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我知道了,这是说皇帝有了兵,就不用担心大臣使绊子了。”
“皇帝还要担心臣子?”
“你当老板都要担心小二背着你搞小动作,皇帝那么多臣子,他就放心?”
“啊,我听说有人当面对着官家开骂呢。”
“哦,这就是臣强君弱吗?跟咱老了不敢跟儿子呛声一样。”
“老张头,是不是你儿子对你不好了?你说出来,我们给你评评理。”
……
百姓们表示这个道理很好懂,他们看见县太爷也不敢大小声,不就是因为他能拿捏自己的小命嘛。
{在此之前,李世民的实力,也早已超越了“皇子范畴”。
要知道,李世民可不是靠权术上位的。
打天下那几年,他亲自带着军队南征北战,窦建德、王世充这些让朝廷头疼的割据势力,全是他带兵灭的。
手下秦叔宝、尉迟恭、房玄龄、杜如晦要么是能扛枪打仗的猛将,要么是能出谋划策的谋臣,一个个都跟他一条心。
朝廷里的大臣一半以上都受过他的恩惠,或是佩服他的本事,民间百姓更不用说,早就把他当成平定乱世的靠山。
这种要人有人,要兵有兵,要民心有民心的实力,是那些只顶着王爷头衔手里没多少实权的宗室子弟想都不敢想的。
上有武力保障,下有朝臣与百姓的支持,此时的权术已毫无意义,当一方能直接定义权力的规则,另一方连参与博弈的资格都不存在。}
【政治本身就是妥协的艺术,但政治的根本是暴力,如果你拥有了暴力,那么你就拥有了政治,一旦你的暴力不足够,那么你将会进行妥协,这些都是政治。
感受一下来自唐朝武将的威严
李世民:三千破十万,一战擒双王!
李靖:三千破十万,突厥王变长安舞王!
李积:六千破二十万,薛延陀北逃,瀚海可牧鱼!
尉迟恭和秦叔宝现在不是大唐的门神了,是华夏和海外华人共同的门神。
说起贞观之治,就会想起房谋杜断。
一个出点子,一个拍板,简直就是最佳合伙人。】
各朝代皇帝:“……你猜我们为什么玩弄权术,是不想以势压人吗?”
羡慕两个字都说倦了。
今天又是羡慕李世民的一天。
窦建德、王世充:“……这人才是挂吧?”
李世民:“……”
草率了,刚刚就该召集群臣入宫的。
“观音婢,我们去看看阿耶吧。”
自玄武门之变后,父子俩就没见过几次,如今再看玄武门之变,他的心情也不如以往一般沉重。
纵然,他给了世人一个盛世,可他也是一个人,他怕失败,怕骂名,怕失去一切。
玄武门之变让他与阿耶心里都有一道深深的裂痕,他得了这江山,却负了兄弟。
长孙皇后紧握李世民的手,温柔的说道:“妾身与陛下荣辱与共,自当与陛下共进退。”
心结已解,还有什么不敢面对的呢,不过是一个儿子对父亲又敬又爱却难以宣之于口的愧意而已。
晚年李世民在群臣的恭维下,也渐渐开怀,不再去想那些令自己遗憾的事,尉迟恭和秦叔宝已经先自己而去了,李靖和房玄龄的身体也不太好,也许哪天他先走了呢?
晚年的李世民,一般的事很难引起他的心神波动了,可生死之事,还是难以看透。
以前不知道,不在意就算了,现在天幕出现了,他不希望给后世一个沉迷长生的形象。
他的丹药,也在看到那个大清皇帝磕丹药猝死时,就已经停了。
各个时期的李靖跟李积看到自己的名字跟陛下一起并列武将,感觉自己达到了人生巅峰。
陛下,唐太宗,后世之人用绝无仅有的字眼夸上天的皇帝,君不见能当他的臣子,其他人有多骄傲。
现在他们能跟陛下一起被天幕提及,他们能吹一辈子。
陛下之下,他们说自己是武将之首,谁赞成,谁反对?
尉迟恭和秦叔宝没想到,自己给陛下守门,就为了让陛下睡好觉,结果不但成了大唐门神,还能流传后世到海外,成为了华夏的门神。
“敬德,恭喜恭喜……”
“哈哈哈,同喜啊叔宝,咱俩千年后还是门神……”
“哈哈哈……”
众人看着这两人互相恭维,都快酸成柠檬树了,再一转眼,看到房玄龄,失敬了。
刚刚被封为太子的李世民倒是跟房谋杜断、两个门神互相分享了喜悦,只是坐在皇位上的李渊与李建成、李元吉三人脸上一言难尽。
明明是一家人,现在他们居然成反派了……
“尉迟恭和秦叔宝是门神?为什么呀,不是神荼和郁垒?”
“尉迟恭和秦叔宝是唐太宗的武将,其忠勇自不用多说,他们守护大唐,自然也会守护百姓。”
“我们家门口一直贴的就是尉迟恭和秦叔宝。”
“我家一直贴的钟馗,今年也换上尉迟恭和秦叔宝。”
……
后世之人认证的门神,他们也要用上。
画师:“……发了发了。”
没想到,天幕出现以来,率先接到单的是他们画师。
什么,你说的那些穿越必备技能,你见过谁踏马大喇喇拿着盐和糖上街叫卖的吗?
就你会做,别人都不会?
自汉武帝以来,朝廷的法令就是“盐铁官营”,现在天幕是教会了大家如何制盐,但朝廷可没松口。
天幕在天上,县太爷在大家头上,现在谁也不敢出头率先进去吃牢饭。
这个门神就不同了,除了他们画师,会画尉迟恭和秦叔宝这两个门神的人可不多,一般有格调的人是不会跟他们抢饭吃的。
这泼天的富贵砸到头上,他们可得接住了。
大唐之前的画师都是连连叹气,加快了手上的动作,开始画连环画,就写天幕的权谋剧……
【穿越必备技能,手搓复合弓,有手就行!】
“复合弓?”
这一听就是武器的名字啊!
无论感不感兴趣的人,都抬起头来看,没有一个皇帝不想改良武器。
嗯,可能大清朝除外。
但八旗骑兵以“骑射为本”,弓箭是八旗军是“立国之本”般的存在,他们也很感兴趣弓箭还能如何改良,后世的复合弓比之他们的清弓如何?
崇祯激动如狂,朝着身后跟随的大臣喊道:“快,让人去通知全部工匠,如能改良天幕说的复合弓,重重有赏,朕改良武器最优者,朕给他封侯……”
如果能在亲征前,研制出新武器,大明未尝没有机会打败清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