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哲远过完生日,丁玉柔和柳氏也要回府城了。王润之因为有生意要忙,先一步走了。
临走时,不止柳氏找陈利华订了几盒糕点,就连丁玉柔也订了几盒,说是想带回去给她在府城的朋友尝一尝。
陈利华答应了一大早给他们送过去。
各种口味的都有。
陈利华到的时候,下人们正往马车上搬东西。吕管家看见陈利华,脸上也是笑眯眯的跟她打招呼。府里的气氛也不像前几天那么压抑了。
陈利华看见王哲远的时候,他还在闹脾气,“我还不想回去,外公外婆这里好玩,我还想在这里多玩一段时间。”外公外婆这里可比家里好玩多了。回去整天不是让他学这个就是背那个,没有一点自由,他很不喜欢。
丁玉柔看着又哭又闹的王哲远,立马板起了脸,“哲远,玩了这么久也该回去了。你还有很多功课已经落下了,回去还得补上。”
婆婆的性子她是知道的,要是她不先一步开口的话。婆婆一旦开口,事情就不是这样的了。他对哲远一向严厉,她认为一个男娃就要有男娃的样子,以后王家的生意还得靠他。
有的时候,孩子贪玩使小性子,婆婆最后都会把气撒到她身上,认为是她这个做娘的没有管教好。说的多了,她也就怕了。在婆婆面前,不止哲远小心翼翼,就连她也是如此。
王哲远一听回去又得像以前一样,成天不是都是学习,哭得更凶了。
奶奶总盯着他让他好好读书,说将来王家的生意都得靠他。
他觉得好累好累,跟娘说,娘只是笑笑,还劝诫他,要听奶奶的话,奶奶都是为他好。
每每如此,王哲远都只能低着头,闷闷不乐的。还说为他好,可他不喜欢这种打着为他好的旗号,让他学这个学那个。也没人问他愿不愿意,就觉得是为他好。
有的时候,他真的很羡慕那些什么都不用学的孩子。
来了外公外婆家才让他感到不一样的氛围,原来家里待着也可以很放松,可以自由自在的在花园里玩闹,还可以玩一些他以前从没玩过的玩具。
回到自己家,家里的气氛永远是压抑的,大声喧闹是不懂规矩,多玩一会儿是偷懒,甚至玩个玩具都是荒废学业。
他只不过是个小孩子而已,为什么要这么累?
王哲远这一闹,简直让丁老爷和丁夫人觉得剜心一般。丁夫人一把抱起王哲远,安慰他,“我们哲远不哭。回去好好读书,过年的时候再回来玩好不好?”学习的事,丁夫人也不好插手,就只能顺着丁玉柔的话安慰他。
王哲远听说过年的时候还可以来玩,脸上还挂着泪,又赶紧追问丁夫人,“那什么时候过年?”
“还有几个多月。”丁夫人如实说。
“这么久?我不干,我现在就还想在这里玩,玩到过完年再回去。”
意外的是,柳氏这次没有插手,只是坐在那里静静的看着,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一旁陈利华看着王哲远的样子,有些哭笑不得。同时也感慨万千,这大户人家的孩子是忙得学都学不过来,穷人家的孩子眼巴巴的想学。没钱也没机会,
“你能告诉我,你都学了些什么吗?”陈利华走向王哲远,笑着问他。
王哲远止住哭声,吸了吸鼻子,望着陈利华回答道:“除了读书和练字,还有习武,射击以及下棋。”
“嗯,你真棒,小小年纪就会这么多了。要不要跟我比试比试?”陈利华笑容不变。
“比什么?”胜负欲极强的王哲远立马来了精神,从丁夫人怀里下来,像个小大人一般背着手。
“比什么都可以。如果我输了请你吃一年我做的美食。你输了的话,就得回去好好学习,怎么样?”
王哲远想了想,认真的点了点头。
“那就比射击和武术,下棋也可以。”
“行。”
王哲远让陈利华等等他,自己则屁颠屁颠的跑了。很快又回来了,手里拿的全都是家伙事。王哲远很小就开始练武,他跟周围的小伙伴比,他是最厉害的。首先,就是比武。
王哲远用的剑,还贴心的让陈利华选一样武器。陈利华笑着拒绝了。
王哲远拿起剑,步子一迈,双手一展,看起来很像那么回事。一招一式都知道都带着一股子狠劲,陈利华也是见招拆招。
一大一小比武,看得人比打的人还要紧张。
可惜,两个回合下来,王哲远就输了。一直以来,武术都是他引以为傲的,没想到几下就败下阵来。他眼里闪过不甘心。
“再来比射击。”
王哲远拿起弓箭对准了不远处的靶心射去,离靶心就差了那么一点。王哲远得意的看了看陈利华,“该你了。”把手里的弓箭递了过去。
陈利华笑着接过弓箭,对准靶心直射而去,不偏不倚正中靶心。
看得在场几人都为陈利华精湛的技术鼓起掌来。
刚刚还一脸得意的王哲远,脸瞬间就垮下来了。
接着又是象棋,三局两胜,结果王哲远一场都没胜。
几场比试下来,在场几人嘴巴都能塞下鸡蛋了。没想到陈娘子不光会做美食,就连舞刀弄枪的技艺也是如此精湛,当真是巾帼不让须眉。
同时,大家都以为王哲远会哭鼻子,谁知他大方的认输,“是我输了,我回去好好练。等过年再来的时候还跟你比,到时候我一定会赢的。”
“好。”
王哲远跟外公外婆道别之后,豪爽的上了马车,再也不用丁玉柔催促。
丁玉柔不止感激,眼里还透着欣赏,朝着陈利华点点头。就连一味独断偏执的柳氏都不得不佩服陈利华这位乡下妇人。
看着马车缓缓离开,丁老爷和丁夫人还在不停的挥着手。直到马车消失在视线里。
“陈娘子,没想到啊,你会的东西还真不少。”丁老爷转头一脸佩服,朝着陈利华竖起了大拇指。
“陈娘子,还是你心思灵敏,办法多。今天要不是你,哲远不知道闹到什么时候?说不定我那亲家母,又会因此迁怒我家玉柔。”丁夫人也拉着陈利华一通夸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