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之种”传来的牵引感稳定而清晰,如同黑暗中唯一的灯塔,指向遗忘星河中一片连“守钥者”都未曾标记的深邃区域。
离开相对安全的行星残骸是一个需要权衡的决定。但“未来之种”是彼苍文明最后的结晶,它的异动必然有其深意。或许,那是彼苍文明在覆灭前留下的另一重后手,或许,是与其他归档文明相关的线索,又或许,是某种能对抗归墟的关键之物。
“星椋,保持最高级别隐匿模式,沿牵引方向前进。”林夜下令。刚刚结束闭关的他,气息沉静如渊,对自身力量的掌控已臻化境。
飞行器如同幽灵,悄无声息地滑入更深的黑暗。这里的星辰更加稀疏,虚空背景辐射几乎降为零,仿佛一切物理常数都在此地变得暧昧不清。若非“未来之种”的指引,任何导航系统都会在此彻底失效。
航行持续了数日。就在连月影都开始感到一丝源自绝对虚无的心悸时,前方的景象终于发生了变化。
那并非恒星,也不是星云,而是一座……城。
一座巨大无比、仿佛由无数青铜与未知合金铸造而成的古城,正静静地悬浮在虚空之中。它的大部分结构都残破不堪,布满了撞击和能量侵蚀的痕迹,巨大的裂口如同怪兽的嘴巴,幽深黑暗。古老的建筑风格是林夜从未见过的,尖塔倾斜,穹窿破碎,街道凝固在毁灭的一瞬。它没有任何能量反应,就像一具真正死去了亿万年的巨兽尸骸,在虚空中永恒漂流。
而“未来之种”传来的牵引感,源头正指向这座古城的核心区域。
“检测到目标。结构扫描……无法进行,存在强烈干扰。材质分析……数据库无匹配记录。未发现任何生命或能量信号。”星椋汇报着令人不安的结果。这座城,就像是被从历史中彻底挖走的一块,不留下任何可读的信息。
“它不属于‘摇篮’协议。”林夜肯定地说。守钥者并未对这座城的出现做出任何反应,说明它不在734扇区的归档名单内。一座漂流在“文明墓园”之外的、未知的古城。
飞行器谨慎地靠近,从一座崩塌的巨大城门缺口处缓缓驶入。内部是更加令人窒息的死寂,街道上散落着奇异的、已经石化的器具,墙壁上刻满了无法解读的壁画与文字,描绘着这个文明昔日的繁荣与某种……对星空的狂热崇拜。
月影轻轻触碰了一下身旁一尊扭曲的金属雕塑,指尖传来刺骨的冰冷,以及一种被时光磨砺殆尽的微弱怨念。“这里……充满了不甘和困惑。他们毁灭得非常突然。”
林夜漫步在这座死去的城市中,灵魂深处的“织网”结构微微震动,并非预警,而是一种共鸣。他在尝试解析这座城市残留的、微乎其微的规则印记。
突然,他停下了脚步,目光锁定在街道尽头一座相对完好的建筑上。那似乎是一座神庙或者观测台,其顶端镶嵌着一块巨大的、已经彻底黯淡的晶体。
而“未来之种”的牵引,在此地强烈到了极致。
他推开布满锈蚀痕迹的巨门,走了进去。内部空间广阔,穹顶已经部分坍塌,冰冷的星光从缺口洒落,照亮了中央的一座祭坛。
祭坛之上,空无一物。
但林夜的瞳孔却猛地收缩。不是因为他看到了什么,而是因为他“感觉”到了。
在祭坛的上方,悬浮着一个“概念上的空洞”。那不是物质的缺失,而是规则的真空,是“存在”被某种力量极其精准地、彻底地“挖走”后留下的伤痕。甚至连“虚无”这个概念,在那个位置都显得不适用。
这种感觉……与他灵魂中曾被归墟之力侵蚀的伤痕,同源,但却更加绝对,更加……完美。
归墟的否定,还残留着挣扎与对抗的痕迹。而此地的“空洞”,却呈现出一种冰冷的、毫无波澜的、完成的“抹除”。
“这不是归墟造成的……”林夜的声音带着一丝自己都未察觉的寒意。
月影也感受到了那股令人灵魂战栗的“空洞”,脸色发白。“那是什么?”
就在这时,林夜手中的“未来之种”突然自主飞起,悬浮在那个“概念空洞”旁边,散发出柔和而悲伤的光芒。光芒如同画笔,试图去描绘那空洞的轮廓,却一次次失败,无法填补分毫。
一段极其微弱、断断续续的意念碎片,从“未来之种”中流出,汇入林夜的意识。那是彼苍文明最顶级的观测者,在覆灭前对遥远星域的一次惊鸿一瞥的记录:
……确认……‘他者’……介入……
……不同于‘归墟’……非修正……乃‘收割’……
……目标……‘可能性’结晶……文明精华……
……警告……绝对……回避……
信息到此彻底中断。
林夜站在原地,一股寒意从脊椎直冲头顶。
归墟,是宇宙的“修正机制”,负责清理超出阈值的文明与规则。
而这座古城的毁灭,以及“未来之种”传递的警告,指向了另一个更加恐怖的存在——
一个不同于归墟的 “他者” ,它不进行“修正”,而是进行 “收割” 。它的目标,是文明最精华的 “可能性”结晶!
彼苍文明创造“未来之种”,或许不仅仅是为了对抗归墟,更是为了……躲避这个“他者”的收割!
而这座古城,就是被“他者”光顾过,并被取走了最宝贵“可能性”的现场!那个祭坛上的“概念空洞”,就是被收割后留下的伤疤!
危机感从未如此强烈。他们不仅需要面对作为清道夫的“归墟”,还要警惕那个隐藏在更深黑暗中、进行精准收割的……“他者”!
林夜深吸一口气,将颤抖的“未来之种”收回手中。
“我们该回去了。”他沉声道,声音在死寂的神庙中回荡,
“这里的发现,必须让‘守钥者’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