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莉娜一行人带着满满的诚意与无线电厂签下了合同。仓库的租赁期限宛如一首悠扬的乐章,定在了三年,截止到80年6月。在那个特殊的年份里,政策的春风悄然拂来,个体经营办厂与开店的种子开始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
记忆的丝线将我拉回到77年,那时有一家隐匿在邻街二楼的照相馆。它像是城市角落里的一颗明珠,楼下是温暖的住家,烟火气息袅袅升腾。照相馆每月二十元的租金,在当时也算颇为可观,而房管会每月上下楼只收取几角钱的费用,仿佛岁月在这里也变得格外温柔。这家打着街道集体创办名号的照相馆,如同一个神秘的符号,给了我灵感的火花。
思绪继续飘荡,我又忆起离星园不远处的一户人家。家中二老的女儿在外县工作,心怀孝顺的她想把父母接到身边安享晚年。那两位和蔼的老人,我一直亲切地唤作长子奶奶,长子爷爷。时光流转,这些记忆如同散落的珍珠,串联起了那个时代独特的画卷。
时光仿佛是一把无情的刻刀,在岁月的长河中留下了深深浅浅的痕迹。长子奶奶和长子爷爷满心不舍,却还是以六百元的价格,把那承载了无数回忆的房子卖给了有那么点亲戚关系的刘姓人家。那房子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印刻着他们生活的点点滴滴,每一个角落都藏着欢笑与泪水。其实,长子奶奶打从心底里就不愿意把房子卖给刘家。在她心里,刘家虽然沾亲带故,但总觉得少了那么点缘分。要是能有其他合适的人接手,哪怕价格再低一些,她也心甘情愿,只盼着这房子能有个更温暖的新主人。
这天傍晚,夕阳的余晖洒在小巷里,给一切都镀上了一层金黄。我背着书包,慢悠悠地走到长子奶奶的家门口。远远地,就瞧见长子奶奶正端着一盆水,颤颤巍巍地往门外倒。那水“哗啦”一声落地,溅起的水花仿佛是她心中泛起的涟漪。我下意识地喊了一声:“长子奶奶,开始做晚饭啦?”长子奶奶微微抬起头,眼神里带着几分疲惫,轻声应道:“哟!润生,放学啦。”说完,她便转身准备回屋,那背影显得有些落寞。
我急忙叫住了她:“奶奶,我有点事儿想跟您说,咱进屋讲。”长子奶奶愣了一下,随即笑了笑,温和地说:“那你进来说,润生。”
我跟着长子奶奶进了屋,屋内光线有些昏暗,陈旧的家具散发着岁月的气息。我深吸一口气,鼓起勇气说道:“奶奶,我知道您舍不得这房子。其实,我有个想法,我现在手头上有点积蓄,我想买下这房子。我喜欢这儿,也想把这儿好好保留下来。而且,我保证以后会常来看您,就像这房子还是您的一样。”
长子奶奶听了我的话,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她紧紧握住我的手,激动地说:“润生啊,你真是个好孩子。其实我心里一直盼着这房子能有个好归宿,你愿意买,奶奶打心眼里高兴。可这房子已经和刘家说好了,奶奶怕坏了规矩。”
我赶忙安慰她:“奶奶,我去和刘家商量商量。他们要是真的念着这层亲戚情分,应该能理解的。而且,我也会给他们一些补偿。您就别操心了,交给我吧。”
长子奶奶犹豫了一下,最终点了点头:“那就辛苦你了,润生。奶奶就盼着这房子能有个好未来。”
接下来的几天,我四处奔波。我找到了刘家,诚恳地和他们说明了情况。刘家一开始有些不情愿,但在我的耐心劝说和适当的补偿下,他们最终同意了把房子让给我。
经过一番诚恳的协商,我们最终以两千元的价格买下了这栋房子。相比于上一世六百元的售价,这次足足多卖了一千四百元。对于刘家,我拿出两百元作为补偿,他们也接受了这个解决方案。毕竟,这既体现了我对他们的感激,也是在情理之中的妥善处理。
当所有的手续都一一办妥,拿到房契的那一刻,我正式成为了这房子的主人。手指轻轻摩挲着那张薄薄的纸张,仿佛能感受到岁月在上面留下的痕迹。这栋房子,承载着太多的故事,如今它将开启新的篇章。
几天后,长子奶奶和长子爷爷被他们的闺女接到邻县去了。那一天,天空阴沉沉的,仿佛也在为这场离别而伤感。他们站在门口,身边只带着简单的换洗的衣服和几只陈旧的木箱子。那些衣物和箱子,装着他们的日常所需,却装不下他们对这房子、对这片土地的记忆与留恋。
长子奶奶的眼神里满是不舍,她缓缓地环顾着四周,每一寸土地、每一处角落,都像是她熟悉的老友。她伸出手,轻轻抚摸着斑驳的墙壁,那动作轻柔得仿佛怕惊扰了这里的宁静。长子爷爷则默默地扛着箱子,脚步有些沉重。他们一步三回头,似乎在和这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地方做最后的道别。
我站在一旁,鼻子有些发酸。我走上前去,紧紧握住他们的手,说道:“奶奶、爷爷,到了那边一定要照顾好自己,有空就回来看看。”长子奶奶紧紧地握着我的手,声音有些哽咽:“润生啊,谢谢你,这房子交给你,奶奶放心。”
车子发动的声音打破了短暂的宁静,他们上了车,透过车窗,还在向我挥手。车子缓缓驶离,扬起一路的尘土,也带走了他们的身影。那一刻,我的心里空落落的,仿佛有一部分也随着他们一起离开了。
从那次分别后,我再也没见到过他们夫妻俩。时光匆匆流逝,这栋房子在我的精心照料下,渐渐恢复了往日的生机。但每到夜深人静的时候,我总会想起他们,想起他们和蔼的笑容,想起那充满烟火气的过往。这房子里,不仅有我的梦想,更有他们留下的温暖回忆,这些回忆如同繁星,在我心中闪烁,照亮我前行的路。而我也一直期待着,也许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还能与他们重逢,再续这份珍贵的情谊。
这栋房子我没有急时装修。这房子的店面不算宽,差不多有六米。街基有一米二左右,房子两边是一米的青砖墙朵,房子中间隔开为两间木质结构设计,左边房子中间有梯子上楼,右边房子前后两间房,后面而有一个五十多平米的小院。一楼后面的房子的光线比较暗,上了二楼的房子就明亮多了,窗户是大开窗户,老式的家具床都干净整好。就像老主人而会回来的一样。三楼上有闺房的意味,曾经的女主人留下了太多青春气息。从而我又发现了很多的老物件,等待我仔细研究。
这栋房子我并没有急着装修。它的店面颇为宽敞,差不多有六米宽,街基约一米二左右。房子两侧是一米厚的青砖墙垛,坚实而古朴,仿佛在静静诉说着岁月的故事。房子内部采用木质结构设计,中间被巧妙地隔成了两间。
左边那间屋子,中间有一架梯子通往楼上。顺着梯子拾级而上,能感受到岁月在木质踏板上留下的痕迹,每一步都发出轻微的“嘎吱”声。右边的房子则被分成了前后两间。后面还有一个五十多平米的小院,院子里弥漫着淡淡的草木清香,角落里的青苔仿佛是时光的印记。
不过,一楼后面的房间光线比较昏暗,弥漫着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但一上到二楼,情况就截然不同了。二楼的房子十分明亮,大开的窗户让阳光毫无保留地洒了进来,照亮了屋内的每一个角落。老式的家具和床铺摆放得整齐有序,干净整洁,就好像老主人随时都会回来一样。那些家具上细腻的纹理,仿佛在向我展示着曾经的繁华与温馨。
再上到三楼,这里有一种独特的闺房意味。空气中似乎还残留着曾经女主人留下的青春气息,那是一种淡淡的、甜美的芬芳。我在这弥漫着回忆的空间里慢慢探索,不经意间,又有了许多新的发现。在一个陈旧的衣柜里,我找到了一本已经泛黄的相册,轻轻翻开,里面的照片记录着老主人一家的点点滴滴。有孩子们的欢声笑语,有夫妻间的温馨瞬间,每一张照片都像是一个时光胶囊,将过去的美好永远地封存了起来。还有一些信件,信件上的字迹已经有些模糊,但仍能看出当年的深情与眷恋。这些发现,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这栋房子的历史,也让我对它的未来充满了更多的期待。我想着,一定要好好地装修这栋房子,让它在保留过去记忆的同时,也能迎接新的生活与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