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
隋炀帝杨广笑得震天响,李世民打下的江山,被自己女人篡了位,还差点易主……
秦始皇:“……这个转折,可真是差点闪了腰。”
“稚奴,阿耶不能如你所愿了。”
晚年李世民心疼稚奴,可他也心疼自己的江山,他不是没给过机会。
可武则天传位实在太不可控了,满朝文武和宗室都没人能制住这个疯狂的女人,他不会给大唐留下这么大的隐患。
要不是魏征已经去了,他能被喷死……
还活着的魏征:“……把我拦在太极殿就可以了?”
自从天幕说起李治,陛下推托要精心教导太子,不便面见朝臣,可见心虚。
李承乾:“……心虚好哇,课业都轻松多了。”
李承乾很感谢天幕,不然他也没有现在轻松的日子,一想到自己会被逼反,想想都窒息。
现在天天跟阿耶在一起,再也不会无缘无故被骂,李承乾觉得自己就算当太子久一点也没事。
他李承乾除了敢跟老爹对掏,其他时候都是乖崽崽来着。
【契丹人口本来就不多,硬是一波养肥了。
李治和武则天时期,唐军在青海被吐蕃的论钦陵打过三次团灭战,都是十万人以上规模的团灭。
王孝杰是武周朝为数不多的名将之一,王孝杰没了,武周还有能打的将领吗?
薛讷在武街之战中大胜吐蕃,为薛仁贵出了一口气。
论钦陵一代战神打遍大唐名将,生生被郭元振用反间计弄死了。】
李尽忠:“……彼其娘之,老子是被逼反的。”
要不是赵文翙对契丹人实施苛捐杂税、侮辱性对待,甚至在饥荒时拒绝赈灾,他们也不会吃饱了没事造反。
吐蕃:“……没有李世民的大唐,吐蕃直取长安。”
他们吐蕃那个地方的政权几千年都没什么存在感,自从文成公主入藏之后,吐蕃开始进入强盛时期,跟大唐打得有来有回。
李世民死了,李治也死了,女人当家,他们这时候不进攻,等什么?
等他孙子?
论钦陵:“……自古战神都逃不过功高震主这四个字。”
没有大唐的反间计,他迟早也得和赞普干上。
大唐群臣露出一抹苦涩的笑,没了王孝杰,武周还有男宠和武家人可以领兵出征。
别管赢不赢,总之武皇不会缺人用。
此时在东硖石谷的王孝杰,小声哔哔,他可真忙坏了。
刚收复安西四镇,就去打吐蕃,这边刚结束一场战斗,后突厥又闹事。
刚搞定北方,又回来跟吐蕃交手,最后栽在了契丹人手上……
淦。
已知前面就是自己的阵亡之地,王笑杰也不敢大意,宁可缓,也不可急。
知道安西四镇被收复,儿子为自己扬眉吐气,薛仁贵终于放下了当年被迫议和的心结。
不枉他多年教导,总算是为大唐做了最后的贡献。
【默啜可汗:“我欲以女嫁李氏,安用武氏儿邪!”
武则天又不是昏头了,让真皇子去和亲,肯定是武家“皇子”。
要真是皇子和亲,就完美解决了皇子无兵,匈奴无名的旷世难题。
李隆基跑路没带太子,转眼间就成了太上皇。】
各朝代皇帝:“……不是,谁这么莽,真敢让皇子和亲?”
这默啜可汗也真够精明的,见女人篡位了,就让人送皇子和亲。
要是武则天真敢送皇子,除了姓武的,大唐那群臣子绝壁反了。
大唐群臣:“……呵呵。”
当年刘渊靠祖上那点刘家血统,就敢以一个匈奴人的身份逐鹿中原,他们怎么会允许这种事发生?
不过,李隆基怎么回事?
李隆基:“……我当太上皇了?”
想起自己当年也跟太宗一样,发动政变夺权,现在自己的儿子也走上了同样的路。
李亨想起父皇一日杀三子的残暴手段,现在又得知日后自己会篡位,差点吓尿了。
晚年李隆基很平静的接受了,也不知是良心发现,还是怎的,他竟写了一封退位诏书给李亨。
李亨一直防范着父皇会重新夺权,废黜自己,没想到父皇竟会甘心退位。
不过,为了杜绝风险,他还是将父亲幽禁深宫,流放高力士……
“好了,别打了。”
李渊气都气饱了,这两兄弟还给他找事,一点都不省心。
“你们三个没事就回去干活,别在我眼前打架。”
李渊直接赶人,此时再优秀的儿子,都不能打动他那暴躁的心。
要不是打不过,他甚至想要把李世民打一顿。
这都什么事儿啊。
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这后遗症也真是特么膈应人。
其他时期的李世民看到天幕说皇子和亲的荒唐事,更特么心梗了。
这种离谱的事,居然发生在他们大唐。
天可汗李世民直接下令东突厥残余势力,杜绝后突厥复国的可能。
李治想起当年,裴行俭承诺突厥人“投降不杀”,自己没有却听信裴炎的建议,将阿史那伏念等54名降将全部处决。
这一失误,直接让突厥阿史那骨咄禄等人黑沙城重建政权。
“陛下……”
“没事。”
李治在想派谁去打后突厥,此举必要万无一失,不留后患。
至于天幕说的武则天要传位侄子和儿子的问题,他根本不在意。
因为他知道,媚娘能当皇帝,是因为李显和李旦两个扶不起的,大唐朝臣才睁只眼闭只眼,让她如愿了。
武氏子弟真敢走到龙椅边上,可能还没摸到龙椅,就被砍成臊子了。
李世民:“……你踏马的恋爱脑,没用就拿去喂狗。”
稚奴越昏头,李世民越知道承乾的重要性。
痛。
太痛了。
养儿子多有什么?
没一个听话的。
李承乾:“……有用的时候,叫人家承乾,找茬的时候就说人家是太子。”
渣爹。
{公元705年正月,八十二岁的武则天病重。
以执行总裁张柬之为首的公司元老,联合法定继承人冲进总部诛杀男宠二张,逼迫武则天退位,拥立李显复位。
同年十一月二十六日,武则天在上阳宫病逝。
李显遵循老妈遗愿,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将其与李治合葬乾陵,墓碑不刻一字。
有人说她牝鸡司晨,有人骂她僭主滥杀,但不可否认,她是功大于过的颠覆者,也是奠基盛世的改革家。
她用美貌当入场券,野心作手中刀,完成了几乎不可能的逆袭。
十五年管理虽有酷吏政治,派系斗争等过失,但革新人才体系,推动经济增长,维护国家统一也是事实。}
李治前的所有皇帝:“……多少,你说多少?”
八十二岁,这是多少皇帝都求不到的长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