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了,新专辑发售后,秦怡的第一张专辑《魔方》热度直接炸了。
这张专辑的质量太高了,纵观整个华语歌坛,如此质量的专辑几乎没有过。
哪怕时间回到神仙打架的时代,也从未有过这样质量的专辑啊。
没办法,有系统的人就是有底气。
好歌曲太多了,秦毅自己也唱不完,暂时易云娱乐也没有签约新的歌手,所以就干脆直接质量为王。
原本专辑的价格准备和别人一样20块钱呢,但是宋芸听完所有的歌曲后,直接拍板定价60元。
一首歌定价5块钱,并不算贵。
看看那些流量小生,有时候发个单曲,都敢定价10元。
现在这张专辑质量这么能打,秦毅自己又有恐怖的号召力,60块钱真不贵。
再说了歌曲都可以试听一遍的,你试听完毕,不好听可以不买啊,又不是像那些流量歌手那样,直接不让试听,忽悠着你割韭菜。
秦毅这张专辑,明码标价,先尝后买,谁也挑不出毛病。
至于价格贵,如此质量的专辑,60块钱贵吗?
小龙虾能跟澳龙一个价吗?
其他歌手的专辑倒是便宜,但是能听吗?那些歌曲,有的就是给耳朵喂屎。
好的东西,就配得上好的价格。
所以60块钱的价格,真不贵,最起码购买者没有觉得贵。
卖家不嫌贵,买家不嫌贵,只有黑子们嫌贵。
专辑发售,粉丝们纷纷购买。
而这十二首歌曲的热度,也在各大音乐平台快速的飙升了起来。
特别是在新歌榜那边,十二首歌曲的热度犹如坐火箭一般。
到了凌晨的时候,各大平台的新歌榜,已经被秦怡的歌曲霸榜了。
今晚可不止秦怡新专辑,还有《为了谁》和《军中绿花》两首歌呢。
在企鹅音乐的新歌榜,过了12点后,新歌榜热度第一的是《后来》,第二是《为了谁》,第三《红豆》,第四《安河桥》……
新歌榜前十,全部被秦怡的歌曲占据。
而前十五名里面,秦怡的歌曲占了14个位置,这恐怖的热度真的恐怖如斯啊。
其他几个音乐平台也差不多,无非就是歌曲的排行顺序稍微有点不一样罢了。
但是新歌榜也是被秦怡一个人霸榜。
在热歌榜上,新专辑的歌曲的热度也在快速的飙升。
这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销量榜,这含金量才是最恐怖的。
在企鹅音乐,到了凌晨12点的时候,《魔方》专辑销量张,两个小时312万多张,直接刷新了销售记录啊。
这个销售记录,就算歌坛那几位顶级大佬,他们发数字专辑,也没有这么快的销量记录。
其他几个音乐平台虽然没有企鹅音乐这边销量高,但是也都刷新了记录。
看到这些记录,歌坛的很多歌手都彻夜难眠。
什么时候专辑这么好卖了啊?
自从互联网时代来袭后,专辑越来越难卖了。因为大家娱乐方式变得越来越多了。
八九十年代那会,大家娱乐方式太少了,所以听歌成为为数不多的选择。
那个时候,拿个随身听,弄一盘磁带,那叫一个时尚啊。
所以那个时候卖磁带,销量还是很好的。
但是到了互联网时代,一开始盗版歌曲满天飞,再后来各大平台推出VIp服务,虽然情况好了一些,但是数字专辑的销量也都没有太高。
因为听歌不是唯一的选择,甚至不是大部分人的选择。
没事刷个抖音,看个综艺,看个电影什么的,娱乐方式太多了。
也正因为如此,歌手发布的数字专辑销量一天不如一天。
以前的歌手都是努力练唱功,靠着卖磁带唱片赚大钱。
虽然偶尔也参加节目商演,但是那都是小钱。
现在却正好反过来,专辑赚钱不容易了,反而人有了流量,参加综艺,直播带货等之类的变现很快。
在华语歌坛,也好久没有这么热闹过了。这些年来都是死气沉沉的,没有什么太好的新歌。
但是自从秦怡出现后,华语歌坛就仿佛被激活了一般,秦怡短短半年时间,已经拿出了二三十首质量相当高的歌曲了。
这恐怖的才华,让人嫉妒啊。
现在,看着这专辑的销量,很多人感叹。
不是没有人购买专辑了,而是值得人购买的专辑没有了。
原来好的专辑,好的歌曲,还是有不少人愿意付费去听的。
这一夜,很多人彻夜难眠。
连宋芸都有些失眠了,这个失眠是激动的失眠,看着这飙升的销量,宋芸心里感叹自己当初的选择。
这张专辑,宋芸和平台谈的分成是二八分成,平台只抽两成。
没办法,以往平台强势,在秦毅这里却强势不起来了。
而且几家音乐平台互相竞争,有愿意出两成的,其他平台不同意,秦毅完全可以把自己的专辑放在同意分成的平台上面。
其实网易音乐那边,甚至开出了不抽任何分成的条件。
但是前提是秦毅以后所有的歌曲,都在网易音乐发行,不在其他平台发行。
宋芸和秦毅商量以后没有答应下来,因为答应这样的条件后,未来可能会受限于人。
全平台销售,才是最佳选择。
辗转反侧很久宋芸才睡去,但是早上又早早的醒来了。
七点多,宋芸醒了之后,第一时间就是去各大平台看销量。
当看完所有销量之后,宋芸也咽了咽口水。
一个晚上的时间,秦毅专辑《魔方》的总销量,竟然突破了1000万张,这可是一个很恐怖的数字啊。
从发售到现在,还不到十个小时呢。
不到十个小时,全平台销售超过1000万张,总销售额突破了6亿,这确实有点夸张啊。
按照分红,仅仅现在这张专辑就能分账4.8亿人民币啊。
至于这张专辑的成本,完全没多少成本。歌曲都是秦毅自己写的,他们也就是录制一个mV,然后派人营销一下而已。
这些歌曲,秦毅只要了公司100万一首歌。不过歌曲版权什么的都属于秦毅个人,不属于公司。
算上营销费用,这张专辑的成本到现在也就2000万不到。
2000万的成本,现在分账都4.8亿了,如此恐怖的收益,谁说现在专辑赚不到钱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