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雁陂,隐秘石室。
李元芳举着火折子,仔细审视着石壁上那些繁复的星图与机关详解。他虽然不精于此道,但也看得出这些刻画绝非一日之功,其内容之深奥,远超寻常工匠所能及。墨衡在此地,显然进行了长期而隐秘的研究。
“将军,石柜里的构件都检查过了,除了材质特殊,工艺精湛,暂时看不出具体用途。”一名内卫禀报道。
李元芳的注意力回到了那个紫檀木盒上。那支刻着“衡”字的狼毫笔,以及盒底夹层中的《龙涎冰片炼制初解》薄绢,是此刻最直接的线索。
他拿起那支笔,在指间转动。笔杆温润,显然主人经常使用。一个精研机关星象之人,却将一支看似普通的笔珍藏于此,并刻上自己的名号,这本身就不寻常。他尝试拧动笔杆,并无反应。又仔细观察笔头,狼毫并无异样。
“难道只是念想之物?”李元芳心中疑惑。但他跟随狄仁杰日久,深知任何不合常理的细节都可能暗藏玄机。他再次将目光投向笔杆,尤其是那个细小的“衡”字。字迹工整,笔画清晰。他伸出指甲,轻轻沿着字迹的凹槽划过……
“咔哒。”
一声极轻微的机括声响起,笔杆靠近笔头的位置,竟无声地旋开了一道细缝!
李元芳心中一凛,小心地将笔杆拧开。只见中空的笔杆内,并非藏着什么纸条或微小物件,而是内壁之上,用几乎肉眼难辨的细密刻痕,刻满了更加微缩的文字与符号!
他立刻命人取来拓印工具和放大水晶。在火光与水晶的辅助下,笔杆内壁的秘密逐渐显现。那些文字并非完整的句子,而更像是一些关键词、地名、代号以及数字标记:
“洛口……甲叁……晶尘引……冰片钥……黑石……天门……主上……鸾……”
“司天……周……授时……”
“吴郡……赵……炉心……”
“醉仙……铜管……图……”
这些零散的词句,如同散落的拼图碎片,却瞬间与已掌握的案情紧密联系起来!这分明是墨衡记录的,关于贡品盗窃计划、关键人物、核心物品的机密笔记!他将这最重要的记录,藏在了自己最不离身的笔中!
“鸾?”李元芳的目光定格在这个字上。这是一个代号?还是指代某种事物?亦或是……那位幕后“主上”的称谓或标志?
“立刻将这笔和所有拓印内容,快马送回神都,呈交狄公!”李元芳压下心中的激动,沉声下令。他意识到,这支笔内隐藏的信息,其价值可能超乎想象。
---
神都,内卫府。
狄仁杰几乎同时收到了李元芳从落雁陂送回的秘密急件,以及如燕关于“黄铜圆筒”的最新汇报。
他首先展开了李元芳送来的拓印纸。当那些细密的关键词映入眼帘时,即便是狄仁杰,眼中也闪过一道锐芒。
“晶尘引……冰片钥……黑石……天门……”这些印证了黑石峡的机关核心。
“主上……鸾……”这指向了幕后首脑的可能代号。
“司天……周……授时……”坐实了周允在计划中提供星象支持的角色。
“吴郡……赵……炉心……”说明赵琰大师铸造的博山炉炉心是关键。
“醉仙……铜管……图……”这与如燕查到的黄铜圆筒完美对接!
“果然如此!”狄仁杰轻轻叩击桌面,“墨衡并非完全甘为鹰犬,他暗中记录下了关键信息!这‘鸾’字,极可能是关键突破口!”
他立刻看向如燕:“那黄铜圆筒,墨衡在醉仙楼取出摩挲,之后是带走了,还是有可能交给了周允?”
如燕肯定地道:“根据伙计回忆,墨先生是当着他的面收起的,并未交给周大人。而且周大人是先离开的。”
“也就是说,黄铜圆筒很可能还在墨衡身上,或者被他藏在了某处。”狄仁杰沉吟,“墨衡失踪,此物下落不明。但既然他如此谨慎地记录下‘铜管……图’,此物必然至关重要,或许内藏图纸,或者本身就是某个关键机关的钥匙。”
他迅速做出判断:“如燕,你继续追查黄铜圆筒的下落,重点排查墨衡在神都可能的其他落脚点,以及他失踪前最后出现的地点。元芳在落雁陂的发现证明墨衡有多处秘窟,神都之内,未必没有。”
“是,叔父!”
就在这时,书房外传来一阵极其急促慌乱脚步声,一名负责看守大牢的校尉连滚爬爬地冲了进来,脸色惨白如纸,声音颤抖得几乎不成调:
“大……大人!不……不好了!周允……周允他……在牢里……死了!”
“什么?!”狄仁杰霍然起身,脸色一沉,“如何死的?何时发现?”
“就……就在刚才!送晚饭的牢头发现他……他七窍流血,倒在囚室里,已然气绝!仵作初步查验,疑似……疑似中毒!”校尉跪在地上,头都不敢抬。
狄仁杰眼中寒光迸射!周允早不死晚不死,偏偏在李元芳找到墨衡密笔、线索指向“鸾”这个关键代号的时候突然中毒身亡!
这绝非巧合!
是灭口!幕后之人察觉到了危险,抢先一步,掐断了周允这条可能暴露其身份的线索!
“带路!去大牢!”狄仁杰声音冰冷,蕴含着压抑的怒火。他倒要看看,在内卫府看守森严的大牢里,对方是如何神不知鬼不觉地完成这次精准的灭口!
他快步走出书房,如燕紧随其后。夜色中的内卫府,因这突如其来的变故,骤然变得杀机四伏。
周允之死,仿佛一声警钟,宣告着幕后那只黑手,不仅未曾远离,反而将触角伸到了内卫府的核心地带!这场较量,陡然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