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河西因薛铭无嗣而暗流涌动之际,与其隔河相望的河东之地,相对而言则显得平稳许多。这片土地的控制者,乃是河东节度使柳承裕。
柳承裕年约四旬,面容儒雅中带着武将的刚毅,蓄着短须,目光沉静。他出身河东柳氏,虽非宗主嫡系,却也是地位尊崇的旁支翘楚。凭借家族在河东盘根错节的影响力以及自身的军功才干,他得以执掌河东节钺,驻守太原府,麾下拥兵五万五千,是大雍北方一道重要的屏障。
他的主要职责,便是防御北境的蛮漠匈奴部落。与西边朔方林鹿主要应对西戎、北庭马渊不同,柳承裕面对的匈奴诸部,虽不如鼎盛时期强盛,但骑兵来去如风,剽悍善战,时常南下寇边,劫掠人口牲畜,始终是河东的心腹之患。因此,柳承裕将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整军经武、巩固边防之上,在北部边境修建了大量烽燧堡寨,实行屯田戍边,麾下亦有一支精锐骑兵,专门用于应对匈奴游骑。
柳承裕并非闭目塞听之辈。他深知天下纷乱,河东虽暂安,亦不能高枕无忧。他对周边局势保持着高度关注,尤其是西边的邻居——河西。
“薛铭弑父上位,性情暴戾,如今更是困于子嗣之忧,身体堪忧……”柳承裕在太原府的节度使衙署内,听着幕僚关于河西近况的汇报,眉头微蹙,“河西若生乱,则我河东西侧屏障顿失,不得不防。”
他手下有一名颇为得力的年轻将领,名叫卫铮,年方二十五,是柳承裕一手提拔起来的寒门俊杰,骁勇善战,尤其擅长骑兵奔袭,现任河东骑军都尉。卫铮进言道:“节帅,薛铭若倒,河西必乱。届时,无论是其内部争斗不休,还是被朔方林鹿或他人所乘,对我河东皆非好事。末将以为,当加强西线戒备,同时可暗中联络河西军中与我交好之将领,以备万一。”
柳承裕微微颔首,卫铮的想法与他不谋而合。他吩咐道:“卫都尉,西线巡防之事,由你多加留意。至于联络之事……需格外谨慎,不可授人以柄。”
除了关注河西,柳承裕更大的精力还是放在北境。近来,边境哨探回报,匈奴王庭似乎有些异动,各部族调动频繁,虽未大规模犯边,但那山雨欲来的气氛却让人不安。
负责北境防务的主要将领,是柳承裕的族弟,柳承训,为人稳重,擅守。柳承训向柳承裕禀报:“大哥,匈奴各部近日于阴山以北会盟,据闻是由左贤王挛鞮冒顿发起。此人心机深沉,野心不小,恐有整合各部,大举南侵之意。”
“挛鞮冒顿……”柳承裕默念着这个名字,眼神锐利起来,“此人确是枭雄之姿。传令下去,北境各军镇进入战备状态,加派斥候,深入草原,务必探明匈奴动向!同时,向朝廷……向洛阳发报,陈述北境危局,请求增援粮饷。”尽管知道洛阳朝廷如今形同虚设,这道程序却不得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