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一个团级前进指挥所被“斩首”的消息,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巨石,迅速在演习导演部和红蓝双方高层引起轩然大波。红军指挥层震怒之余,也迅速调整部署,加强了各级指挥机构,特别是师、军一级核心指挥所的警戒力量,并派出大量侦察分队,誓要揪出这支神出鬼没的蓝军小分队。
然而,“雷霆”小队在凌玥这个“人形雷达”和战术大师的引领下,如同滑不留手的游鱼,在红军布下的天罗地网中穿梭自如。他们并不与红军强大的正面部队纠缠,而是专挑其脆弱的后勤、通讯节点下手。
第一幕:后勤噩梦
凭借凌玥对能量流动和物资集中点的敏锐感知,小队轻易定位了红军一个位于山谷隐蔽处的野战油料和弹药补给点。这里守卫森严,明哨暗哨林立。
“强攻不可能。”雷战观察后摇头。
“不需要强攻。”凌玥指向补给点上游一条蜿蜒的小溪,“他们的生活用水和部分设备冷却用水取自那里。”
是夜,凌玥独自潜行至溪流上游,将一些无色无味、却能让内燃机滤清器轻微堵塞、精密仪器电路产生短暂异常的“小玩意儿”(她利用空间材料和基础化学知识配制)投入水中。剂量控制得恰到好处,不会造成永久损坏,但足以在接下来几天里,让依赖该水源的红军车辆故障率小幅攀升,部分雷达、通讯设备出现间歇性失灵。
与此同时,猴子和铁柱则利用声东击西的策略,吸引守卫注意力,大壮和秀才趁机潜入补给点外围,破坏了几个主要的照明发电机,并在关键道路上撒下了大量特制的、难以清理的润滑油脂和三角钉(演习无害化处理)。
第二天,红军这个重要的补给点虽然未被“摧毁”,但其运作效率大打折扣,车辆进出困难,部分设备“水土不服”,成为了红军后勤链条上一个不大不小却持续作痛的“溃疡”。
第二幕:通讯迷雾
在一次潜伏中,秀才成功截获了红军一个炮兵旅与前沿观察所之间的无线电通讯,并破译了其相对简单的校验码。
“青鸾,能不能模仿他们的指令?”雷战眼中闪着光。
凌玥仔细分析了截获的通讯录音和红军炮兵指挥的说话习惯,结合精神力对声带的细微控制,竟然在短时间内模仿出了七八分相似!她利用缴获的电台(之前斩首行动的战利品),在特定的时间、选择了一个红军电子对抗相对薄弱的区域,向该炮兵旅的一个营下达了“临时变换射击诸元,对xx区域进行一轮效力射”的假命令!
那个红军炮兵营虽然有所疑虑,但在“上级”急促的命令和相对“正确”的校验码面前,还是执行了射击。结果,整整一个营的宝贵炮弹,全部倾泻在了一片无人的荒漠上,而蓝军一支正在附近迂回的装甲分队则侥幸逃过一劫。
这次成功的电子欺骗和火力误导,让红军指挥层暴跳如雷,同时也对内部通讯安全产生了极大的不信任感,不得不耗费大量精力更换密码和验证流程,指挥效率再次受到影响。
第三幕:空中魅影
红军依仗其强大的空军力量,对蓝军造成了巨大压力。蓝军的防空系统在红军战机的反复打击下损失惨重。
“必须想办法削弱他们的空中优势。”雷战看着沙盘上不断被标记为“被摧毁”的蓝军防空单位,眉头紧锁。
凌玥将目光投向了红军前线机场周围。她注意到,红军为了保证战机出勤率,在前线机场设置了几个临时的雷达站和地空导弹阵地,这些阵地位置相对固定,但警戒力量不如核心指挥所。
她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计划:潜入这些阵地附近,并非为了摧毁它们(那太难),而是利用其对低空、慢速小目标探测能力的盲区,以及夜间值班人员的疲惫,进行持续的心理干扰和骚扰。
她利用简单的材料制作了能模拟直升机旋翼声音的小型装置,在夜间置于阵地外围不同方向,定时启动;又让猴子用加装了消音器的狙击步枪,远距离精准“击毙”(激光模拟)阵地外围的哨兵(演习规则允许,但会暴露位置);甚至,她还会在特定频率上,播放一些经过处理的、令人不安的诡异声音……
几天下来,红军这几个前线防空阵地的官兵被骚扰得疲惫不堪,精神紧张,报告了无数次“疑似敌低空渗透”的虚警,大大分散了其指挥官的精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应对真正空中威胁的反应速度。
终幕:鹰巢折翼
演习进入最后阶段,红军虽然被“雷霆”小队搅得心烦意乱,但凭借绝对的实力优势,依然稳步推进,将蓝军主力压缩在最后一片预设防御阵地内,准备发动总攻。红军集团军级的核心指挥所(代号“鹰巢”)也前移至靠近前线的一个高度设防的永久性地下工事,被认为是绝对安全的存在。
“砺剑”演习导演部和大批观摩首长,此刻也都聚焦于此,等待最终的结果。
“鹰巢”固若金汤,常规手段根本无法接近。
“难道就看着他们总攻?”猴子有些不甘。
凌玥却站在地图前,久久凝视着“鹰巢”所在区域的地形和水文资料,脑海中飞速计算着。她注意到,“鹰巢”虽然深埋地下,但其通风、供水系统和一部分备用电缆,却依赖于附近一条地下河和几条铺设在地表浅层的管线。
“我们不能进去,但可以让里面的人不舒服,甚至……短暂‘失明’。”凌玥眼中闪过一丝决然。
她向雷战和基地指挥部(通过霍霆深)提交了一个极其冒险的计划:她需要小队全力佯攻“鹰巢”外围的一个次要目标,吸引其所有警戒力量的注意。而她,将独自利用夜色和复杂地貌,渗透至“鹰巢”依赖的地下河入口和主要电缆铺设区。
计划被批准了。这是演习的最后一搏。
是夜,雷战带领小队其他成员,对“鹰巢”外围的一个雷达站发起了决死突击,战斗异常激烈,成功吸引了红军大部分应急力量的关注。
而凌玥,如同暗夜中的一道青烟,凭借着对环境的超强亲和力与内力支撑,以近乎不可能的方式,穿越了雷区、传感器区和巡逻队间隙,抵达了目标区域。她找到那条地下河的隐蔽入口,将一些特制的、能产生大量无害但极其细密泡沫(短暂堵塞过滤器)和微弱导电物质(干扰水质监测传感器)的药剂投入水中。同时,她找到了主电缆的浅埋段,利用高功率的、非致命的电磁脉冲装置(空间实验室产品,小心控制功率),对其进行了短暂的、定向的干扰!
“鹰巢”内部,瞬间出现了一系列“意外”:通风系统报警,空气过滤器压力异常;水质监测数据跳动;部分非核心照明和辅助设备闪烁、重启;最要命的是,与前沿几个主要攻击部队的通讯,出现了短暂的、强烈的杂音和中断!
虽然这些故障在红军技术人员紧急处置下很快恢复,仅仅持续了不到三分钟,但这宝贵的三分钟,正是红军策划的总攻发起时刻!前线几个主力师在关键时刻与指挥部失去了几秒钟的清晰指令,攻击节奏出现了细微的混乱和迟疑!
而就在这短暂的混乱中,一直处于被动挨打状态的蓝军主力,抓住了这转瞬即逝的机会,发起了全线的、猛烈的逆袭!同时,蓝军隐藏已久的、为数不多的预备队,也如同尖刀般捅向了红军因总攻而略显薄弱侧翼!
演习导演部内,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屏幕上,代表蓝军反击的箭头,竟然硬生生顶住了红军的钢铁洪流,并在局部形成了反包围!
虽然最终,红军凭借强大的实力底蕴,还是稳住了阵脚,并最终“惨胜”,但谁都看得出来,如果没有“雷霆”小队,尤其是“青鸾”这最后一击制造的混乱,蓝军根本不可能打出如此惊艳的反击,红军也绝不会赢得如此艰难!
演习结束的哨声响起。
红军“鹰巢”指挥所内,那位肩扛将星的红军司令,看着沙盘上最终的战损比和那份关于指挥所遭遇“非对称骚扰”的报告,沉默了许久,最终对身边的参谋叹道:“告诉‘利刃’的赵汉生,他们这只‘青鸾’,不是祥瑞,是专门来拆庙的!不过……拆得好!这堂课,值了!”
戈壁滩上,夕阳如血。“雷霆”小队的队员们虽然浑身疲惫,衣衫褴褛,但眼神明亮,充满了自豪。他们围在凌玥身边,看着她平静依旧的脸庞,心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敬佩。
猴子用力拍着凌玥的肩膀(这次她没躲):“青鸾!以后你就是我亲姐!指哪儿打哪儿!”
大壮憨笑:“青鸾教官,你咋啥都会?”
连一向冷静的秀才也推了推眼镜,由衷道:“你的战术思维,颠覆了我对现代战争的认知。”
凌玥看着这群生死与共的战友,脸上露出了清浅而真实的笑容。这一次演习,她不仅验证了自己的能力,更赢得了这支铁血小队毫无保留的、兄弟般的认同。
霍霆深的声音透过通讯器传来,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骄傲与柔和:“辛苦了,青鸾。你们的表现,震惊了整个导演部。”
凌玥抬头,望向远方如火的晚霞。她知道,“青鸾”之名,经此一役,必将响彻整个红星共和国的军队高层。这不仅仅是个人的荣耀,更是她未来肩负更大责任、应对更危险敌人的起点。
砺剑淬火,“青鸾”已然锋芒毕露。未来的征途,必将更加波澜壮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