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赵匡胤揉了揉太阳穴,想起自己黄袍加身,宋承周制,吃了后周的红利,说柴荣是宋太祖,他还真无法反驳……
受伤躺平的赵光义无所谓道:“大哥,你为柴荣屡立战功,这天下你篡就篡了,谁敢说什么?”
让一个七岁小子骑在他们头上,谁能忍?
义社十兄弟不能忍,赵普等人更不能忍。
大哥又是先帝的心腹,篡位这事简直没难度,没意外。
赵匡胤手一扫,桌面自动清理。
赵光义疑惑望去,只见大哥怒气冲冲的指着他说:“你对得位不正没一点心虚,大宋背负骂名你一点也不着急是吧?”
赵光义无语凝噎,那要他怎样?
像朱棣一样,用一生来证明自己,一刻不敢停下的用功绩洗刷污名?
做皇帝,不荒淫无道,不挥霍无度,那还是他赵二吗?
{要文治,老子推行均田制,免除豪强免税特权,极大增加国家收入。
招揽流民返乡,把大量荒地变回良田。
兴修水利疏浚运河漕运,江淮航道完全恢复,商业贸易活跃。
重手治贪,整顿吏治,政治清明。
达成这些成就,老子只用了六年。
当年继位时,老子的宏愿是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
如果老天爷敢顶格安排,就算是七世纪最强碳基生物、亚洲州长、东半球话事人李世民,我都能跟他掰掰腕子,分个上下高低。
李世民在史书上还留个玄武门呢,你可着后世史书挨个翻,但凡有一个字说我的不是,就算老子输!
历史上零差评皇帝,我就问还有谁?
你别说给我二十四年,哪怕只给十四年,我就能还你个比肩汉唐,远超两宋的大一统盛世。
现在懂时间对我的含金量了吧?}
“好好好,我儿结束了乱世……”
“为父只盼你能保重身体,收复燕云十六州……”
临终前的郭威,听到郭荣达成了一般帝王无法赶上的成就,此生无憾。
就是叫他现在含笑九泉,他也愿意。
郭荣忍着悲痛,点点头,斩钉截铁的答道:“父亲,儿定会竭尽全力终结这乱世,做一个好皇帝……”
突发疾病不是什么不可逆转的死局,郭荣相信,这一次他一定能改变历史,实现大一统。
李世民:“……麻了,除了玄武门之变,朕没有其他缺点可说了吗?”
玄武门三个字,是焊在后世史书首页了吗?
是个皇帝跟他李世民比较,首先看玄武门。
晚年刘彻:“……朕这名声还不如李世民呢。”
要不是霍光把他名声捞起来,还真不好说。
【后周世宗郭荣的早逝,是我们汉民族的一大损失。
别的不说,光他敢暴打契丹,从辽国手里武力夺回部分燕云十六州的土地,两宋无一人可比。
柴荣能不能实现统一大业不好说,但他不大可能做的比老赵差,起码不可能有靖康耻,不会有三百年弱宋。
朱元璋圆了他的梦,收回了汉人丢了四百多年的燕云十六州。
柴荣可是五路财神之一,后人记得他的贡献,也是最高的认可,还永享香火。
历史上零差评皇帝除了柴荣,还有东汉的最完美皇帝刘庄。
唯一的缺点就是死的早。
长寿也是千古一帝的标配。
唐玄宗李隆基除外,活得太久只能是千古半帝。】
后周郭荣:“……皇帝变成财神,怎么不算是一种另类长生呢?”
百姓把他当财神,不就是认可他的赚钱能力吗?
后人没有忘记他的贡献,这比多少赞美都来得更让人舒心。
他真的很感谢百姓,没有因为大宋,而忘记他这个后周皇帝。
各朝代皇帝:“……皇帝这个岗位,真的需要一点天命。”
刘邦被项羽打得够呛吧?
但他最后一仗赢了。
王莽牛批吧?
刘秀再造大汉了。
朱元璋起点够低吧?
拿着一个破碗当皇帝了……
真不是谁想着篡位,就能当好皇帝,后代还个个不孬的。
赵匡胤和司马懿的成功,固然会让皇帝们对武将提高警惕,但天命所归这四个字,就能压得底下的人不敢动。
汉初吴王刘濞联合楚王刘戊、赵王刘遂正准备发动叛乱,结果天幕一出现,七国之乱直接胎死腹中。
赵匡胤实在忍不住,直接给了赵光义一个嘴巴子,“靖康耻到底是什么?”
“弱宋?我大宋怎么会弱?”
之前刚说大宋怂,现在还弱,踏马的,他的大宋到底被糟蹋成什么样了?
不是说人才济济吗?
千年龙虎榜都在大宋诞生,结果不是靖康耻,又是弱宋,这后世骂名如此难听……
这天幕是一遍遍的在戳他得位不正的刀子,他赵大篡位了,结果没干好,这不是打他脸吗?
这让他以后如何面对天下人?
赵光义无比委屈,“哥,我不造啊,都是咱们的子孙不争气……”
“你最争气,你学什么不好,你学我篡位?”
赵匡胤气得理智全无,赵光义继两条腿断掉之后,又被打成猪头。
赵光义不敢再吱声,他怀疑大哥留他一命,是为了能打他泄气,不是真的念手足之情。
大宋臣子们:“……大宋哪里弱了,他们大宋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好得很。”
大宋绝对是对文官最好的朝代,巅峰时刻!
刘秀一脸骄傲的跟阴丽华说:“我儿以后定是大汉最好的皇帝。”
他先废后,又废太子,为的就是让刘庄继位。
现在知道刘庄是个完美皇帝,就证明他的决定没错。
刘庄:“……论子凭母贵的重要性。”
如果没有母亲,他这个太子之位还真说不准有没有。
李世民认真看了两遍天幕,是李隆基的名没错,千古半帝?
所以,除了强抢儿媳,他还干了什么荒唐事?
武则天与太平公主等人无一不震惊,这李隆基竟还有千古一帝之姿?
他差一点就能与太宗李世民肩并肩?
那他后期是得多昏,才落了个半帝的评价。
开元盛世前的李隆基:“……千古一帝还能砍半?”
李隆基无语至极,自己再怎么浪,也不至于把头给浪掉吧?
晚年李隆基则是嗤笑,活得久怎么了?
太宗晚年追求长生,废太子,昏庸程度堪比汉武帝,天幕还不是叫他七世纪最强碳基生物。
他李隆基怎么不能成为千古一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