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陈默是在清脆的鸟鸣和空气中弥漫的、刚出炉面包的香气中醒来的。他推开窗,深深吸了一口混合着花草清露与食物香气的空气,只觉得神清气爽。
走出旅店,清晨的静语镇仿佛被水洗过一般清新。石板路上还带着些许湿气,早起的人们已经开始忙碌,但动作都不疾不徐,见面时相互问候,脸上带着平和的笑容。
他循着香气,找到了镇上那家面包坊。刚出炉的蓬松柔软,表面撒着一层细碎的,带着微光的银色糖霜,口感微甜,伴有淡淡的奶香和一种说不出的清新气息。陈默就站在店门外,学着本地人的样子,一边吃着热乎乎的面包,一边看着逐渐苏醒的街道,感觉前所未有的惬意。
随后,他漫无目的地在镇上闲逛。不同于昨日傍晚的匆匆一瞥,白天的静语镇更显生机勃勃。他路过铁匠铺,听着里面传来有节奏的敲击声;看到农妇在自家门前的小院里,照料着那些发着微光的银叶草;孩童们在广场上围绕着神像追逐嬉戏,银铃般的笑声回荡在空中。
他甚至花了点时间,坐在广场边的长椅上,看着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用某种柔软的草茎,灵巧地编织出各种栩栩如生的小动物,送给围观的孩子们。老者看到陈默这个陌生面孔,还友善地笑了笑,递给他一只编得极为精致的星光草蚱蜢。
陈默接过这小小的礼物,道了声谢,指尖摩挲着草茎粗糙而充满生命力的触感,心中有种莫名的触动。这种平凡而温暖的善意,是何其的稀少。
下午,他再次走进了那家旧书店。老者还记得他,笑着打了声招呼。陈默这次没有买书,而是就着店里昏黄温暖的光线,翻阅着一些讲述教国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的杂书,听得入神时,老者还会慢悠悠地品评几句,或是补充一些书里没有的趣闻轶事。从老者口中,陈默得知静语镇之所以得名,是因为传说在很久以前,曾有一位苦修者在此静坐冥思数十年,最终与星辰对话,其低语能安抚狂暴的野兽,抚平心灵的创伤。
黄昏时分,陈默循着酒馆的歌声走去。那是一家名为“温语”的小酒馆,面积不大,却坐满了结束一天劳作的镇民。人们喝着本地酿造的,带着淡淡蜂蜜和花果香的淡啤酒,听着一位游吟诗人弹奏着七弦琴,吟唱着关于星辰,英雄与远方的歌谣。陈默找了个角落坐下,点了一杯啤酒,静静地听着。歌声悠扬,琴声婉转,没有那种冒险者酒馆的豪迈与喧嚣,却别有一番深入人心的宁静力量。
陈默彻底放松了下来,白天在镇上闲逛,品尝本地食物,与偶遇的镇民简单交谈,悠闲的在小镇里闲逛。晚上则在房间的窗边,就着星光阅读那本《晨星巡礼》,或是纯粹地发呆。
三天光阴,如溪水般潺潺流过,宁静而平和。
陈默几乎完全融入了静语镇的节奏。他不再只是一个旁观者,而是成了小镇清晨面包坊前的熟客,广场长椅上的常客,以及那几个总在神像下嬉戏的孩童们期待的“大朋友”。
孩子们最初有些怯生生,但见陈默总是带着温和的笑意,还会用草叶编出比老爷爷更奇巧的小玩意儿,便很快与他熟络起来。其中一个胆子最大、名叫里克的小男孩,甚至拉着陈默加入他们的“星光守卫”游戏,扮演从远方而来、帮助小镇抵御“暗影兽”的勇士。陈默也乐得配合,收敛了所有力量,像个普通人一样在广场上奔跑、躲藏,听着孩子们纯真欢快的笑声,仿佛自己也回到了无忧无虑的年纪。
这种简单纯粹的快乐,是他穿越以来,乃至前世都极少体验的。他发现自己很享受这种状态,体内的“万象之种”在这份全然放松的心境下,似乎运转得更加圆融自如,心神也愈发通透。
第三天傍晚,陈默再次坐在“温语”酒馆的角落,听着游吟诗人的歌声,品着杯中的淡啤酒。他心中已有了决断。
“是时候继续前行了。”他默默想着,“不必匆忙赶路,就这样边走边看,慢慢向教国深处去,倒也不错。”
他如今已是凝脉九脉大圆满,只差一个契机便能踏入铸宫境。虽然系统迟迟未有提示,但他能感觉到,那层壁垒已然清晰可见,或许需要的不仅仅是能量的积累,更是心境的沉淀与某种顿悟。这趟不设目标的漫游,或许正是契机所在。
清晨,陈默收拾好行装,下楼与沉默的旅店老板结清账目。当他走出旅店时,却发现小里克和另外几个孩子已经等在了门口,小脸上带着明显的不舍。
“陈默哥哥,你要走了吗?”里克仰着头问道。
陈默蹲下身,摸了摸他的头,笑道:“是啊,哥哥还要去别的地方看看。”
“还会回来吗?”
“也许吧,如果有缘的话。”陈默没有给出确定的答案,缘分之事,谁又说得准呢?他从怀里取出几枚在万兽盟得到的适合把玩的兽牙和鸟羽,分给孩子们,“送给你们,留个纪念。”
孩子们欣喜地接过礼物,围着陈默叽叽喳喳地道别。
最后,陈默对孩子们挥了挥手,又向听到动静从书店里走出来的老者点头致意,随后便转身,再次踏上了那条白色的石板路,只是这次的方向,是背离静语镇,通往晨星教国更深远的内陆。
他步履从容,并不施展身法,只是如同一个普通的旅人,沿着道路不紧不慢地走着。道路两旁,依旧是那片片散发着莹光的银叶草田,偶尔能看到更大的农庄或是小型的村落。天空湛蓝,几缕薄云如同洁白的纱巾,远处起伏的山峦线条柔和,与万兽盟的险峻嶙峋截然不同。
走了约莫半日,他在路边一棵冠盖如云、枝叶间同样闪烁着微光的古树下歇脚,取出在静语镇买的干粮和清水,简单解决了午餐。靠着树干,听着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看着远处田地里劳作的农人,一种前所未有的闲适感充盈心间。
“以这种速度,走到曙光城恐怕要一两个月吧。”陈默估算着,却并不在意。时间对他而言,目前并非最紧迫的东西。
休息够了,他便继续上路。日头偏西时,他抵达了一个比静语镇稍大些的镇子,名为“微光镇”。这里的建筑风格与静语镇类似,但镇中心教堂的规模明显大了不少,穹顶上镶嵌的晶体也更加硕大,在夕阳下反射着瑰丽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