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沉沉,庐州城外的山道上,马蹄踏碎落叶的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慕容雪勒住缰绳,目光扫过前方那座半塌的寺庙,檐角残破,墙垣斑驳,却掩不住其中透出的灯火与热气。
她翻身下马,身后的几名护卫亦无声落地,动作整齐如一。
“铸币坊就在里面。”她低声开口,声音不重,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冷静,“完颜玉已经混进去了。”
陈墨站在她身后一步,目光落在那扇半掩的朱漆门上,眼神幽深。他没有说话,只是缓缓抬起手,做了个手势。
队伍迅速分散开来,沿着围墙边缘悄然移动,像是融进了夜色之中。
他们知道,今晚这一战,不是为了杀人,而是为了证据。
铸币坊内,火光映红了墙壁,炉火翻腾,铁水奔流,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灼热而刺鼻的金属味。工匠们赤裸着上身,在高温中挥汗如雨,锤声、熔炼声此起彼伏。
完颜玉假扮成一名来自北方的商人,正站在角落里观察着整个流程。他的目光在那些新铸的钱币上游移,心中已有大致判断:这些私币不仅模仿了朝廷铜钱的形制,还加入了突厥狼头的暗记,显然是为了日后在北境流通做准备。
他不动声色地靠近主炉区,将一枚刚出炉的银币悄悄收入袖中。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一阵骚动。
守卫们拔刀而出,有人低声喝问:“什么人?”
下一刻,屋顶瓦片哗啦一声被掀开,一道黑影如鹰隼般跃入,手中寒光一闪,两名守卫已无声倒地。
是慕容雪。
她脚尖轻点,身形如风,直扑主炉区。她的目标明确——取样、取证、控制关键人物。
与此同时,陈墨率人从正门强攻而入,震天雷炸响,浓烟四起,混乱瞬间爆发。
“动手!”他低喝一声,护庄队成员如潮水般涌入。
战斗并不激烈,但节奏极快。守卫虽多,却未料到敌人会如此精准地切入要害。不到半炷香时间,大部分人都已被制服。
然而,就在陈墨走向中央高台,准备取走几枚成品私币时,一声闷响自地下传来。
轰!
整座铸币坊剧烈震动,炉火猛然窜起,火星四溅。
“爆炸了!”有人惊叫。
“撤!”陈墨果断下令。
众人迅速撤离,但在混乱中,慕容雪并未立刻离开。她逆着人流冲向废墟深处,目光在焦黑的地面搜寻。
终于,在一堆倒塌的砖石间,她看到了一块尚未完全熔化的银锭。表面虽有烧痕,但仍能辨认出一个熟悉的防伪标记——李氏商行特制。
她伸手捡起,指尖微微发烫。
“这是证据。”回到临时营地后,慕容雪将银锭放在桌上,语气冷硬。
陈墨拿起它,在烛火下细看,眉头微蹙。
“李玄策果然早有准备。”他低声道,“这不仅是私铸钱币那么简单,他是想在经济上动摇大胤根基。”
慕容雪点头,忽然想起什么,从怀中取出一枚扳指。
“我还在外围发现了一个工匠,他手上戴着这个。”她将扳指递过去,“上面刻着波斯文‘光明’二字。”
陈墨接过,借着灯光细看,果然见到那两个异域文字。
“钦差……”他喃喃道,“看来,他在江南也布了不少棋子。”
慕容雪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他。
“下一步呢?”她问。
陈墨沉默片刻,缓缓收起扳指和银锭。
“下一步,我们要让这场棋局,变成他们的死局。”
庐州街头,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落在青石板上,街边摊贩已经开始吆喝。
一位老者蹲在路边,正低头整理自己的竹筐,忽然瞥见脚下有什么东西闪了一下。
他弯腰拾起,是一枚铜钱。
正面看去,与寻常铜钱无异,可当他翻过来,背面赫然刻着一个狼头图案,还有几个模糊的波斯文。
他皱眉,正欲丢弃,却听到不远处有人议论:
“听说昨晚陈家突袭了李氏的铸币坊,抓了好些人,连炉子都砸了。”
“真的?难怪我早上看见好多兵士往西边去了。”
老者脸色微变,赶紧将铜钱藏入袖中,低头匆匆离去。
夜幕再次降临。
书房内,烛火摇曳,陈墨独自坐在案前,手中把玩着那枚玉扳指。
他的目光落在“光明”二字上,若有所思。
突然,敲门声响起。
“大人,驿站来报,京城方向有人求见。”
陈墨抬头,神色不变。
“不见。”他冷冷道,“传令下去,所有通往京城的驿道加强戒备,尤其是夜间通行的队伍。”
门外应了一声,脚步远去。
屋内恢复寂静。
他缓缓放下玉扳指,目光落在桌上的银锭上,手指轻轻抚过那行字:
“三月后,京城,盐引换马。”
他低声重复了一遍,眼中寒光乍现。
窗外,一轮新月悄然升起,洒下清冷光辉。
一只飞蛾撞向烛火,翅膀在火焰中化作灰烬,飘落在银锭上,盖住了那个清晰的防伪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