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述白的语调冷若冰霜,透露出几分明显的鄙夷。
韩平安无法继续装睡,只得缓缓坐起,轻声呼唤:“沈大人。”
沈述白目光一凝,冷冷地瞥了他一眼,“把药喝掉。”
他用下巴指向火盆边上的那碗色泽深沉的药汤。
韩平安吞了吞口水,蹑手蹑脚地走到药碗旁,捧起碗,一尝之下,苦涩的味道立时令他皱紧了眉头。
他皱着眉头,咬着牙将药汤一饮而尽,就在此时,苏晏如恰好步入帐篷。
“醒了?觉得好些了吗?”
她边问边走过来,自然而然地伸出手轻轻触摸了他的额头。
韩平安本能地想要躲避,却终究没有挪开,他的目光落在苏晏如的身上,脸上顿时泛起了红晕。
昔日误以为苏晏如是男子,他从不觉得有何不妥,但如今她身着女装,若有人仍看不出她是女儿身,那便是真瞎了眼。
他长这么大,除了母亲和乳母,还没有哪个女子对他有过如此亲昵的行为。
“已经没事了……你为何脸红成这样?”
韩平安急忙转移视线,却不料恰好与沈述白的目光相遇。
沈述白微眯双眼,周身散发出一股危险的气息。
韩平安打了个冷战,方才因苏晏如而生的羞涩瞬间被恐惧取代。
“没……没事,只是帐篷里有些热。”
“热也要忍着,外头正在下雨,你不能出去。稍后大圆会送饭来。”
“好的。”
韩平安规矩地坐在床板上,不敢再开口,他望着苏晏如搬来一张凳子,坐在沈述白身旁,两人随即开始商讨片刻后的启程事宜。
韩平安静静地注视着两人间的亲密互动,心中原有的苦涩愈发浓烈,甚至泛起了一丝酸楚。
同样是血肉之躯,命运之差竟是如此悬殊。
沈述白在苏晏如面前,眼中总是流露出温柔笑意,然而对待他时,却判若两人。
那副神情,仿佛要将他对“霸霸”的喜爱昭告天下。
为了节省粮食,苏晏如等人未吃早餐便踏上征程。
趁着雨歇,他们一行人启程离开。
走出山区,眼前展现的灾情远超预期。
沿途自仙湖镇至南阳府,尽是断壁残垣。
官府救援尚未到位,受伤者随处可见,这片土地似乎已被绝望所吞噬。
原定一日可达的路途,因道路毁损、山体塌方,他们耗时三昼夜方抵达阳城府。
这一路所见,令苏晏如的心情愈发沉重。
而抵达阳城府后,眼前的情景更是让她痛心疾首。
四周的灾民纷纷汇集于府城之外,城墙之下人山人海。
他们有的身披斗篷,有的手持破伞,还有的蜷缩一隅,生机已逝。
他们都是为了求药而来,虽然自带干粮,却被守城士兵严密阻拦于城外。
苏晏如骑着小马,沈述白等人骑马跟随,守城士兵早早便注意到了他们。
直至尘风出示了身份,城门才缓缓开启。
一些灾民试图趁势涌入,却被冲出的士兵迅速驱逐出去。
守城的士兵们手持兵器,灾民们无法强行闯入,只得纷纷向苏晏如他们跪地哀求。
“大人,求您赐些药物,我儿已命悬一线!”
“救救我们吧!”
“大人开恩啊!”
一片哭嚎之声此起彼伏,苏晏如紧抿着双唇,抬头望向已经策马入城的沈述白。
待他们一行人全部入城后,城门在他们身后严严实实地关闭。
苏晏如回望那紧闭的城门一眼,随即转向迎接沈述白的阳城守将。
“为何不开启城门,放他们进来?”苏晏如直截了当地询问。
那守将看清苏晏如的面容后微愣,随即答道:“前日我们曾开城施药,但人流如织,城中药铺存药几乎耗尽。”
“阳城物资短缺,为何不向邻近府城求援?”苏晏如面露不悦。
“周边府城亦受灾害侵袭。平阳府情形略好,但南境的匪盗昨夜偷袭我两村,平阳府正集结兵力备战,所有粮草物资必须优先供应军方,哪里还有余力援助我们?”
“那朝廷呢?难道没有拨发救灾物资?”
听到这,连沈述白都投来目光。
那守将稍作迟疑:“朝廷的救援物资至少需三日才能抵达。”
苏晏如心中暗忖,朝廷的反应实在是太迟缓了。
“阳城府尹现下何在?”沈述白终于发声。
面对沈述白,那将领显得十分紧张,吞吐道:“府尹大人他……将自己关押于大牢之中。”
苏晏如与沈述白四目相交,无声中两人便洞悉了彼此的心思。
苏晏如转向守城将领,语气平静地问:“莫非是为了开闸泄洪一事?”
将领微微颔首,以示确认。
细雨再度洒落,苏晏如望向灰蒙蒙的天空,提议道:“先为城外百姓送去一些挡雨之物和药材吧。”
将领显得有些迟疑,沈述白目光如冰,冷冷地逼问:“有何难处?”
将领在他的注视下,不禁心生寒意,连忙摇头:“无,并无难处,我即刻着手办理。”
将领安排完毕,便带领手下赶往驿馆。
各地驿馆皆由工部统一规制,选用上等建材,是以阳城府的驿馆在地震中依旧安然无恙。
他们一行抵达驿馆,安顿下来。
苏晏如稍作休息,便换回男装,那身衣服是驿馆仆役精心准备的,颇为合体。
沈述白则在驿馆小憩后,晚餐未毕便带着一队人马匆匆离去。
苏晏如本欲相送,却至其院中方知人已远行。
然而,他留下了尘风。
“大人吩咐我留下,以保护您。”尘风道。
苏晏如微微扬眉。
她需要他人保护吗?
沈述白悄无声息留下尘风,分明是在她身边安插了一个耳目。
但既然人已留下,苏晏如亦无意驱赶。
回到房中,苏晏如挥毫泼墨,写下两封信函,分别装入信封,随后召唤文莲与大圆入室。
现在需要你们二人走一趟,我要求你们在三天之内返回。
文莲目光落在苏晏如手中的两封信件上,疑惑地问:“目的地是何处?”
“医谷。”
文莲瞪大了眼睛,惊异地道:“三天时间?恐怕过于仓促。”
“正因为如此,我才安排大圆与你同行。”
文莲心中仍存疑虑,即便有大圆相伴,三天往返医谷似乎仍不可能。
苏晏如将标有“万峰台”字样的信封交予大圆,另一封注明“医谷”的则递给文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