞥了眼左侧一名商人——那人右手藏于袖中,指节分明,显然是握着什么东西。
“贵客远道而来,不如先饮杯茶,再谈正事如何?”她笑吟吟地端起茶壶,手腕轻转,一道暗流顺着壶嘴流入杯中。
三人皆是一愣,但很快恢复镇定,其中一人接过茶盏,轻啜一口,眼中闪过一丝疑虑。
柳如烟嘴角微扬,悄然退至陈墨身后,低声道:“左手袖口有金属光泽,可能是匕首。”
陈墨神色不变,继续翻阅协议,仿佛未曾察觉任何异常。
“此约若成,贵国亦可获利颇丰。”他淡然道,“不过,本少主素来谨慎,还请诸位出示身份凭证。”
波斯商人相互对视一眼,有人迟疑片刻,从怀中取出一枚金印。然而就在他抬手之际,柳如烟猛然出手,银针破空而出,精准刺入对方手腕。
“啊!”那人痛呼一声,手中金印跌落在地,露出一抹寒光——那根本不是印章,而是一柄淬毒短刃!
楚红袖早已候在一旁,见状迅速上前,银针接连点出,封住其穴道。另一人见势不妙,欲要拔刀,却被慕容雪截住,利箭破空,直插其肩头。
“果然不是什么波斯商人。”慕容雪冷声道,抽出短刃割开对方衣襟,露出胸口一道龙形疤痕。
“影卫。”陈墨缓缓起身,目光如炬,“看来,三皇子的手已经伸得太远了。”
混乱过后,现场只余两人昏迷,一人断气。柳如烟捡起那枚假金印,细细端详,背面隐约刻着一只飞鸟图案。
“这是……”她皱眉,“不像波斯风格。”
陈墨接过,眯起眼睛,“或许,我们的海上之路,比想象中更复杂。”
夜幕降临,海浪拍打着船舷,发出沉闷的声响。陈墨一行乘船离开庐州,直奔泉州港。沿途风平浪静,直到第三日清晨,远方海面上忽然出现数艘黑影。
“敌袭!”了望塔上的水手惊叫。
慕容雪立刻登上甲板,望远镜中映出那些船只的轮廓——船身漆黑,无旗无号,但吃水线极深,显然装载了大量武器。
“不是海盗。”她低声说,“李氏的人。”
陈墨闻言,眉头微蹙,“他们竟敢公然袭击朝廷商队?”
“说明他们已经急了。”慕容雪冷笑,“也说明,我们离他们的命脉越来越近。”
命令迅速下达,船上众人各司其职。柳如烟指挥机关师调整信号灯,楚红袖则亲自调试连弩装置,确保随时可用。
“目标,右侧三号船!”慕容雪果断下令,弓弦嗡鸣,箭矢破空而出,直击敌船桅杆。
轰然一声,敌船顿时失去平衡,倾斜倒向一边。其余两艘船见状,慌忙调转方向,试图包围己方舰队。
“他们在拖延时间。”陈墨站在船尾,目光凝重,“必定另有埋伏。”
果然,不久后,一艘快艇从侧翼冲出,直扑旗舰而来。船上几名黑衣人纵身跃上甲板,刀光闪烁,杀意凛然。
“刺客!”柳如烟挥动琵琶,琴弦震颤之间,几根银针激射而出,精准封住对方咽喉。
战斗持续不到半炷香,敌人尽数被歼。慕容雪提剑走向那艘快艇,低头一看,甲板上赫然刻着四个字:辰时三刻。
她心头一震,立刻回头看向陈墨。
“和钦差中毒那天铜管上的标记一样。”她低声道。
陈墨沉默片刻,缓缓点头,“看来,这一切,早在我们出发之前,就已经有人计划好了。”
海风拂过,吹起他衣角,也带走了最后一丝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