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未来实验室被查封的第三天,林砚坐在市局档案室里,面前堆着厚厚的卷宗——全是五年前“仁心慈善医院医疗事故”的相关记录。泛黄的纸张上,“患者因突发心脏病死亡”“抢救无效”等字样反复出现,却没有一份详细的心电图报告或抢救记录,像是有人刻意删减过关键信息。
“林姐,五年前的医疗事故一共涉及5名患者,全是在仁心慈善医院做‘老年康复治疗’时突然死亡的。”实习生小陆抱着一摞补充材料走进来,额头上沾着细密的汗珠,“我们查了医院的存档,发现这5名患者的病历都有修改痕迹,死亡时间全被改成了‘凌晨2点-4点’,正好是医院监控的维护时间。”
林砚指尖划过一份病历上的死亡时间记录——墨迹比其他字迹更浓,边缘还有轻微的晕染,明显是后期用相同型号的钢笔补写的。“把这5份病历送去技术科,做墨迹形成时间鉴定,另外,找到当年参与抢救的医护人员,我要亲自问话。”
第一个联系上的是当年的护士赵琳,现在已经辞职开了一家小诊所。面对林砚的询问,她的手始终紧紧攥着衣角,眼神躲闪:“我……我记不清了,都过去五年了,当时情况太乱,我只记得患者突然心跳停止,我们抢救了半小时,还是没救回来。”
“抢救记录上写着‘使用肾上腺素1mg静脉注射’,但患者的过敏史里明确标注了‘对肾上腺素过敏’,这是怎么回事?”林砚将病历推到赵琳面前,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压力,“是你记错了,还是有人让你这么写的?”
赵琳的身体猛地一震,眼泪瞬间涌了出来:“是陈景明!他当时是医院的院长,亲自过来指挥抢救,让我注射肾上腺素,还说‘出了事他负责’。后来患者家属闹起来,他又让我们修改病历,把死亡时间改到监控维护期,还威胁我说要是敢说出去,就毁了我的工作和家庭。”
这个回答印证了林砚的猜测——五年前的医疗事故根本不是意外,而是陈景明故意为之。她立刻让小陆调取这5名患者的家庭背景,发现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退休前曾在瀚海重工工作,且都参与过2018年的“石墨烯材料研发项目”——也就是741项目的前身。
“陈景明是在清理741项目的知情人。”林砚看着患者名单,手指在“周志强”这个名字上停顿——这个名字她在张磊的U盘里见过,是741项目早期的工程师,“这些患者不是死于心脏病,而是死于Y-327药物的急性中毒,陈景明用‘医疗事故’做掩护,掩盖他杀人灭口的真相。”
为了找到更直接的证据,林砚带着技术科的人再次前往仁心慈善医院,重点搜查当年的药房和抢救室。在药房的地下储藏室里,技术科的小林发现了一个隐藏在墙壁里的暗格,里面藏着一个铁盒,盒子里装着5支未开封的注射器,上面贴着“Y-327 0.5ml”的标签,注射器的生产日期正是五年前医疗事故发生的月份。
“注射器里的液体还能检测吗?”林砚问道。
小林将注射器放入便携式检测仪:“可以,虽然过了五年,但药物成分还没有完全降解。初步检测显示,里面含有高浓度的神经毒素,和张磊体内发现的Y-327药物成分一致,而且剂量是正常实验用量的3倍,足以导致急性中毒死亡。”
证据链越来越完整,但还有一个关键问题没解决:陈景明是如何让这些患者服用Y-327药物的?林砚再次提审赵琳,她终于松口:“陈景明当时推出了一个‘免费康复套餐’,让这些退休老人定期来医院‘体检’,实际上是给他们服用含有Y-327药物的‘营养补充剂’。他说这是‘改善老年痴呆的新药’,很多老人都信了。”
顺着这个线索,林砚找到了当年负责发放“营养补充剂”的护士李娟,她现在已经移民国外,通过国际刑警的协助,林砚终于和她取得了视频通话。“那些补充剂是陈景明亲自调配的,每次都用黑色的瓶子装着,不让我们看里面的成分。”李娟的声音带着恐惧,“有一次我不小心打翻了一瓶,看到里面是淡蓝色的液体,和医院用来做实验的Y-327药物颜色一样。后来我听说那几个老人死了,就知道肯定是陈景明干的,吓得赶紧辞了职,移民到国外躲了起来。”
就在林砚梳理线索时,技术科传来了一个更惊人的消息:通过墨迹鉴定,发现五年前医疗事故的病历不仅修改了死亡时间,还篡改了患者的“入院时间”——这5名患者实际入院时间比病历上记录的早了一周,而这一周的时间里,他们都被安排在“特殊观察室”,没有任何家属探视记录。
“特殊观察室在哪?”林砚立刻问道。
“根据医院的建筑图纸,特殊观察室就在抢救室的隔壁,现在已经改成了杂物间。”技术科的小徐调出图纸,指着一个标着“未使用”的房间,“我们在房间的墙壁上发现了残留的针孔,还有微量的Y-327药物痕迹,说明这里曾经是陈景明的秘密实验场所。”
林砚立刻带着人赶往特殊观察室。房间里堆满了废弃的医疗器械,地面上覆盖着厚厚的灰尘,但在墙角的位置,技术科的人发现了一块松动的地砖,掀开后,下面是一个深约半米的暗格,里面藏着一本黑色的笔记本——正是陈景明的实验日志。
日志里详细记录了五年前的“清理计划”:陈景明担心这些退休工程师泄露741项目的秘密,于是以“免费体检”为诱饵,将他们骗到医院,在“特殊观察室”里进行Y-327药物实验,记录药物的毒理反应。当实验结束后,他又用高剂量的Y-327药物将他们毒杀,伪造成“医疗事故”,并修改病历销毁证据。
日志的最后一页,画着一个六芒星,六个角分别标着这5名患者的名字,中心点写着“741-00”——这是比张磊更早的实验编号,说明741项目的人体实验在五年前就已经开始了。
“原来五年前的悬案和医疗事故,都是陈景明和顾振雄的‘清理计划’。”林砚合上日志,心里充满了愤怒,“他们为了掩盖741项目的秘密,不惜杀害无辜的人,还伪造证据欺骗公众,简直是丧心病狂!”
她立刻将实验日志作为关键证据,提交给检察院,同时申请对陈景明进行补充审讯。在铁证面前,陈景明终于承认了自己的罪行,还交代了一个更可怕的秘密:五年前的5名患者并不是第一批“清理对象”,在2017年,还有3名瀚海重工的研究员因为发现741项目的黑幕,被他和顾振雄用同样的方式杀害,尸体被埋在了郊区的废弃工厂——也就是张磊被弃尸的地方。
“立刻组织警力,前往废弃工厂进行挖掘!”林砚下达命令,心里清楚,这可能是揭开741项目全部秘密的关键。
当挖掘机在废弃工厂的地基下挖出三具白骨时,林砚的心情无比沉重。技术科通过dNA比对,确认这三具白骨正是2017年失踪的瀚海重工研究员,他们的骨骼中都检测出了Y-327药物的残留成分,证明了陈景明的供述是真的。
“从2017年到2023年,陈景明和顾振雄已经杀害了13个人,还不算那些被当作‘实验品’的无辜百姓。”江澈站在一旁,看着被小心包裹起来的白骨,声音带着压抑的愤怒,“他们的罪恶,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
林砚点头,目光看向远处的瀚海重工大楼,心里清楚,这场与罪恶的较量还没有结束。虽然顾振雄和陈景明已经被捕,但741项目的海外合作方还没有浮出水面,暗网“血色黎明”的幕后老板依然在逃,还有更多隐藏在暗处的实验对象等待被解救。
但她没有退缩。看着手中的实验日志,还有那些用生命换来的证据,林砚的眼神变得更加坚定——她会带着这些证据,继续追查下去,直到将所有参与741项目的罪犯都绳之以法,直到让所有的受害者都得到安息,直到让这座城市彻底摆脱深渊的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