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霹雳神火”的初步成功,于苏毅心中投下了科技潜能的万丈光芒。
一个真正强盛的帝国,绝不仅仅依赖于锋利的爪牙。
它更需要一副强健的体魄,以承载那无尽的雄心。
连绵的战争带来了难以计数的伤残。
这个时代如影随形的疫病,更是在无声无息间削弱着国力,吞噬着鲜活的人口。
苏毅对此洞若观火。
他深知,医疗水平的每一次提升,都意味着军队战斗力的增强,意味着伤兵死亡率的降低。
更意味着人口的繁衍,以及民心的空前凝聚。
这其中蕴含的价值,无可估量。
一次议政之暇,苏毅在御书房内,与管仲、萧何这两位股肱之臣,谈及了心中的筹谋。
“国之强盛,根基在于民。”
苏毅的目光沉静而悠远。
“民之安康,则仰赖于医。”
“如今天下初定,百废待兴,正是革故鼎新之际。”
“朕欲效仿科学院之制,另立一‘医学院’。”
“此学院当广纳天下名医,系统整理医书典籍,精心培养医者,使其能惠及万民。”
“亦能为我大华将士,提供最坚实的后方保障。”
管仲苍髯微动,眼中闪烁着赞许的光芒。
“陛下圣明远播,思虑深远!”
“医者,乃行活人之术也。”
“若能将其系统培养,规范医术传承,实乃万世不朽之功业。”
“医术通神,活人无数。”
“若能得此类旷世奇才主持医学院,则此事必能事半功倍,水到渠成。”
萧何亦紧随其后,躬身附议。
“臣完全赞同陛下与管相之见。”
“科学院的斐然成就,已然昭示了此等创举的巨大潜力。”
“医学院若能顺利推行,必将极大提升我华朝子民的福祉安康,此乃泽被苍生之善政。”
苏毅的唇角,勾起一抹了然的微笑。
他心中,早已有了那最合适的人选。
“系统,朕要指定类型召唤——【医道圣手】!”
苏毅在心底沉声下令。
【叮!已感应到宿主之强烈需求,正在进行【医道圣手】类型华夏人杰的精准搜索…】
系统的回应迅捷而冰冷。
【恭喜宿主,成功召唤——外科鼻祖,麻沸散发明者,神医华佗!】
【恭喜宿主,成功召唤——辨证论治奠基人,着《伤寒杂病论》,医圣张仲景!】
两道璀璨的金光,倏然在御书房内闪耀。
光芒敛去,两位气质迥然相异,却同样带着医者仁心的男子,静立于苏毅面前。
一位身着朴素的葛布长衫,面容清癯,眼神却锐利如鹰,深邃中又透着一股悲天悯人的情怀。
此人,正是以精湛外科手术闻名于世的神医华佗。
另一位则神态儒雅雍容,目光深邃睿智,周身自然散发着浓厚的书卷气息。
他,便是被后世尊为“医圣”的张仲景。
“草民华佗,参见陛下!”
“草民张仲景,参见陛下!”
二人同时稽首,躬身行礼,声音中透着对九五之尊的敬意。
“两位神医快快请起,不必多礼!”
苏毅龙颜大悦,竟是亲自迈步上前,双手将二人轻轻扶起。
“朕久仰二位先生之大名,今日有幸得见,实乃我华朝之幸,更是天下万民之福!”
他难掩心中的激动,声音也比往日高昂了几分。
苏毅随即详细地将自己筹建“皇家医学院”的宏大构想,向华佗与张仲景二人娓娓道来。
华佗静静聆听,当听到苏毅提及将全力支持他研究更为精细的外科手术器械,以及改良和推广麻醉药物时,他那双锐利的眼眸中,瞬间爆发出惊人的异彩。
“陛下!”
华佗的声音因激动而微微颤抖。
“若真能如陛下所言,使医术得以专门研究,弟子得以系统培养,草民愿倾尽毕生所学,为陛下,为这天下苍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世间诸多病痛,非仅仅汤药所能救治,往往需借助利刃剖开病灶,方能起死回生。”
“若能将麻沸散之法推广开来,辅以精良无比的器械,草民敢言,可活人无数,远胜往昔!”
张仲景亦是激动不已,他对着苏毅深深一揖。
“陛下胸怀万民疾苦,心系苍生福祉,实乃古之圣君亦有所不及。”
“仲景才疏学浅,然亦愿将《伤寒杂病论》毕生研究之核心心得,悉数整理传授。”
“并愿与天下同道共同探讨疑难杂症,辨证施治,以期能在我华朝建立一套完善的诊疗体系。”
“如此,则可大幅减少百姓夭亡,显着提升国人平均人寿,此亦为医者之本分!”
苏毅闻言,心中大为欣慰,豪情顿生。
“有二位先生慨然允诺,亲自主持,朕的医学院何愁不成!”
“朕今日便在此宣布,即刻成立‘皇家医学院’!”
“由华佗先生担任首任院长之职!”
“由张仲景先生担任首任副院长之职!”
“皇家医学院之品阶,与华夏科学院等同,直属御前,经费由内帑与国库双重保障。”
“凡我华朝疆域之内,所有医者,无论出身,皆可入医学院进修、交流、切磋技艺。”
“医学院的当前首要任务,便是立刻着手整理、编撰一部《华朝医典》,用以统一诊疗规范,为后世医者立下标杆。”
“同时,要尽快培养出第一批合格的医者,并立即开展对药物炮制、外科手术、以及各类疫病防治之法的深入研究!”
此消息一经传出,立时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一颗巨石,再次震动了整个华朝的朝野上下。
如果说,先前成立的华夏科学院是帝国手中一柄无坚不摧的“利刃”。
那么,此刻诞生的皇家医学院,便是帝国身上一副护佑万民的“坚盾”。
一攻一守,一张一弛,皆是强国兴邦之重要基石。
那些曾经对科学院的设立抱有些许疑虑,认为其乃“奇技淫巧”的守旧官员。
在亲眼目睹苏毅对民生福祉竟也如此重视之后,也不禁在私下里暗自点头,对这位年轻帝王的远见卓识多了几分由衷的钦佩。
政令既出,雷厉风行。
很快,在神医华佗和医圣张仲景的亲自擘画与日夜操持之下,皇家医学院便在长安城内一处风景清幽、交通便利之地选址兴建。
一批批原宫廷的御医,以及散落在民间的良医、验方传人,如同百川归海般被征召而来,汇聚于医学院的旗帜之下。
华佗立刻着手,凭借其丰富的经验,开始指导工匠改进现有的手术器械,使其更加精细、合用。
同时,他亲自带领一批助手,投入到麻沸散配方的改良与未来大规模量产的准备工作之中,一丝不苟。
张仲景则在医学院内正式开坛授课,将自己数十年积累的宝贵辨证论治经验,毫无保留地倾囊相授。
他那深入浅出、直指核心的讲解,令无数前来学习的医者如沐春风,茅塞顿开。
一个以救死扶伤为神圣己任,以全面提升整个华朝医疗水平为宏伟目标的伟大事业,就此轰轰烈烈地拉开了它波澜壮阔的序幕。
苏毅站在高处,俯瞰着这一切的发生。
他坚信,用不了太久,华朝的普通子民们,便能真正享受到这个时代所能提供的最顶尖的医疗服务。
而他麾下那支征战四方、所向披靡的无敌大军,也将因此拥有更加强大的战场生存能力与持续作战能力。
帝国的未来,一片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