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真是太好了!小愿,麻烦你教灵溪怎么使用。灵溪你学会后,把宫里和天牢都安装好,再把纳米虫放出去,我要监控整个京城。”灵溪学了一会儿,便匆匆贴上隐身符出门去了。
凤清澜又对小愿说道:【小愿,我要去修炼了,这些视频你帮我整理保存好,我有空的时候再看,或者你帮我处理一下,只留重要的事情,其他的通知灵悦就行,她现在可以回来了。】
【好的,宿主,你去修炼吧。】小愿说着便出了空间,它有仿真身体,只要在宿主身边一米范围内都能自由活动。
第二天,凤清澜结束修炼出了空间,小愿赶忙汇报【夜里有人去天牢救人,被灵溪和灵悦全部诛杀,尸体就挂在天牢外面。】
凤清澜神色平静,仿佛这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她像往常一样去上朝,大臣们见了她,大气都不敢出。她们这才明白,原来太女以前都是在扮猪吃虎,大家都被她骗了,可又不敢对她有任何小动作。如今唯一有兵权的李晓佳还被关在天牢里,今日就要被斩首示众。
大臣们估计昨晚都没睡好,一个个顶着黑眼圈。早上,灵溪让禁卫军把上早朝的大臣全部带到天牢门口,她们看到地上堆着一百多具尸体,天牢门口根本挂不下。细心的人发现地上的土都被血浸成了褐色,大家生怕踩到,纷纷往后退。
等所有人都看过之后,才被禁卫军带回大殿。那些胆子小的大臣,腿软得都站不住,得让人搀扶着走。
女帝和凤羽裳得知此事后,气得病情加重,侍者赶忙请太医过去诊治。
凤清澜依旧按照流程处理朝政,青书喊道:“有事启奏,无事退朝。”大臣们纷纷递上奏折,有为贾丞相说情的,有表明立场的,有准备请辞的,还有一人竟骂凤清澜残暴不仁。
凤清澜一看名字,原来是贾玉的表妹严梓璇,她母亲是贾玉父亲的亲姐姐。既然有人跳出来挑衅,凤清澜自然不会放过。她从袖袋(实则是空间)里拿出严梓璇的罪证,让大臣们看看此人这些年都做了哪些坏事。
随后,她下令禁卫军将其拖下去,那女人吓得一路尿失禁,留下一路水渍。万琼又有了新任务——查抄刑部尚书府。
其他大臣见状,都默不作声,他们是真的怕了。在他们眼中,太女连审问都免了,直接斩首示众,比女帝还要果决。
如今,天牢和刑部监牢都快关不下犯人了。凤清澜一道太女令下去,除了贾丞相的直系亲属,其他人全部刺字,拉去挖矿。她还根据亲疏和前科情况,给他们定了挖矿的年限:三族以内的挖二十年,没有前科的挖五年,而且遇赦不赦。
凤清澜觉得流放劳民伤财,不如让这些人去挖矿,废物利用。她发现离京城两百多里地有个铁矿,便让原工部侍郎莫丽华,现在被女帝降为七品官员,负责此事,还派了一千兵士护送。这些兵士以后就驻扎在矿上,等矿挖完再回来。
贾丞相的女儿和孙女全部斩首,李晓佳三代之人不分男女老少也全部斩首,这就是做奸细的下场。其九族之内的人全部去挖矿。凤清澜一道道太女令颁发下去,大殿里的大臣们腿都软了,特别是和贾、李两家有姻亲关系的,后悔不已。
为了和谐,午门斩首示众的血腥场景就不细述了。
第二天公布刑部尚书一家人的罪行,第三天在午门斩首示众。凤清澜大笔一挥,准许了所有请辞的大臣。
紧接着,一道太女令贴了出来,宣布开设恩科。此次恩科不分男女、不分等级,以前不许参加科考的商人如今也能报名。只要有真才实学、拥护绮凤国的子民都可参与。
考试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三个阶段。乡试在各地的贡院举行,时间定在今年秋季。现在是春季,大家都有足够的时间准备。
这一道太女令如惊雷乍响,瞬间在天下读书人间炸开了锅,尤其是那些一心渴望在仕途上大展拳脚的男子,还有盼望着家族能有子弟入朝为官、提升地位的商贾之家,无不欢欣雀跃,对太女感恩戴德。他们仿佛看到了家族荣耀的曙光,看到了未来飞黄腾达的希望,一个个奔走相告,称赞太女英明圣德。
马上就要到夏天了,又一道太女令颁布,内容是在河流多的地方和经常被水淹的地方,开展大规模的治水工程。
太女深知水患之害,她派出了经验丰富的官员和水利专家,奔赴各地进行实地勘察。在那些河流纵横交错的水乡泽国,官员们穿着朴素的衣衫,脚踩泥泞的土地,仔细测量着河流的宽度、深度和水流速度。水利专家们则拿着图纸和工具,认真分析着地形地貌,寻找着治水的最佳方案。
凤清澜把以前跟着她的官员全部重新任命,女帝的那些人不是要辞官吗,正好空出位置来给她的人去做官。
留下来的只有一半人了,看着大殿里一半都是自己的人,她很开心。
她开心了,女帝和凤羽裳不高兴了,特别是凤羽裳的第一驸马,上蹿下跳的,到处找人刺杀凤清澜,可惜他找再多人也没有用,半个月过去了,凤清澜不想忍了,把凤羽裳第一驸马和他们家族全部下了大狱。罪名很简单,意图谋反刺杀太女。
三族之内全部斩首,其他人去挖矿。凤清澜还等着铁矿做武器呢,她还要打大乾国,这些得提前安排上。
凤羽裳现在跟没牙的老虎似的,她父亲和外家全部被斩首,她的军师第一驸马一家也被斩首,她的其他几个驸马都不敢说什么,因为他们不管说什么,都会被太女知道。第二天就会被青梅带人过来掌嘴,他们怕了,他们只想安安稳稳过日子。
女帝呢?她也一样,她的宠夫又被太女杀了五个。其他人都学乖了,现在都不敢去绮梦殿主殿,生怕被谁又告到太女面前。现在他们都防着身边的人,他们根本不知道是谁告密。
女帝天天在心里咒骂太女,可惜她不管怎么骂,凤清澜越活越好。现在整个朝堂没有人敢反对她,就连她在百姓中的地位也日益高涨。
她拿出红薯给管司农的官员,先在皇庄和京城周边种植,福伯亲自去指导种植方法。
时光匆匆,到了五月份了,去挖河渠的官员也递上了奏折,凤清澜把有用的全部批了,还给她们指点一下应该改进的地方。没有用的全部打回,让人誊抄一遍其他人的,她改动一下发给那些人。
方案定下,随后,太女下令征集了大量的民夫和工匠。凤清澜还规定了工钱的等级,所有工钱一律由太女出,不花国库一个铜板。
大家一听工钱是以前的三倍,还要签合同,合同是什么她们不知道,但工钱却是她们渴望的。民夫们来自四面八方,她们带着简陋的工具,怀着对太女的信任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投入到了治水的工作中。工匠们则发挥着自己的技艺,精心打造着每一个水利设施。
马上要到夏天了,炽热的骄阳如同一个巨大的火球,炙烤着大地。天空中常常乌云密布,仿佛隐藏着无尽的愤怒与力量。
在河流两岸,他们开始修筑坚固的堤坝。一块块巨大的石头被搬上堤坝,民夫们喊着号子,齐心协力地将石头堆砌起来。他们的汗水湿透了衣衫,但没有一个人喊累。
在河流中,他们建造了一道道水闸。水闸的设计精巧无比,能够根据水位的高低和水流的大小自动调节。当洪水来临时,水闸可以关闭,阻挡洪水的侵袭。当水位下降时,水闸可以打开,让水流顺畅地通过,这些都是凤清澜给的建议。
在那些经常被水淹的地方,他们开挖了一条条排水渠。排水渠如同一条条巨大的脉络,将多余的积水引入到河流中。民夫们挥舞着锄头,挖掘着泥土,他们的手上磨出了厚厚的茧子,但他们的眼神中却充满了坚定。
每个月,太女都会派人去送银子,她们拿到了工钱,因为任务完成的快,她们每人还得了一个叫奖金的一千个铜板。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治水工程终于完成了。当夏天的暴雨倾盆而下时,那些坚固的堤坝挡住了汹涌的洪水,水闸和排水渠将多余的积水顺利排出。曾经被洪水肆虐的地方,如今变得一片安宁。
百姓们望着这一切,眼中满是感激和喜悦。他们知道,这都是太女的功劳,是太女的英明决策让他们免受了水患之苦。太女的威望在百姓心中更加崇高了,大家都好像集体失忆忘记了还有女帝的存在。
在绮凤王朝,秋天的京城迎来了红薯大丰收,这消息如长了翅膀般迅速传遍各州府。众人皆知,红薯作为高产粮食,来年许多地方都要开始种植,尤其是土地贫瘠的山地和北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