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已经通过承天运输机开始向厄庇墨透斯行星地表投送的各种战争兵器以外。
远行号星舰内部,大量的工程器械也正在被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装箱与整备。
还有那些如同积木般,可以快速拼接组合的模块化建筑单元也早已准备就绪。
只等裂空战机编队完成对整个星球的地形扫描,地面勘探部队确认主要矿脉的分布与走势之后,白牧辰便会一声令下,在这颗孤寂的流浪行星上开启一个轰轰烈烈的行星大开发时代。
说是大开发,其实也只是挖点矿修飞船,顺便补充物资而已。
当然,在那之前首先必须彻底解决掉厄庇墨透斯上面可能潜藏的一切危险。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对于那些曾经撞击过远行号的神秘陨石残骸、散落在湖泊岸边的大量金属碎片、还有那艘静静躺在荒原之上,长度超过三公里的巨型星舰残骸。
白牧辰暂时将这些疑似同源的人造物品及其可能的创造者,统称为“2号未知地外文明”,或者更简单直接地称呼为“β星人”,以方便内部的沟通与信息交流。
目前可以基本确定的是,这艘属于β星人的巨大星舰坠毁在厄庇墨透斯地表的时间不会超过十年。
而且其坠毁的根本原因,有极大概率与那些诡异的菌丝怪物脱不开干系。
对于这些行踪诡秘,能力超出常理的菌丝怪物,白牧辰也同样给它们起了一个临时的代号——1号未知地外文明,简称a星人。
虽然白牧辰个人更倾向于将这些菌丝怪物视为某种没有高级智慧的太空野兽,或者是某个未知文明制造出来后意外失控的生物兵器。
但在没有进行系统性的深入研究之前,白牧辰依旧无法百分之百地排除它们是智慧生命的可能性。
因为还可能是某种具备集体智能的格式塔意识生命体,只不过菌丝怪物可能需要超大规模的种群数量,才能从无智群体中涌现出高级集体智慧。
a星人、β星人,还有后面的γ星人。
这种命名方式源于白牧辰曾经玩过的游戏《群星》,游戏中玩家初次接触外星文明时,会被系统统一标记为“xx星人”,使用希腊字母作为序号。
说回到那艘坠毁的β星人星舰。
如果这艘星舰是一艘负责进行科学考察的科研船,在对厄庇墨透斯行星进行探测时不幸遭遇了a星人的袭击并最终坠毁,那么情况恐怕会变得相当棘手。
因为这意味着,厄庇墨透斯行星有极大概率就是那些菌丝怪物的巢穴或者主要活动区域。
白牧辰自然不希望是这种情况。
她更希望是另一种可能性——β星人的星舰是在广阔无垠的深空之中遭遇了a星人的袭击,随后在逃亡与缠斗的过程中意外发现了厄庇墨透斯这颗可以作为临时避难所的流浪行星。
他们本想靠近这颗星球进行休整和补给,修复受损的舰体,但最终还是没能撑到成功着陆的那一刻,便不幸坠毁在了这里。
至于厄庇墨透斯行星湖泊中那些神秘的塔状建筑遗迹……目前并没有直接的证据能够表明它们是a星人的造物。
因此,白牧辰暂时将其视为可能存在的第三个未知地外文明——“γ星人”所留下的痕迹。
视角切换回厄庇墨透斯星那边。
那架负责精细扫描湖中建筑群的裂空战机已经完成自己任务,成功采集完湖中最后一座塔状建筑的数据。
在白牧辰操控下开始缓缓降低飞行高度,最终稳稳地降落在了一片矗立着建筑群的宽阔水上平台边缘。
驾驶舱内的空气被迅速抽出,不让逸散到外面。
穿着游龙装甲的白牧辰并不会因为真空而窒息。
随后厚重的座舱盖伴随着一阵轻微的液压声缓缓向上开启。
白牧辰迈着沉稳的步伐从驾驶舱中走出,随即纵身从近八米高的机身上一跃而下。
覆盖着金属甲片的沉重战靴“咚”的一声踏实在了那片呈现出奇异苍白色的水上平台表面,发出一声沉闷的巨响。
白牧辰迅速检查了一下自身的武器装备。
手中那把能够发射微型定向核爆的聚变粒子枪弹药与能量均显示充足。
挂载在装甲背部的电磁轨道炮也处于待命状态,各项参数正常。
腰间的战术腰带上,则携带着数枚高爆破片手雷和电磁脉冲手雷。
游龙装甲本身的能源储备同样充裕,结构完好无损,内置的维生系统也储备着足量的氧气和水,足以支持白牧辰在恶劣环境下进行长时间的舱外活动。
“幸好之前考虑到可能会有需要下机进行徒步探索的情况,所以特意在战机上多带了一些额外的武器弹药。”白牧辰一边自言自语,一边通过脑机接口远程控制战机。
接收到指令,裂空战机机腹下方的武器挂载舱缓缓开启。
从中掉落出来的不是重磅航空炸弹或空对地导弹,而是六台早已处于待命状态的“狼蛛”U型轻型突击机器人。
其中两台搭载了标准的双联装电磁轨道机炮,负责提供直接的火力支援。
而另外四台则移除了武器模块,改装成了专门的弹药与物资运输平台,确保即便只有白牧辰一个人在地面活动,也能源源不断地获得充足的火力与后勤补给,可以尽情地射个爽。
让宝贵的裂空战机驾驶员亲自下地徒步作战?这种操作无疑也是极不符合常规军事条令的。
但白牧辰乐意,无人能管。
她现在就是迫不及待地想要近距离亲眼看一看这些神秘的外星遗迹,顺便测试一下新玩具的实战性能。
“战机转入自动巡航模式,继续扫描其它湖泊的外星建筑。”白牧辰通过装甲通讯系统向裂空战机下达了新的指令。
战机座舱盖随之缓缓合拢,引擎重新点火,喷射出淡蓝色的尾焰,裂空战机升入昏暗的天穹,化作一颗微弱的流星迅速远去,消失在浓厚的云层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