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下马威》
周一的项目组例会,气氛比林晚预想的还要凝重。
她坐在长桌旁,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温热的咖啡杯壁。阳光透过百叶窗,在光洁的桌面上切割出明暗交错的光斑,一如此刻会议室里众人晦暗不明的心思。她能清晰地感觉到,无数道目光似有若无地扫过她,带着审视、好奇,以及毫不掩饰的轻蔑。
流言的速度总是比任何正式通知都要迅捷。不过一个周末,“空降兵”、“傅总关系户”、“花瓶”之类的标签,已经牢牢贴在了她的身上。
项目组长因故缺席,会议由副组长李莉主持。李莉年近四十,在基金会资历颇深,穿着一身严谨的灰色套装,金丝眼镜后的目光锐利如鹰。她从会议开始,就完全无视了林晚的存在,各项议程推进得飞快,言语间充斥着林晚尚未掌握的内部术语和项目代号。
林晚并不急躁,她只是安静地听着,手中的钢笔偶尔在笔记本上记录下几个关键词,姿态沉静得像一泓深潭。
然而,山雨终究要来。
承:图穷匕见
就在会议即将草草结束时,李莉扶了扶眼镜,目光终于第一次正式落在了林晚身上,嘴角扯出一抹程式化的笑意。
“好了,常规工作就到这里。接下来,我们聊聊‘非遗传承计划’的落地展陈方案。”她将一份装帧精美的方案书推到桌子中央,“林晚,你是傅总亲自推荐来的高材生,古画修复专业出身,对传统文化和现代展陈的结合,想必有独到的见解。这份是策划部A组刚提交的初步方案,你来品评一下,给大家开拓开拓思路。”
话音刚落,会议室里一片寂静。
所有人都心知肚明,这份方案是李莉亲自牵头做的,已在内部小范围获得好评。让一个初来乍到、且是“靠关系”进来的新人品评,绝非善意。这分明是一个精心布置的陷阱——说好,是阿谀奉承;说不好,便是狂妄自大,不懂装懂。更何况,林晚的专业是修复古画,与展陈设计虽有关联,却属不同领域。
一道道目光瞬间聚焦在林晚身上,有幸灾乐祸,有同情,更多的是等着看笑话的冷漠。
林晚抬起眼,对上李莉看似温和实则挑衅的眼神。她心中了然,这顿“下马威”,终究是躲不过的。
她没有立刻去碰那份方案,而是微微颔首,声音清越平稳:“李姐过奖了,品评不敢当。我能先看看方案吗?”
“当然。”李莉抬了抬下巴,示意她自便。
林晚伸手拿过方案,并未急于翻开,而是先感受了一下纸张的质感与装订的细节,这才徐徐展开。她阅读的速度很快,眼神专注,长而密的睫毛在眼睑下投下一小片阴影,神情平静无波,让人窥不透丝毫想法。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会议室里只剩下纸张翻动的轻微声响。李莉脸上的笑容渐渐有些挂不住,她不喜欢林晚这种超乎年龄的沉稳,这让她有种拳头打在棉花上的无力感。
终于,林晚合上了方案。
转:锋芒初露
“方案的整体架构很完整,视觉冲击力的考虑也很到位。”她开口,先给予了基础的肯定。
李莉嘴角微不可查地一勾,带着“果然如此”的意味。看来这新人还算识相,知道先认怂。
然而,林晚的话锋随即一转:“不过,如果从‘非遗传承’的核心精神——‘活态传承’与‘匠人精神’的角度来看,这份方案或许有些地方可以做得更深入。”
李莉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
林晚仿若未见,继续用她那不急不缓的语调说道:“比如,在‘江南织造’板块,方案建议使用大型LEd屏幕循环播放工艺纪录片。动态影像确实吸引眼球,但过于现代化的媒介,是否会削弱手工织造本身所具有的‘时间质感’与‘静谧之美’?”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在场众人,见有人露出思索的神情,才接着道:“我个人认为,如果能设置一个沉浸式的纱线环绕空间,搭配匠人手工操作的放大投影,以及……或许可以采集织机运作时的有节奏的声响作为环境音。视觉、触觉、听觉的结合,或许更能让观众身临其境,感受到指尖与经纬交织时的那种生命律动。”
她的话语带着一种沉静的力量,并非咄咄逼人的反驳,而是建立在专业认知上的理性探讨。
“再者,”林晚翻到方案某一页,“关于‘古籍修复’的展区,方案强调使用‘无菌、无尘、恒温恒湿’的科技概念来包装。这固然专业,却容易将修复工作神化,拉远与普通观众的距离。修复的本质,是‘与时间的对话’,是‘于细微处见真章’。是否可以考虑,在旁边增设一个互动体验区?准备一些仿古残破书页和简易工具,让观众在专业指导下,亲手尝试一下最基本的托裱工序?哪怕只是沾湿一张纸,也能让他们更直观地理解,何为‘修旧如旧’,何为‘最小干预’。”
她抬起清亮的眸子,看向脸色越来越难看的李莉,语气依旧谦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笃定:“李姐,我认为,文化展览的核心不在于技术的堆砌,而在于情感的共鸣与精神的传递。让观众感受到手艺的温度,而不仅仅是看到科技的冰冷,或许更能体现我们基金会的理念。当然,这只是我一些不成熟的想法,A组的方案基础非常扎实,为我提供了很多学习的机会。”
一番话,有理有据,有破有立,既指出了对方方案华而不实的核心问题,又提出了更具人文关怀和可行性的改良方向,最后还保留了礼貌的余地。
会议室里落针可闻。先前那些轻视的目光,渐渐被惊讶和重新审视所取代。这个空降兵,似乎并非只有美貌和背景。
李莉的脸一阵红一阵白,林晚的每一个字都像一根针,精准地刺在了她方案最虚荣、最薄弱的地方。她张了张嘴,想反驳,却发现对方逻辑严密,且站在了理念的制高点上,一时竟无从下口。这种被当众戳破华丽外衣的难堪,让她怒火中烧。
合:余波未平
“……林助理的想法,确实很‘新颖’。”李莉几乎是咬着后槽牙,挤出一句话,“不过实际操作起来,成本和工期都是问题。展览不是纸上谈兵。”
“我明白。”林晚微微点头,并不争辩,“所以这只是基于理念层面的一些补充思考,具体落实还需李姐和各位同仁把控。”
她将方案轻轻推回桌子中央,动作从容不迫。
这场突如其来的发难,似乎以林晚的完胜告终。但会议室内的空气并未因此轻松,反而因李莉毫不掩饰的阴沉脸色而更加压抑。
“今天的会议就到这里。”李莉猛地合上自己的笔记本,发出不小的声响,率先起身,头也不回地离开了会议室。
其他人也神色各异地陆续离开,有几个年轻同事离开时,甚至偷偷向林晚投去了带着一丝敬佩的眼神。
林晚独自坐在座位上,缓缓吁出一口气。紧绷的神经松懈下来,才感到掌心有一层薄薄的湿意。她并不喜欢这种针锋相对,但她也深知,在这个陌生的环境里,退让只会让她更快地被吞噬。傅璟深的世界,果然步步荆棘。
她端起那杯已经微凉的咖啡,轻抿一口,苦涩的滋味在舌尖蔓延。首战虽告捷,她却毫无喜悦之感。李莉离开时那怨毒的眼神,清晰地告诉她,这件事,绝不会就此结束。
就在她整理笔记,准备离开时,手机屏幕亮起,是一条来自陌生号码的短信:
“林小姐,锋芒太露,小心折损。傅总能护你一时,能护你一世吗?”
林晚的指尖骤然收紧,冰冷的机身硌在掌心。
这条短信,是警告,还是另一个陷阱的开端?发信人,是李莉,还是……其他隐藏在暗处,观察着她一举一动的人?
她站起身,走到窗边,楼下是车水马龙的繁华街景。她置身于这座由傅璟深掌控的商业帝国的高处,却感觉四周充满了看不见的危机。
这盘棋,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