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北风卷着枯叶,在四合院的青砖地上打着旋。林建军站在耳房门口,看着门框上那道被贾张氏撬过的旧痕,眉头微微蹙起。技术科刚发了季度奖金,加上上次技术革新奖的结余,他手里有了一笔不算少的积蓄——足够给这个住了三年的小窝,加上一层可靠的“防护壳”。
“建军,真打算换锁?”厂里的老钳工王师傅扛着工具箱走过来,他是林建军特意请来帮忙的,手里还拎着一把崭新的“三环牌”防盗锁,黄铜锁身泛着冷光,比普通锁头重了近一倍。
“嗯,得换个结实的。”林建军侧身让他进门,指着门框,“王师傅,您看这门框也得加固一下,最好能嵌两根钢筋进去,防撬。”
王师傅放下工具箱,用手指敲了敲门框,发出沉闷的“咚咚”声:“这木头还行,就是锁扣太脆。放心,我带了钢板,给你焊个加强版的锁座,别说用锉刀,就是用撬棍也别想弄开。”
两人忙活起来,电钻的嗡鸣声打破了四合院的宁静。林建军扶着门框,看着王师傅精准地在木头里嵌入两根拇指粗的钢筋,又用电焊将一块菱形钢板焊在锁扣位置,火星溅在地上,烫出一个个小黑点——这是他根据系统奖励的“高级防盗锁具安装指南”改良的方案,比标准安装多了三道“防撬屏障”。
【叮!】
系统的提示音在脑海里响起,带着实时评估:
【“家庭防御”部署进行中,当前完成度30%。】
【已实施措施:1 钢筋加固门框;2 钢板强化锁扣;3 更换c级防盗锁(防技术性开启时间≥5分钟)。】
【潜在效果:物理防御能力提升至普通民居的3倍,可有效抵御“业余盗窃”(如贾张氏、惯偷)。】
林建军点点头,目光转向窗户。那扇老式木窗只有一层玻璃,插销也早已松动,上次贾张氏就是想从这里翻进来,被他提前发现才没得逞。“王师傅,窗户也得改改,加个护栏。”他指着窗沿,“不用太粗,能挡住人伸手进来就行,别影响采光。”
王师傅从工具箱里拿出四根镀锌钢管,量好尺寸,用钢锯截成合适的长度,再用膨胀螺丝固定在窗框上,形成一个整齐的方格网。“这样就妥了,”他拍了拍护栏,发出沉闷的响声,“别说人,就是野猫也钻不进来。”
院里的邻居渐渐被动静吸引,围在门口看热闹。阎埠贵第一个凑上来,眼睛在钢筋和钢管上转来转去,手里的算盘打得噼啪响:“建军啊,这工事做得够扎实,花了不少钱吧?我看这锁就得两块多,钢管也得工业券,不便宜啊。”
“还好,厂里发了点技术津贴,够折腾的。”林建军没说具体数目,只是笑了笑。他知道阎埠贵的心思,这老头是在估算他的“防御成本”,顺便掂量自己能不能“惹得起”。
傻柱也拎着个空饭盒站在旁边,看着崭新的防盗锁和护栏,忍不住咂舌:“行啊你,这弄得比银行金库还结实!以后谁要是再敢撬锁,纯属自讨苦吃。”他这话一半是佩服,一半是在说给后院的贾张氏听——自从上次被抓,那老太太虽然老实了,眼神里的贪念却没断过。
果然,没过多久,贾张氏就扒着后院的门框探出头,三角眼死死盯着新换的锁和护栏,嘴角撇得能挂油瓶,嘴里嘟囔着:“不就是有俩臭钱吗?装这么结实给谁看?心里没鬼怕什么?”声音不大不小,刚好能让院里人听见。
林建军像没听见似的,指挥王师傅在窗台上再钉一块铁皮:“这里最容易被撬动,加层铁皮保险点。”他的从容淡定,比任何反驳都更有力量——对这种酸话,无视就是最好的回击。
【叮!“家庭防御”部署完成度60%,触发“威慑信号”效果。】
【检测到贾张氏、阎埠贵等潜在威胁目标关注度提升,其“非法侵入”意图强度下降40%。】
【临时奖励:“简易报警装置图纸”(可利用自行车铃铛和鱼线制作,成本极低)。】
林建军看着系统面板上的图纸,心里微微一动。这装置确实简单:鱼线一端连在门闩上,另一端系在门框上的自行车铃铛,只要门被推开,鱼线绷紧,铃铛就会响。虽然简陋,却能起到“预警”作用,尤其适合对付贾张氏这种“业余选手”。
“王师傅,麻烦再帮我弄个这东西。”林建军指着图纸,“材料我这儿有。”他从工具箱里翻出一卷结实的鱼线和一个旧自行车铃铛——这是上次修车间工具时攒下的,没想到派上了用场。
王师傅很快就弄好了报警装置,试了试,门刚推开一条缝,“叮铃铃”的铃声就响了起来,清脆刺耳,在安静的院里格外醒目。“这玩意儿好!”傻柱忍不住叫好,“比狗还管用,一有动静全院都知道。”
阎埠贵的算盘打得更快了,眼睛在铃铛上转了两圈:“这招妙啊,低成本高效果,建军你这脑子,不去当军师可惜了。”他这话半是调侃,半是真心——用这么简单的办法解决预警问题,确实透着股机灵劲儿。
防御工事的最后一步,是添置一件“奢侈品”。林建军从合作社买回一台“熊猫牌”收音机,深棕色的木壳,圆形喇叭蒙着米黄色的纱网,摆在靠窗的桌子上,在简陋的耳房里显得格外醒目。他特意在门口贴了一张用毛笔写的告示:“内有收音机,闲人勿扰,失窃必究。”
这张告示比防盗锁更有威慑力。1954年的收音机可不是普通人家能有的,相当于现在的“高端家电”,价值抵得上两个月工资。贴出告示,等于明明白白告诉院里人:我家有值钱东西,而且防得很严,想动歪心思,先掂量掂量后果。
【叮!“家庭防御”部署完成度100%,触发“综合威慑”效果。】
【最终防御体系评估:物理防御(防盗锁+护栏+钢筋)+ 预警机制(铃铛报警)+ 心理威慑(收音机+告示),形成三重防护,对四合院内部威胁的抵御能力提升至85%。】
【奖励发放:“锁具保养手册”;“家庭安全意识强化”(对潜在风险的敏感度提升);四合院“宵小行为”发生率预估下降60%。】
林建军打开收音机,拧动旋钮,一阵滋滋的电流声后,传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播报:“……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重点项目——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已完成厂房建设,即将进入设备安装阶段……”
清晰的声音传遍整个中院,邻居们都露出了羡慕的神色。阎埠贵凑到傻柱身边,小声说:“这小子现在是真发达了,收音机都买得起。不过话说回来,他这防御做得是真到位,以后谁也别想打他的主意了。”
傻柱点点头,看着林建军耳房紧闭的门窗和那张醒目的告示,心里忽然有种踏实感。院里有这么个“不好惹”又守规矩的人,那些歪门邪道的心思自然就少了,对谁都好。
贾张氏早就缩回了后院,连晚饭都没出来做,想来是被收音机和告示彻底断了念想。易中海站在中院,背着手听了会儿广播,又看了看林建军那扇固若金汤的门,轻轻叹了口气——这院里的“规矩”,是真的要变了。
傍晚时分,王师傅收拾好工具箱准备离开,林建军塞给他一个布包,里面是两斤细粮票和一瓶烧酒:“王师傅,今天辛苦您了,这点东西您拿着,不算工钱,是我的一点心意。”
王师傅也没客气,接过来揣进怀里:“跟我还客气啥。不过建军,你这防御做得再好,也得小心院里那几个‘能人’,尤其是易中海,看着面善,心思深着呢。”
“我知道,谢谢您提醒。”林建军送他到门口,心里明白王师傅的意思。物理防御只能防住明面上的撬锁翻窗,那些暗地里的算计、用“规矩”和“道德”做武器的攻击,还得靠自己的警惕和原则来抵挡。
回到耳房,林建军坐在灯下,收音机里正播放着《钢铁工人之歌》,激昂的旋律让他心里暖暖的。他看着窗外的夜色,院里已经安静下来,只有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系统奖励的“家庭安全意识强化”效果正在生效,他能清晰地感知到哪些角落可能藏着视线,哪些声音属于正常动静——这种敏锐的警觉,比任何锁具都更可靠。
他从抽屉里拿出“超高压锅炉管”的最新图纸,上面标注着下周苏联专家来访的技术交流重点。比起四合院的防御部署,这才是他更关心的事。但他知道,安稳的后方是冲锋的基础,只有把这个小小的耳房守牢了,才能心无旁骛地投入到车间的技术攻关中。
窗外的月光透过护栏的方格,在地上投下整齐的影子,像一张无形的网,守护着屋里的安宁。林建军合上图纸,关掉收音机,屋里瞬间安静下来,只剩下自己平稳的呼吸声。
他知道,这只是“家庭防御”的开始。随着他在工厂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接触的机密越来越多,未来的威胁可能更隐蔽、更棘手。但至少现在,他用自己的方式,为这个在陌生时代的“家”,筑起了一道坚实的防线。这防线里,有钢筋和锁具,有警惕和原则,更有他对安稳生活的珍视,和对“科技报国”之路的坚定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