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的春风,吹绿了护城河的岸,却吹不散工厂食堂里的萧索。傻柱端着个豁口的搪瓷碗,蹲在墙角,碗里是稀得能照见人影的玉米糊糊,上面飘着几根野菜,连颗油星都没有。他扒拉着糊糊,眼神发直,胃里空得发慌,昨天的窝头早就消化干净了。
“柱子,发啥呆呢?”同车间的老李拍了拍他的肩膀,手里拿着半个黑面馒头,“吃点?我家那口子给我带的。”
傻柱摇摇头,把碗往旁边挪了挪:“不了,我不饿。”话刚说完,肚子就“咕噜”叫了一声,引得周围人一阵哄笑,他的脸瞬间涨得通红,抓起碗就往食堂外走。
他不是不饿,是不敢饿。昨天秦淮茹找到车间,眼泪汪汪地说棒梗发烧,想吃口带油的,他二话不说就把这个月的肉票给了她,还把食堂发的粗粮馒头偷偷塞给棒梗,自己就只能喝糊糊。
“傻柱,等等!”秦淮茹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她抱着棒梗,孩子的小脸还是烧得通红,“医生说要吃点细粮,你那粮票……”
傻柱的脚步顿了顿,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堵住了。他这个月的粮票早就光了,连母亲留给他的陈麦麸都给了贾家,再拿不出东西了。“秦姐,我真没了。”他的声音干涩,不敢回头看秦淮茹的眼睛。
“我知道你难,”秦淮茹的声音带着哭腔,棒梗在怀里哼唧着,“可孩子烧得直说胡话,就想喝口小米粥……我求你了,柱子,就这一次,以后我再也不麻烦你了……”
傻柱猛地转身,看到棒梗烧得通红的小脸,心里那点刚硬下去的地方,瞬间又软了。他想起林建军说的“惯子如杀子”,又想起小时候贾东旭护着他的样子,咬了咬牙,从口袋里掏出皱巴巴的五毛钱——这是他打算买肥皂的钱,能在黑市换两斤小米。
“拿着,快去买,别让孩子烧出毛病。”他把钱塞给秦淮茹,转身就走,不敢再看她,怕自己又忍不住心软。
【叮!】
林建军正在军工车间调试“61式坦克”的变速箱齿轮,系统的提示音突然响起,带着行为分析的沉重:
【检测到“傻柱”因“道德绑架+情感依赖”陷入“过度付出”状态,其“接济行为”已突破“自我生存底线”,触发“被掏空”危机:现金耗尽(月工资18元,70%用于贾家)、粮票透支(未来两个月无余量)、身体指标下降(体重较上月减轻5斤,出现低血糖症状)。】
【核心矛盾:傻柱的“义气执念”vs 秦淮茹的“生存索取”,外在表现为“自我牺牲”与“被动接受”的畸形平衡,易中海的“道德劝说”加剧了这一矛盾。】
林建军放下手里的百分表,齿轮的精度误差控制在0.005毫米以内,而傻柱的生活,却早已偏离了正常轨道。他对助手说:“这批齿轮按标准入库,我去趟食堂。”
食堂门口,傻柱正啃着干硬的窝头,是从地上捡的,沾着泥土,他吹了吹就往嘴里塞。看到林建军,他的动作顿了顿,脸上闪过一丝尴尬,把窝头藏到身后,咽了口唾沫:“建军,你也来吃饭?”
“嗯。”林建军看着他蜡黄的脸和凹陷的眼窝,“你最近……没休息好?”
傻柱的眼神躲闪着:“没事,就是夜班有点累。”他想说什么,张了张嘴,最终还是没说出来——他想问林建军,自己是不是真的像院里人说的那样,成了贾家的“冤大头”。
林建军没戳破他,从食堂窗口买了两个玉米窝头,递给他一个:“拿着,填填肚子,别饿坏了身体,车间的活儿重。”
傻柱接过窝头,指尖有些发颤。这窝头虽然粗糙,却比他捡的那个干净多了。他咬了一口,噎得直咳嗽,眼泪差点掉下来——自己这是图啥?把钱和粮票给了别人,自己却捡地上的窝头吃。
【叮!】
系统的提示音捕捉到傻柱的心理活动:
【“傻柱”的“自我牺牲感”达到阈值,“被动付出”开始向“主动质疑”转变,其对秦淮茹的“情感依赖”出现裂痕,对易中海的“道德劝说”产生抵触情绪(抵触度30%)。】
傍晚,易中海把傻柱叫到自己家。屋里弥漫着煤烟味,老头坐在炕沿上,咳嗽着说:“柱子,秦淮茹跟我说了,孩子病了,多亏你帮忙。”他顿了顿,话锋一转,“你看,东旭不在了,我这身子骨也不行了,贾家就靠你照看着,将来……将来我这房子,还有那点积蓄,都给你。”
这话以前能让傻柱热血沸腾,现在却只觉得累。他看着易中海花白的头发,突然觉得这老头的算盘打得真精——用一句空头承诺,就让他把自己的日子搭进去。
“一大爷,我最近厂里忙,怕是顾不上院里的事了。”傻柱站起身,第一次没顺着易中海的话说,“我得考技术等级,不然连自己都养不活。”
易中海的咳嗽声停了,惊讶地看着傻柱,像是不认识他似的:“你……你怎么能这么说?街坊情分,兄弟义气,你都忘了?”
“没忘,但我得先活着。”傻柱的声音不大,却异常坚定,转身走出屋,留下易中海一个人在屋里发愣。
【叮!】
系统的提示音在傻柱离开易家时响起:
【“傻柱”对“道德绑架”的“抵抗力”提升至40%,其“自我意识”觉醒加速,“被掏空”状态出现逆转可能。】
回到家,傻柱翻箱倒柜,想找点能填肚子的东西,却只找到半袋麦麸,还是发霉的。他瘫坐在椅子上,看着墙上母亲的遗像,眼泪忍不住掉下来——母亲生前总说“别太实在,容易被人欺负”,他以前不信,现在才明白,太实在,是会饿死的。
他想起林建军。那个永远冷静、永远有办法的男人,早就劝过他“顾好自己”,可他不听,总觉得林建军“太冷漠”。现在才知道,人家那是活得明白,不像自己,把日子过成了一团糟。
【叮!】
【“对比反思”效应触发,傻柱对林建军的“认同度”提升至60%,为后续“彻底觉醒”奠定心理基础。】
几天后,林建军在工厂门口遇到喝醉的傻柱。他抱着电线杆,哭得像个孩子,嘴里念叨着:“我真傻……真的……我以为好心有好报……结果……结果自己连饭都吃不上……”
林建军让徒弟送他回家,自己站在原地,看着傻柱踉跄的背影,心里没有多少意外。傻柱的路,注定要自己摔过才会明白,旁人说再多都没用。
【叮!】
系统的提示音带着判定结果:
【“傻柱被掏空”事件进入“转折点”,其“过度付出”行为将在72小时内停止,触发“自我保护”机制,与秦淮茹的“接济关系”出现实质性松动。】
消息传回四合院,秦淮茹正在晒野菜,听到傻柱喝醉的消息,手顿了顿,嘴唇动了动,最终还是低下头,继续翻晒野菜。她知道,傻柱不会再像以前那样对她有求必应了,以后的日子,只能靠自己。
贾张氏蹲在门口,看着秦淮茹的野菜,眼里的贪婪淡了些。傻柱没钱了,她连偷都没地方偷,只能跟着秦淮茹去挖野菜,虽然苦,却也饿不死。
阎埠贵趴在门缝里,看着这一切,算盘打得噼啪响,嘴里念念有词:“傻柱总算开窍了,这账再算不清,就真成饿死鬼了。”他给儿子们分麦麸饼时,多留了一块,想等傻柱醒了给他——不是好心,是觉得“傻柱要是饿死了,院里少个能干活的,不划算”。
易中海的咳嗽声更重了。他去医院拿药,想让傻柱帮忙排队,却被告知“傻柱请了病假”。老头坐在院里的槐树下,看着空荡荡的石墩,第一次觉得,自己算计了一辈子,好像什么都没抓住。
【叮!】
系统的提示音在林建军审核完坦克齿轮图纸时响起:
【“傻柱觉醒”事件对四合院产生“连锁反应”,各角色的“生存策略”进一步调整,“低冲突模式”稳固,“训禽”成果巩固。】
【奖励:“简易体能恢复食谱”(适用于傻柱的低血糖症状);工厂“互助基金”申请权限(可帮助傻柱获取救济粮)。】
林建军把食谱交给傻柱的徒弟,让他转交,没亲自去。有些路,傻柱得自己走;有些跟头,得自己爬起来,旁人扶得太多,反而站不稳。
夕阳下,傻柱家的灯亮了。他没再去找秦淮茹,也没去理会易中海的咳嗽,只是默默地用麦麸掺着野菜,蒸了个黑乎乎的窝窝头,一口一口地吃着,虽然难以下咽,却吃得格外认真。
他知道,从今天起,日子得重新算。账要算清,人要分清,谁该帮,谁不该帮,心里得有杆秤。林建军说得对,顾好自己,才是最实在的。
窗外的风还在吹,四合院里的炊烟稀稀拉拉,每个人都在为一口吃的挣扎。傻柱看着手里的窝窝头,第一次觉得,虽然苦,却比靠别人接济来得踏实。这或许,就是林建军说的“日子得自己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