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游猎归来,林鹿心中那个酝酿已久的想法愈发清晰。朔方军如今兵多将广,猛将如云,如胡煊、陈望、许韦、典褚等皆能独当一面,石勇、赵二郎等亦各有所长。然而,将领们多凭借勇武和经验作战,系统学习过兵法谋略者寥寥。随着地盘扩大,未来战事将更加复杂,亟需培养更多既有勇力又通韬略的中下层军官,乃至储备高级将才。
这一日,林鹿召来了墨文渊与贾羽。
“文渊,子和,”林鹿开门见山,“我欲在朔阳城内设立一‘讲武堂’,亦可称为将领学校。旨在教授军中素有潜力之军官、以及有功士卒,学习兵法韬略、战阵指挥、地理天文乃至基本算数文书。使我朔方将领,不仅勇猛,更兼智谋,如此方能应对未来更为复杂之战局。你二人学识渊博,尤擅谋略,我想请你们轮流担任主讲,传授心得,不知意下如何?”
墨文渊与贾羽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惊讶,随即化为深思与赞同。
墨文渊率先拱手道:“主公此议,高瞻远瞩!强兵必先强将,强将需通韬略。设立讲武堂,系统传授兵法,乃强军固本之良策。渊虽不才,愿将平生所学,倾囊相授,为我朔方培育将才!”
贾羽也微微欠身,他那向来冷静的脸上也露出一丝波动:“主公深谋,羽钦佩。战场厮杀,勇力为基,然谋略方是决胜关键。系统教授兵法,可使我军战力倍增,更能于基层发掘良才。羽亦愿尽绵薄之力。”
见二人应允,林鹿大喜:“好!此事便交由你二人会同杜长史筹备。选址、规制、选拔学员标准、授课内容,均由你们拟定章程。首批学员,不必多,务求精干,可从各军之中,选拔有功勋、有潜力、年纪尚轻之都尉、校尉乃至有功队正入堂学习。每期以三月为期,学业优异者,优先擢升!”
命令既下,朔方机器再次高效运转起来。杜衡负责协调场地、物资,墨文渊与贾羽则闭门数日,精心规划讲武堂的章程与授课内容。
墨文渊主张由浅入深,从《孙子兵法》、《吴子》等基础典籍讲起,结合经典战例,剖析为将之道、谋攻之法、地形之利,更注重培养将领的全局观和正合奇胜的思维。
贾羽则更侧重实用与诡诈,他准备讲授如何料敌先机、如何设伏用间、如何利用人性弱点、如何在复杂形势下做出最有利的抉择,其内容往往剑走偏锋,却极具实战价值。两人风格,一正一奇,相得益彰。
不久,朔阳城东,一处原本属于某获罪豪族的宽敞宅院被修缮改造,挂上了“朔方讲武堂”的匾额。首批五十名学员,从各军中被严格选拔出来,他们中有像姜山(胡煊副将)这样已有一定地位的将领,也有在历次战斗中表现出色、被破格提拔的年轻军官。他们怀着激动与期待的心情,步入了这所崭新的学堂。
开堂第一课,由墨文渊主讲。他身着儒衫,手持书卷,立于堂上,侃侃而谈,从“兵者,国之大事”讲到“上兵伐谋”,引经据典,深入浅出,令台下这些习惯了刀头舔血的汉子们听得如痴如醉,仿佛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而轮到贾羽授课时,气氛则更为凝练。他言语简洁,目光锐利,所举案例往往血腥而直接,剖析阴谋诡计毫不避讳,听得学员们时而冷汗涔涔,时而恍然大悟,对战争的残酷与智谋的重要性有了更深的认识。
林鹿本人也时常抽空前往讲武堂,有时静坐后排聆听,有时则与学员们一同探讨战例,分享自己的实战经验。他的到来,更是极大地激励了这些军官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