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的夏天,太阳像个烧红的烙铁,烤得四合院的青石板都发烫。贾张氏蹲在自家门槛上,眯着眼睛盯着林建军家的院门,喉咙里发出“咕噜咕噜”的声响——她已经两天没正经吃东西了,秦淮茹在生产队挣的工分只够换点野菜,连掺糠的窝窝头都吃不上,肚子里空得发慌,眼睛都有些发绿。
“妈,要不……咱还是去挖点马齿苋吧?”秦淮茹背着半篓子野菜回来,汗顺着脸颊往下淌,湿透了洗得发白的粗布褂子,“我今天看到河边长了不少,够煮两锅汤了。”
贾张氏把眼一瞪,拐杖往地上一顿,发出“咚”的闷响:“挖野菜?那是人吃的东西吗?我可是吃过细粮的人!”她的目光又飘向林建军家的方向,那里偶尔会飘出白面馒头的香味,勾得她心尖发痒,“我就不信林建军那小子能眼睁睁看着我饿死!他要是不给粮,我就死在他家门口,让他当不成这个‘模范’!”
秦淮茹的脸瞬间白了:“妈!您可别乱来!上次偷鸡的事还没过去,您要是再……”
“再什么?”贾张氏猛地站起来,虽然腿肚子打颤,气势却很足,“他要是不给粮,就是逼死我!到时候让街道评理去,我看他这‘先进’还怎么当!”她心里打得精——林建军是厂里的红人,最看重名声,只要她往门口一躺,还怕他不乖乖送粮?
【叮!】
林建军正在调试“61式坦克”的履带张紧装置,屏幕上的压力曲线逐渐平稳。系统的提示音突然响起,带着行为预警的尖锐:
【检测到“贾张氏”因“极端饥饿+投机心理”触发“饿晕碰瓷”行为,其“作案目标”为宿主家的粮食,“作案方式”为“在门口假装晕倒,制造舆论压力”,成功率30%(基于“林建军重视名声”的误判)。】
【行为本质:继“偷窃”失败后,采取的“升级型勒索”,试图通过“道德绑架+舆论胁迫”突破宿主的边界防御,与“傻柱决裂”事件形成连锁反应(认为无人能约束她)。】
【应对建议:1 不主动搀扶,避免“默认责任”;2 立即拨打街道电话和卫生院急救电话,让官方介入;3 明确告知“再碰瓷按敲诈处理”,击碎其侥幸心理;4 保留证据(让邻居见证),巩固自身立场。】
林建军刚把调试好的参数保存,就听到院门外传来“哎哟”一声,接着是重物倒地的闷响,正是贾张氏的声音。他皱了皱眉,对徒弟说:“你盯着设备,我去看看。”
推开门,果然看到贾张氏躺在自家门口的台阶下,双眼紧闭,嘴巴半张着,嘴角还挂着点白沫,看起来像是真晕过去了。旁边围了几个邻居,指指点点:
“这不是贾家老太太吗?怎么躺这儿了?”
“怕是饿晕了吧?听说她家好几天没粮了……”
“林科长,快救救她吧,好歹是条人命啊!”
阎埠贵蹲在人群外,手里的算盘打得噼啪响,眼睛却滴溜溜地转——他看贾张氏的胳膊还在微微动,就知道这是装的,心里暗暗佩服林建军之前的预判:“果然来了,这老虔婆是想讹粮啊。”
林建军没动,只是站在门口,声音平静得像一潭深水:“谁有电话?给街道李主任和卫生院各打一个,就说有人在我家门口晕倒了,疑似敲诈勒索,让他们赶紧派人来。”
这话一出,围观的邻居都愣住了,连地上的贾张氏都僵了一下——她没想到林建军不仅不扶,还直接往“敲诈勒索”上靠,这可不是她的剧本!
“林科长,话可不能这么说啊……”一个心软的大妈劝道,“万一真是饿晕的呢?”
“是不是饿晕的,医生来了就知道。”林建军的目光扫过人群,带着不容置疑的强硬,“但躺在我家门口要钱要粮,这就是碰瓷,是敲诈!今天我要是给了粮,明天她就能躺到厂长办公室去,后天全院人都来我家门口‘晕倒’,这日子还过不过了?”
他的话像一块石头扔进水里,激起层层涟漪。邻居们面面相觑,没人再敢劝——谁都知道林建军说的是实话,这口子一开,麻烦就没完没了。
【叮!】
系统的提示音在林建军表态时响起,带着行为判定的清晰:
【“强硬应对”策略生效,贾张氏的“碰瓷预期”(林建军妥协给粮)与“现实”(官方介入+定性敲诈)产生剧烈冲突,其“装晕”行为出现破绽(手指轻微颤抖频率增加),心理防线开始松动。】
很快,街道的李主任和卫生院的医生就来了。医生蹲下身,简单检查了一下,就对李主任使了个眼色:“没什么大事,就是有点低血糖,不像真晕过去的,眼睛还动呢。”
贾张氏一听,再也装不下去了,猛地坐起来,拍着大腿嚎啕大哭:“我没碰瓷!我就是饿的!林建军你个没良心的!有粮自己吃,看着我饿死不管,你不得好死!”
李主任的脸沉了下来,他早就听说了贾张氏偷鸡、讹人的事,现在看她这副模样,心里更有数了:“贾张氏!你这是干什么?躺在人家门口哭闹,像话吗?”他转向林建军,语气缓和了些,“建军,这事是她不对,我带她回去批评教育,医药费让她自己掏,实在没钱就记在账上,从救济粮里扣。”
“李主任,不是我不近人情。”林建军看着撒泼的贾张氏,声音冷得像冰,“这已经是她第三次来找事了,上次偷鸡,这次碰瓷,要是不严肃处理,以后谁都能往我家门口一躺要粮,这规矩还怎么立?”他顿了顿,一字一句道,“我今天把话放这,再有下次,直接报派出所,按敲诈勒索处理,绝不姑息!”
贾张氏的哭声戛然而止,抬起头,不敢置信地看着林建军——她没想到这小子这么硬气,连李主任的面子都不给,真敢提派出所!敲诈勒索可是要蹲大牢的,她可没那个胆子!
【叮!】
系统的提示音在贾张氏愣住时响起,带着最终判定:
【“贾张氏碰瓷”事件失败,其“侥幸心理”彻底破灭,对宿主的“恐惧指数”升至80%,“再犯风险”降至5%以下,标志着其“骚扰策略”的全面破产。】
【连锁反应:
?\t贾张氏:被李主任强行带走,回去后被秦淮茹锁在屋里,避免再惹事;
?\t邻居:对林建军的“规则权威”认可度提升至90%,无人再敢提“给贾家送粮”的事;
?\t秦淮茹:在生产队主动申请“额外加班”,表示“以后绝不靠讹人过日子”,生存态度转向“务实”。】
林建军看着贾张氏被拖走的背影,心里没有丝毫波澜。他对李主任道了谢,又让邻居们都散了,才关上院门。苏岚抱着林卫国站在屋门口,脸上带着后怕:“刚才吓死我了,真怕她赖上咱们。”
“赖不上。”林建军接过儿子,在他软乎乎的脸上亲了一口,“对付这种人,就得比她更硬气,守住自己的底线,不然她能把你拖进泥里。”他看了看表,“该给卫国喂辅食了,今天炖了点小米粥,加了点南瓜泥,系统说能补充维生素A。”
晚饭时,阎埠贵特意绕到林建军家门口,假意路过,实则想打探消息。听到屋里传来林卫国咯咯的笑声,还有小米粥的香味,老头摸了摸下巴,算盘打得噼啪响:“还是林建军这法子靠谱,守住规矩,谁也别想占便宜。”他决定回家后好好教育儿子,以后跟贾家划清界限,免得被连累。
傻柱从汽修厂回来,听说了白天的事,只是淡淡地“哦”了一声,就去洗漱了。他现在满脑子都是怎么学好技术,争取年底转正,根本没心思管贾家的闲事——林建军说得对,把自己的日子过好,比什么都重要。
秦淮茹在灶台前煮着野菜汤,听着里屋贾张氏有气无力的咒骂,心里像压了块石头。她知道,妈这次是真的把路走绝了,以后再想从林建军那里借粮,比登天还难。她默默地往汤里多加了把野菜,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明天早点去生产队,多挣点工分,哪怕累点,也比看别人脸色、靠碰瓷强。
【叮!】
系统的提示音在夜深人静时响起,带着阶段总结的清晰:
【“贾张氏碰瓷”事件完成,其“生存威胁”彻底解除(骚扰风险<5%),四合院“规则秩序”进一步巩固,宿主“边界防御”体系经受住实战考验,获“规则守护”隐性奖励(未来类似事件触发概率降低80%)。】
林建军给林卫国换完尿布,看着儿子熟睡的小脸,心里一片安宁。窗外的月光洒进来,落在墙上的“模范家庭”奖状上,泛着柔和的光。他知道,对付贾张氏这种人,退让只会被得寸进尺,唯有守住底线,用规则和强硬态度划清界限,才能真正摆脱纠缠。
四合院里的灯早就灭了,只有风穿过胡同的声音,带着夏夜的燥热。林建军知道,这只是暂时的平静,灾年还没过去,麻烦可能还会再来,但他不怕——只要守住家人,守住规则,守住手里的技术,就没有迈不过去的坎。
而贾张氏的这次“饿晕碰瓷”,终究成了一场笑话,不仅没讹到粮,反而让自己彻底成了院里的“过街老鼠”,再没人敢轻易招惹林建军,这或许就是她能为四合院“规则建设”做的最后一点“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