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冷雨敲打着四合院的玻璃窗,像一曲沉闷的哀乐。聋老太太蜷缩在东厢房的炕上,身上盖着打了好几层补丁的薄被,咳嗽声断断续续,像破旧的风箱。她的眼睛浑浊,看不清东西,耳朵也几乎听不见,只有闻到食物的气味时,才会微微转动一下头——这是她唯一还能做出的反应。
“一大爷,您看这可咋办?”傻柱蹲在炕边,看着老太太枯瘦的手,眼圈红红的,“三天没好好吃东西了,喂粥都咽不下去,再这样下去……”
易中海背着手站在屋中央,眉头皱得像个疙瘩。聋老太太是院里的“老资格”,当年还是他把她接来院里住的,靠着这层“尊老”的名声,他在院里的权威才稳固了几十年。可现在,老太太身体垮了,傻柱又不肯像以前那样无底线接济,他这个“主事人”的面子快挂不住了。
“还能咋办?凑钱请医生,买细粮!”易中海的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目光扫向门口,“傻柱,你先拿五块钱,再弄点白面,我去叫上建军和阎埠贵,大家一起想办法。”
傻柱的脸瞬间涨红了:“一大爷,我这个月工资刚给我妈买了药,真没钱了!再说,之前我给老太太买的粮,都被……”他没说下去,但两人都知道,不少粮票被贾张氏以“帮忙照看”的名义克扣了。
易中海的脸色沉了沉:“你怎么越来越不懂事?尊老爱幼是传统美德!老太太看着你长大的,你能不管?”他知道傻柱心软,故意把“恩情”搬出来压他。
【叮!】
林建军正在新车间调试“深孔钻床”,系统的提示音突然响起,带着清晰的预警:
【检测到“易中海”利用“聋老太太病危”实施“道德绑架2.0”,试图通过“集体凑钱”迫使宿主和傻柱承担额外责任,巩固其“全院主事”权威。】
【核心矛盾:聋老太太的基本生存需求 vs 易中海的权力维护、贾张氏的潜在侵占,外在表现为“公益救助”与“私人算计”的冲突。】
【行为建议:以“街道低保+工厂补助”为合法途径,拒绝“私下凑钱”(易中海可能截留),联合街道办介入,确保救助资源真正用于聋老太太。】
林建军的眉头微微一皱。聋老太太的情况他知道,确实可怜,但易中海这招“集体凑钱”,明着是行善,实则是想继续把他和傻柱绑在“院里互助”的战车上,顺便捞取“德高望重”的名声。他放下手里的扳手,对助手说:“你盯着参数,我去趟街道办。”
街道办主任听完林建军的汇报,立刻带上民政干事和医生,跟着他往四合院走。“军属模范亲自反映情况,我们肯定重视。”主任的语气严肃,“聋老太太是烈属遗孀,按规定享受‘甲等低保’,怎么会落到这步田地?”
刚进中院,就看到易中海正站在院里吆喝:“都出来商量个事!老太太快不行了,大家凑点钱,积德行善……”他看到林建军带着街道办的人进来,脸色瞬间变了,声音也小了下去。
“易大爷,不用凑钱了。”林建军的声音清晰有力,“街道办知道了情况,特地上门解决,医生也来了。”
医生立刻给聋老太太做了检查,摇着头说:“营养不良加上感冒发烧,得赶紧送医院输液,再晚就危险了。医药费不用担心,烈属有医疗补助。”
民政干事拿出表格,开始登记:“老太太的低保金每月5元,粮票30斤,一直按时发放,怎么会没吃的?”
这话像一记耳光,打在易中海脸上。他支支吾吾地说:“我……我最近忙,没顾上看……”
“哼,忙?我看是忙着算计吧!”贾张氏不知从哪儿冒出来,阴阳怪气地说,“老太太的粮票,前阵子不都被你拿去‘代管’了吗?”
这话一出,全院哗然。傻柱也反应过来,怒道:“一大爷,你不是说老太太的粮票用完了吗?怎么回事?”
易中海的脸涨成了猪肝色,嘴里反复念叨:“我没动!我就是……暂时保管……”
【叮!】
系统的提示音实时响起:
【“道德绑架”事件因“街道介入”失败,易中海“私扣低保物资”行为曝光,权威受损严重。】
【行为解析:易中海通过“代管”名义截留聋老太太的低保粮票,部分用于拉拢人心(给傻柱、秦淮茹),部分自行消耗,暴露其“伪善”本质。】
林建军没有理会院里的争吵,对主任说:“麻烦您安排下,先送老太太去医院,医药费不够的话,我以个人名义捐20元,走工厂工会的正规渠道。”
“好!”主任立刻安排车辆,“林科长放心,我们会安排专人照看,确保低保物资直接送到老太太手里,不会再经过其他人。”
医生和干事小心翼翼地把聋老太太抬上板车,盖上棉被。老太太迷迷糊糊中,似乎感觉到了什么,枯瘦的手微微动了动,却没抓住任何东西。
看着板车消失在胡同口,院里的人都沉默了。易中海蹲在地上,像被抽走了骨头,再也没有了往日的威严。傻柱看着他,眼神里充满了失望,转身回了屋,关门声格外响亮。
阎埠贵凑到林建军身边,算盘打得噼啪响:“建军,还是你有办法!这街道办一出面,啥问题都解决了,比咱们私下凑钱靠谱多了。”他顿了顿,压低声音,“我看易大爷这次是栽了,以后院里的事,怕是没人听他的了。”
“按规矩办事,谁也栽不了。”林建军的语气平淡,“三大爷,以后老太太的事,街道会管,咱们院里人要是有心,就轮流去医院看看,帮着端端水、擦擦身,这比凑钱实在。”
“哎,好!”阎埠贵连忙点头,心里却在盘算——去医院探望可以,但不能耽误挣钱,得找个“等价交换”的机会,比如帮街道干事跑跑腿,换点好印象。
贾张氏看着林建军的背影,嘴里嘟囔着:“假好心!早干嘛去了?现在充大善人……”话没说完,就被秦淮茹拉回了屋——她知道,这次林建军又占了理,再闹只会引火烧身。
【叮!】
【“聋老太太救助”事件处理完毕,宿主通过“正规渠道”解决问题,既维护了烈属权益,又打击了易中海的伪善,获街道办“公益模范”提名。】
【奖励发放:“老年常见病护理手册”;科技报国积分+100;四合院“道德权威真空”状态形成,“训禽”进度提升至80%。】
林建军回到工厂时,天色已暗。新车间的深孔钻床调试成功,屏幕上的“孔径精度±0.01mm”闪烁着绿色的光芒,这意味着他们能生产更高精度的炮管,为坦克炮的“射程提升计划”打下了基础。
“林科长,您可回来了!”赵小刚拿着一份电报跑过来,脸上带着兴奋,“军区来电,说我们的高锰钢履带板在戈壁测试中表现优异,要求追加2000套订单!”
“太好了!”林建军接过电报,心里涌起一股暖流。解决四合院的糟心事虽然耗神,但看到自己的技术能为国家做贡献,所有的疲惫都烟消云散了。
【叮!】
【“军工订单追加”事件触发,系统奖励“炮管膛线优化方案”,可使坦克炮射程提升10%。】
夜深人静时,林建军站在家属区的窗前,望着四合院的方向。那里的灯光稀稀拉拉,再也没有了以前的喧嚣。他知道,聋老太太的“凄凉”是时代的缩影,也是人性的试金石——易中海的伪善、贾张氏的贪婪、傻柱的挣扎,最终都在规则和制度面前露出了原形。
而他,只是做了该做的事:用技术强国,用规则护己,在这个复杂的年代里,守住本心,稳步前行。至于四合院的那些人,终将在各自的选择中,走向属于他们的结局。
第二天一早,林建军去医院探望了聋老太太。她已经清醒过来,靠在床头喝粥,看到林建军,浑浊的眼睛里流下两行泪,虽然说不出话,却紧紧握住了他的手。
医生说:“老太太恢复得不错,街道派了护工,工厂也送来了补助,以后不用愁了。”
林建军点点头,放下带来的水果,转身离开了医院。阳光透过树叶洒在地上,像一地碎金。他知道,真正的善良,不是无原则的妥协和接济,而是建立在规则和制度之上的保障,这比任何道德绑架都更可靠,更长久。
他的脚步坚定,走向工厂的方向,那里有更重要的使命在等待——优化炮管膛线,提升坦克射程,为国家的强大,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