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会议室内的激烈争论因顾凌的重话而暂时平息,陷入一种沉重而充满挣扎的寂静之时,一个声音略显颤抖,却异常清晰地响了起来,打破了这令人窒息的沉默。
“我…我觉得…指挥官说得对。”
所有人的目光,包括那些眉头紧锁的高层,都下意识地循声望去。说话的是李芸。她似乎鼓足了平生最大的勇气,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双手因为紧张而死死地交握在一起,指节有些发白,但她的目光却异常坚定地先看向顾凌,然后缓缓环视着在场那些身份高贵的战团负责人、科学家和主管们。
“我知道外面危险,非常非常危险。”她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哽咽,但她努力地控制着,让它保持清晰,“每次看到战士们受伤被抬回来,看到那些缺了胳膊少了腿的年轻人,我心里都怕得不行,晚上都做噩梦。”她顿了顿,吸了一口气,仿佛要汲取更多的力量,“但是,我们不能一直像现在这样,只是躲在这里,一天天地熬着,等着别人用命去外面拼杀,换来我们这点安全。这安全…它不踏实,它让人心里发慌。”
她的眼眶微微泛红,声音里带上了更深的情绪:“我的男人…就是最早那一批,红雨刚停时说出去找物资…就再也没回来的人中的一个。连个尸首都没找到…”会议室内一片寂静,只能听到她努力压抑呼吸的声音,“我不想我的孩子小石头,将来也只会躲在城里,除了害怕就是害怕,甚至…甚至忘了他爸爸可能是怎么没的,为什么回不来。我不想他变成那样。”
她抬起头,目光变得更加清亮,甚至带上了一种破釜沉舟般的决绝:“咱们现在是有吃的有住的,是安全。可这安全,是拿多少条命换来的?是能一直这样下去的吗?就像指挥官说的,咱们不能永远当那温室里的花,看着好看,风一吹就没了!咱们得自己学会怎么在外面活下来!哪怕一开始只是在最边上、最安全的地方,就像小孩学走路,总得迈出第一步,摔了跤,才知道疼,才知道下次怎么走稳当!受了伤,吃了苦,才能变得皮实,才知道保护咱们的那些人,到底有多不容易!咱们不能老是拖后腿!”
李芸的话像是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头,瞬间激起了更大的涟漪。她话音刚落,另一位平民代表,一位在工坊工作、脸上刻满风霜、手臂上还有着明显烧伤疤痕的老工匠,也猛地站了起来。他的声音粗犷,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实践者的力量:
“李大姐说得在理!句句都是大实话!咱们这些老家伙,或许腿脚不利索了,不中用了,但咱们的眼睛没瞎,心里明白!孩子们不能废了!天天关在这铁壳子里,听着警报过日子,吓破了胆,以后怎么办?真等这墙塌了那天,连跑都不会跑吗?就得练!必须练!怕死?谁不怕死?当年红雨刚来的时候,天地变色,怪物横行,谁不怕?不也一边尿裤子一边咬着牙熬过来了?现在咱们条件总比那会儿强一万倍吧?有高墙,有声波塔,有吃的,有喝的,有枪有炮!还有这么多厉害的战士保护着!怕个球!老子第一个报名!带我那个半大小子出去见识见识!摔打摔打!”
“对!没错!咱们不能总躲在后面!” “学!必须学!就算帮不上大忙打不了仗,至少遇到事不能慌,知道往哪跑,知道怎么躲,知道怎么给自己止血包扎!” “咱们普通人也能出力!帮忙搬运东西,了望放哨,辨认草药,总能做点啥!不能什么都指望战士们!” “就是!城里哪样东西离得开咱们?修房子、种粮食、造工具!凭什么到了外面就只能当累赘?我不服!”
越来越多的平民代表开口发言,他们的语气或许不够专业,用词朴素,甚至带着无法掩饰的担忧和恐惧,但话语深处,更多的是一种被压抑已久的、渴望掌握自身命运的迫切,一种不愿坐以待毙的决绝,一种对后代未来的深沉忧虑。他们担心的,从来不是走出去的风险,而是没有机会去学习如何应对风险!他们比任何人都更清晰地感受到这座城市的脆弱,比任何人都更渴望获得保护自己、保护家人的实际能力,而不是永远被动地等待被保护。
高层们陷入了真正的沉默,许多人脸上露出错愕与深思的神情。他们一直习惯于将普通民众视为需要被妥善保护、有时甚至需要安抚和管理的对象,却从未如此真切地听到他们内心深处如此强烈而朴素的呼声。原来,在看似平静、有时甚至有些抱怨的表面之下,早已涌动着如此强大的求生意志和集体责任感。他们的反对,是基于理性的、冰冷的风险评估;而这些普通人的支持,则是源于最原始的生存本能、对自由行动的渴望以及对未来最深沉的爱。
顾凌看着这一幕,深邃的眼眸中闪过一丝极快的、难以捕捉的动容与欣慰。他看到了民心所向,看到了这支文明历经磨难却未曾熄灭的火种真正强大的根基所在。
先前反对最激烈的治安负责人张了张嘴,似乎还想从专业角度说些什么,最终却只是化为一声复杂的叹息,无奈地摇了摇头,不再出声反对。那位保守的科学家推了推眼镜,低声对旁边的同事感慨道:“或许…确实是我们过于脱离地面,习惯于从数据和理论出发了。民众的意愿和勇气本身,就是一种我们未曾充分评估的、巨大的战略性资源。”
后勤主管则是揉着眉心,开始在心里飞快地重新盘算,嘴里喃喃自语:“既然要干…那就必须干到最好!防护服得再加一层复合材料,医疗包得标配止血凝胶和抗毒血清,通讯器必须保证最远距离的清晰度…妈的,这预算得重新做了…”
反对的声音,在普通民众出乎意料的、坚定而汹涌的支持浪潮面前,迅速冰消瓦解。
“砺刃计划”,在一片充满担忧、忐忑,却更充满决绝与勇气的复杂氛围中,获得了原则上的通过。接下来,整个青囊城都将投入到一场更加繁琐、细致却也至关重要的全面筹备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