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伞的覆灭与“康泰生物”的查处,让顾维安犯罪集团的外围防线全面崩溃,侦查焦点再次回归疗养院——根据张志强供述的“陈景明可能将核心数据藏于关联地点”,以及林砚“犯罪集团不会轻易放弃关键实验场地”的侧写,技术组决定对疗养院进行全方位的能源与建筑结构排查,试图找到被遗漏的隐秘实验区域或数据存储点。而排查的首个突破口,便是疗养院长期存在的供电异常问题。
此前的勘查中,技术组曾注意到疗养院的总电表读数与实际运营耗电量严重不符——作为一家规模不大、仅接待少量“特殊患者”的疗养院,其每月耗电量竟相当于一家小型医院,且夜间耗电量是白天的3倍以上。当时推测与地下实验室有关,但未深入核查。如今结合陈景明私人诊所地下实验室的高能耗特征,以及Y-327实验所需的精密仪器(如基因测序仪、低温离心机、无菌操作台)对稳定供电的严苛要求,技术组判断,疗养院的供电异常绝非简单的“地下实验室能耗”,背后很可能隐藏着另一个高功率的隐秘区域,或用于存储核心数据的备用供电系统。
“立即调取疗养院近五年的供电记录和电费缴纳凭证,同时对院内的供电线路进行全面排查,重点查找私自架设的线路和隐藏的变压器。”江澈下令道。技术组携带电缆探测仪、相位仪、功率分析仪等专业设备,对疗养院展开地毯式勘查。
供电记录显示,疗养院的月均耗电量从五年前开始突然飙升,从最初的每月5000度跃升至每月度以上,且耗电量曲线与Y-327的实验批次高度吻合——实验密集期耗电量显着增加,实验转移至陈景明私人诊所后,耗电量虽有下降,但仍维持在每月度以上,远高于同类机构正常水平。更可疑的是,电费缴纳记录中存在多笔“临时增容费”和“备用电源维护费”,但疗养院的公开供电方案中并未包含备用电源或增容设备。
“这说明疗养院存在未报备的隐秘供电系统,用于支撑高能耗设备或应对突发停电,确保实验不受影响。”技术组负责人指着供电记录中的异常支出,“临时增容费通常用于短期内大功率设备的使用,而备用电源维护费则暗示可能存在柴油发电机或UpS不间断电源系统。”
线路排查工作在疗养院的地下机房和室外绿化带同步展开。地下机房内,两台标注“功率500KVA”的变压器与疗养院的实际用电需求严重不符,且其中一台变压器的输出线路并未连接至疗养院的公开用电区域,而是通过墙壁上的一个隐秘孔洞延伸至地下。技术组用电缆探测仪追踪该线路,发现其沿着地下一层的墙体内部延伸,最终指向西侧走廊的一处墙壁——此处正是之前发现林晓雅遇害血迹的区域,但墙面外观与其他区域无异,没有任何门或通道的痕迹。
“线路在这里终止,说明墙后很可能存在一个隐藏的房间,里面安装了高能耗设备或备用电源系统。”江澈示意技术组对墙面进行进一步检测。技术人员使用超声波探测仪对墙壁进行扫描,屏幕上显示的墙体厚度远超正常标准,内部存在明显的中空区域;同时,热成像仪显示墙面后方有稳定的热源分布,推测是运行中的电气设备产生的热量。
室外排查同样有重大发现。在疗养院西侧的绿化带中,技术组发现了一处被茂密灌木丛掩盖的地下井盖,井盖表面锈迹斑斑,上面没有任何标识。打开井盖后,一条狭窄的通道通向地下,通道内弥漫着柴油味和金属味,墙壁上铺设着厚重的电缆和通风管道。沿着通道前行约20米,尽头是一间约20平方米的地下机房,机房内安装着一台大功率柴油发电机、一组UpS不间断电源和多个储能电池组,发电机旁堆放着数十桶柴油,电缆则通过墙体内部的管道连接至地下一层的隐秘线路。
“这个地下机房完全独立于疗养院的公开供电系统,是专门为隐藏区域设计的备用供电设施。”技术组负责人检查发电机的运行记录,“发电机的启动日志显示,过去五年间共启动了37次,每次启动时间都与市区的停电时间或疗养院的‘实验密集期’吻合,最长一次连续运行了72小时,足以支撑高能耗实验设备的持续运转。”
结合线路追踪和地下机房的发现,技术组确定地下一层西侧走廊的墙壁后存在隐藏房间,且该房间由独立的供电系统支撑,极有可能是陈景明藏匿核心数据或存放关键设备的隐秘区域。为了不破坏墙体结构和内部可能存在的证据,技术组决定采用“无损破拆”技术打开通道。
技术人员使用液压扩张器对墙体进行精准切割,随着混凝土碎片的脱落,一个约1.5米宽、2米高的隐秘入口逐渐显现。入口后方是一间约30平方米的房间,房间内的景象让所有人都感到震惊:房间内整齐排列着四台高端服务器、一台大型UpS电源和多个数据存储阵列,服务器的指示灯仍在闪烁,显示处于正常运行状态;房间的角落堆放着大量的备份硬盘和加密U盘,墙上安装着多个监控摄像头和红外报警装置——这里并非实验区域,而是一个功能完备的隐秘数据中心。
“这些服务器的配置远超普通企业的需求,相当于一个小型云计算中心,足以存储Y-327的所有实验数据、研发图纸、交易记录和基因序列信息。”技术组负责人快速检查服务器的运行状态,“服务器采用了双机热备和异地备份机制,即使其中一台服务器出现故障,数据也不会丢失;同时还安装了多重加密系统和反入侵防护软件,普通人根本无法破解。”
技术组立即对服务器和存储设备进行封存,避免数据被远程删除或篡改。通过初步的系统检测,发现服务器中存储的数据量高达50tb,包含了Y-327从早期研发到第三代优化的完整实验数据、所有实验对象的详细档案、与境外买家的加密通讯记录、以及陈景明的私人研发笔记等关键信息。更重要的是,服务器中存在一个名为“抑制方案”的加密文件夹,推测正是张志强供述的“副作用抑制药物的核心数据”。
“这个数据中心是犯罪集团的‘信息心脏’,存储了他们所有的核心秘密。”江澈看着运行中的服务器,语气激动,“只要破解了这些数据,我们就能掌握Y-327的完整配方、副作用抑制方案、非洲秘密据点的详细坐标,以及所有涉案人员的完整信息,这将为案件的最终侦破和受害者的救助提供决定性支撑。”
林砚补充道:“从侧写来看,陈景明对数据的安全性极为重视,这个隐秘数据中心的设计充分体现了他的谨慎和偏执。他没有将核心数据存储在私人诊所或随身携带,而是藏在疗养院的隐藏区域,依靠独立的供电系统维持运行,说明这些数据对他至关重要,很可能是他与顾维安谈判的筹码,或是自己留后路的保障。”
数据破解工作随即启动。技术组联合国内顶尖的网络安全专家,对服务器的加密系统展开攻坚。由于陈景明设置了多重加密屏障,包括对称加密、非对称加密和物理隔离等多重防护手段,数据破解工作进展缓慢。但技术组在其中一台备份硬盘中发现了部分未加密的实验数据片段,包含了Y-327的部分成分信息和副作用抑制药物的研发思路,为解毒剂的研发提供了重要参考。
与此同时,警方对地下机房和数据中心的勘查持续进行。在数据中心的监控硬盘中,技术组提取到了部分监控视频,视频显示陈景明在逃跑前曾多次进入该房间,对服务器进行操作,似乎在备份或转移部分数据;视频中还出现了一名陌生男子的身影,经比对,正是之前在手术台血迹中发现的未知dNA的主人——陈景明的核心助手,目前仍在逃。
“监控视频中的陌生男子,很可能是陈景明的技术助手,负责维护数据中心的运行和数据安全。”江澈分析道,“他与陈景明关系密切,很可能知道陈景明的藏匿地点和数据的完整加密密钥。找到他,是加快数据破解和追捕陈景明的关键。”
基于监控视频和dNA信息,警方立即发布了通缉令,对陈景明的核心助手展开全国追捕。同时,技术组调整破解策略,以未加密的实验数据为突破口,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分析陈景明的加密习惯和密钥生成规律,逐步缩小破解范围。
疗养院的供电异常最终指向了隐秘数据中心的发现,这一突破不仅填补了案件的关键信息空白,更让警方掌握了犯罪集团的“命脉”。随着数据破解工作的推进和对陈景明核心助手的追捕,案件的侦破工作进入了加速阶段。江澈和林砚深知,距离揭开所有真相、将犯罪集团彻底摧毁的时刻,已经越来越近了。
而此时,远在非洲的顾维安通过潜伏在国内的眼线得知了隐秘数据中心被查获的消息,彻底陷入了暴怒。他深知,一旦核心数据被破解,自己的所有计划都将化为泡影,甚至可能面临国际刑警的全球通缉。他拿起对讲机,发出了最后的疯狂指令:“启动‘毁灭计划’,摧毁所有与实验相关的设施和数据;同时,加大对陈景明和他助手的搜寻力度,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一场关乎数据安全、生死追捕和最终决战的较量,已经进入了最紧张的时刻。临时指挥室里,技术组的电脑屏幕上,数据破解的进度条缓慢爬升,每一个百分点的推进,都意味着正义又靠近了一步。江澈和林砚紧盯着屏幕,心中只有一个信念:无论付出多大代价,都要破解这些数据,抓住所有罪犯,还受害者一个公道,让罪恶彻底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