颍川城东,一处环境幽静的客舍内。
“这百金你拿去,交予颍川绣衣使,令其多布暗探,务必早日渗入颍川书院。”
马超从纳戒中取出一袋沉甸甸的金饼,交与史阿。
又叮嘱道:“另外,我要颍川之人皆知我…礼贤下士之名。”
“事情办完了,便速去东城门外寻我等。”
史阿双手接过金饼,躬身应“诺”,领命而去。
望着其离去背影,马超一行人将行李收拾妥当,便往东城门而去。
经此一番文会闹剧,马超反而愈发坚定了要在长安建立书院的念头。
颍川不过弹丸之地,却聚着这般多的贤才。
而自己作为一方诸侯,掌握着太常寺,命理师自是不缺。
又有当世大儒蔡邕镇场、文坛新星王桀辅助。
届时,只需将名声传扬开来,何愁没有文臣可用?
他却浑然不觉,自己实则已经错过了陈群、徐庶两位大才。
一行五十余骑出了东城门十里,于一处茶摊前停驻,稍待史阿片刻。
然而,没等多久。
却有一场麻烦找上门来,亦或者说“送上门来”更为妥当。
茶摊旁柳枝刚晃,尘土便从东头卷起。
来者当先五名骑士,八十余名挎刀壮汉紧随其后。
正是“玩家”王富贵。
先前马超一行人走后,刘明虽留下了一句“诗是他写的”,却也无济于事。
王富贵最终还是被文会主办方赶了出来。
此刻见马超等人还有兴致喝茶,隔着老远他便吼道:“给我砍死他们!”
一时间,人还未到,“铿锵”拔刀声便已先至。
马超这边亲卫扈从也立时齐齐拔刀,翻身上马,准备迎敌。
茶摊老板与路过旅人,纷纷吓得四散而逃。
此时的王富贵眼眶通红,怒火烧得他理智尽失。
文会被赶时众人的指指点点犹在耳畔,自己的名声算是彻底臭了!
堂哥命他“混进弘农监视朝廷动向,以为内应。”的任务也全成了泡影。
以后,还如何在堂哥面前抬得起头?
他此刻恨不得将眼前这群人杀个十次百次,尤其是那个“面目可憎”的“玩家”!
马超端坐茶摊凉棚之下,闻声抬眼。
他轻抿一口茶水,将杯盏放下。
伸手一探,两杆银枪便凭空握在手中。
随手抛给马岱、张绣,那是二人存放在他纳戒里的兵器。
“迅速解决战斗。”
他只丢下这么一句,便重新端起了茶盏。
二人抬手接过长枪,眼底瞬间便已泛起嗜血战意。
尤其马岱,这算得上是他第一次上阵杀敌了。
眼看来者已冲至不足二十步,张绣率先策马而出,马岱紧随其后。
自神威铁骑中挑选而出的亲兵,亦是迅速结阵冲出。
这群人来得快,死得也快。
厮杀不过数十息,最后一名逃跑的持刀壮汉,也已被马岱追上,一枪刺死于茶摊百米之外。
“我不管你们是谁?最好放了我!”
“我哥是孙文台帐下首席谋士!放了我,不然我哥饶不了你们!”
王富贵怕了,他是真怕了!
这群人强得也太不像话了,“堂哥”明明说过,给他的人手都是随孙坚参加过讨董联盟的老兵。
怎么在对方面前就跟一群新兵蛋子似的,三两下就死光了?
哪怕是他,觉醒了蓝色主命格【侠士】,都没能在对方手里走过两个回合。
王富贵此时正被张野拎在手里,像提小鸡般。
任他手脚乱蹬,却也挣脱不开。
方才,便是张野救下了他。
或者说,张野救的是张秀。
就在张秀要一枪了结对方之时,张野忽地想起论坛中“Npc击杀玩家会受污染”的说法。
“Npc击杀玩家次数越多,实力越强,污染就越严重。”
“同时,越强的Npc,承受污染的极限也越高。”
张野本就对这位“北地枪王”颇有好感,一路同行更是惺惺相惜。
从没因为他只是马超手下的亲兵什长,就轻视他,反而真心把他当“哥们”。
除了“百鸟朝凤”枪外,其余枪法,他是真会教!
虽然啥也没学会就是了……
他可不愿看着张绣变成韩遂那样的“怪物”。
“哦?汝说…汝兄长是孙文台麾下首席谋士?”
马超放下茶盏,慢步走出凉棚。
脚下踩着断肢残臂,来到王富贵身前,居高临下俯视其双目。
浑身煞气翻涌间,淡金色的【神威天将军】气息悄然弥散,如泰山压顶般罩向王富贵。
王富贵四肢不受控制地发颤,牙齿咯咯作响。
“我…我…我……”
“我尼玛…你到底是谁?”
即便连话都说不完整,他却仍抬头硬怼道。
马超顺着感应抬头,见史阿已到身旁。
而那茶摊老板也已跑出老远,正往城墙方向发足狂奔。
他当即不再久留,冷声下令:“张野,把人带上,即刻出发,我们已经耽搁太久了!”
张野应了声“诺”,便一把扯下腰间绳索,熟练地把王富贵捆成龟甲缚。
在其骂骂咧咧声中,又从死人堆里拔下一只臭袜子堵住他的嘴。
随后翻身上马,迅速跟上队伍。
一行五十余骑纵马踏过满地尸骸,往兖州方向而去。
一刻钟后,颍川贼捕大队疾驰而至。
看着满地鲜血与断肢残臂,让队伍里的新丁忍不住俯身呕吐起来。
领头的贼曹上前,翻了翻尸体与残骸。
见伤口皆整齐利落、一击致命,又看了眼密集的马蹄印。
面色凝重道:“死者乃军中出身,行凶者亦是大队精锐骑兵!”
他起身用巾帕擦了擦手,对副手道:“收拢残骸,我回城禀报。”
“这事,不是咱们能碰的!”
贼捕人群中,一名新丁杵着膝盖,将腹中食物尽数吐了个干净。
他盯着满地尸骸,内心虽恐惧万分,却仍暗骂道:“王富贵,你这狗东西也有今天!”
东郡,东武阳,太守府内。
烛火随着脚步声跳动,一名身材矮小的敦实汉子正来回踱步。
他再次驻足,转过身来,眯起的细眼里满是急切。
“可有文若、志才的消息?”
这已经是他第三次发问,颌下长髯随着他的动作来回摆动。
“主公,无需担忧。”
一名玉袍青年羽扇轻摇,出声安抚,“谍情司飞鸽来报,荀彧、戏志才二人已离颍川,最多再有五日,便能抵达东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