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姬斜倚在宽大的紫檀御座中,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冰冷的扶手,发出单调而压抑的轻响。案头堆积如山的奏折,十之八九,都指向同一个议题——立后。
“陛下。”
礼部尚书,这位须发皆白,代表着朝中最顽固礼法势力的老臣,再次躬身,声音平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持。
“祭天大典,乃国朝盛典,亦是告慰天地祖宗、祈求国祚绵长之重仪。按祖宗成法,大典之上,当册立中宫,以正坤仪,定国本。此乃国之根本,万民所望,还请陛下…早做圣裁。”
柳姬的指尖猛地顿住。
又是这句话!
这句话,她听了何止百遍?
她不耐烦地挥了挥手,动作带着帝王的威仪,却也透着一丝难以掩饰的疲惫:“朕知道了。此事…容后再议。”
“陛下!”崔文正并未退下,反而上前一步,花白的眉毛紧蹙,语气加重了几分。
“祭期迫在眉睫,礼部需提前拟定仪程,准备册宝龙冠,昭告天下!此非儿戏,更非‘容后’二字可推搪!陛下登基数载,中宫之位空悬,已引朝野非议,人心浮动。值此多事之秋,正需以中宫之立,安社稷,定民心啊!”
她比任何人都清楚这些世家门阀的算盘。
由于她好女色所以对男人提不起兴趣,宫里也没什么男人,可是立的皇后必须的男人。
柳姬这些年一直避而不谈,但是终究还是要面对的。
百姓不会接受一位女性皇后,这有违祖宗之法,上天不容。
立后是她们下一步棋的关键落子。
她们当然知道柳姬的怪癖,所以已经准备了多名自家女儿假扮美男共柳姬挑选。
百姓和官员都可以送来自己的儿子参选。
立后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是一件公平的事情,不过还没有平民儿子成为皇后的例子。
一群道貌岸然的衣冠禽兽!
柳姬的指甲深深掐入掌心。
将朕的后位,当作你们争权夺利的筹码!
更让她感到窒息的是,她知道自己这次,恐怕真的没有拒绝的余地了。
崔文正的话,看似劝谏,实则是最后通牒。
她代表的不是他个人,而是整个盘踞在朝堂上的世家利益集团。
他们用朝野非议,人心浮动来施压,用祖宗成法来绑架,甚至隐隐暗示着,若她再一意孤行,恐怕连这祭天大典的天意,都不会再站在她这边。
朕的力量…太弱了…
没了柳惊澜这个军神在朝堂之上支持她。
而此时她手中的筹码也不多了,必须用在更危难的时候不能用在立后之事上。
禁军统领虽忠心,但根基尚浅,难以抗衡盘根错节的世家势力。
朝中真正忠于她的大臣,寥寥无几,且大多位卑言轻。
拒绝?他们恐怕会立刻掀起更大的风浪。
唉,算了,总是要立的。
她必须选一个皇后,必须在这场由世家主导的选妃闹剧中,挑出一个合适的人选。
就在这苦恼之时,一个名字,不受控制地浮现在她的脑海——书昀。
书昀…
柳姬的心尖像是被什么东西轻轻刺了一下,泛起一阵带着酸楚的疼。
书昀,她的影子,她的利刃,她最忠诚的侍卫。
那个总是沉默地站在她身后,用生命守护她,眼神炽热得仿佛能灼伤人的姑娘。
唉,书昀,你怎么还不回来啊,要是你能在这里陪陪我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