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基地的庆功宴刚散,刘木龙的手机就响了,屏幕上跳动着 “赵雅琪” 三个字 —— 系统 “人脉掌控” 功能提前弹出提示:【核心人脉赵雅琪需求:地产集团 “文旅小镇” 项目需优质农产品供应链,同时面临家族内部对 “非地产业务” 的质疑,需 “民生企业背书” 增强说服力】。
他接起电话,赵雅琪干练的声音透过听筒传来:“木龙哥,忙吗?我在临山县工业园区门口,想跟你谈个合作。” 刘木龙刚走到门口,就看见赵雅琪的黑色轿车停在路灯下,她穿着剪裁利落的西装,手里拿着一份文旅小镇的规划图,比上次见面时多了几分急切。
“这是我们集团在邻市的‘青山文旅小镇’项目,” 赵雅琪展开规划图,指尖点着标注 “社区配套” 的区域,“想在小镇里开一家‘惠民优鲜社区店’,再建一个农产品体验园,让游客能采摘、能加工,还能把新鲜产品带回家。但我叔父觉得‘不务正业’,说农产品利润低,要是能有你的合作背书,他就能放心批资金。”
刘木龙看着规划图上 “亲子农场”“手工工坊” 的标注,心里立刻有了主意:“这事儿我同意。不仅能开店,我们还能把共享基地的深加工产品放进小镇民宿,再让老陈、老张他们来体验园当‘农业导师’,教游客种菌菇、磨杂粮,既赚了钱,还能帮农户增加收入。”
他顿了顿,想起系统提示的 “家族质疑”,补充道:“明天我跟你去见你叔父,把我们联盟的农户增收数据、溯源系统的公信力都带上,再让他尝尝我们的草莓罐头,他肯定能认可。” 赵雅琪眼睛一亮,伸手拍了拍他的胳膊:“就知道找你靠谱!比那些只知道讨好我的商人强多了。”
第二天见赵雅琪叔父时,果然如系统预判的那样,对方一开始满脸不屑:“农产品能赚几个钱?还耽误小镇建设进度。” 直到刘木龙拿出数据 —— 共享基地投产首月就带动 120 户农户增收,文旅小镇若合作,预计能让周边 50 户农户加入订单农业,每年增收 3 万元;再打开溯源系统,展示从种植到加工的全流程,最后递上一罐草莓罐头:“您尝尝,这是我们自己加工的,没有添加剂,游客肯定喜欢。”
叔父尝了一口,脸色缓和下来:“没想到你们的农产品做得这么正规。行,我批 200 万启动资金,要是效果好,后续再追加。” 赵雅琪悄悄给刘木龙比了个 “oK” 的手势,眼里满是感激。
刚送走赵家叔侄,系统提示音又响起:【检测到宿主依托 “人脉掌控” 功能化解合作阻力,达成 “地产 + 农业” 跨界合作,触发 “资源整合” 奖励】【奖励:现金 300 万元,“文旅农业运营” 高级技能,青山文旅小镇独家农产品供应权,系统 LV10 经验值 + 50(公益守护形态能量 + 5%)】
还没等刘木龙消化奖励,周雨桐拿着平板电脑跑过来,屏幕上是东南亚农户的求助视频 —— 泰国清迈的农户在镜头前举着滞销的菌菇,说着不太流利的中文:“刘总,听说您能帮农户卖菌菇,我们这里有 10 万斤菌菇卖不出去,再放就烂了……”
刘木龙立刻召集团队开会。林晓皱着眉说:“东南亚物流成本高,还有关税问题,利润可能很低。” 思远突然举手:“我可以优化冷链路线,从云南边境走陆运,比海运快 3 天,还能省 20% 运费;再把我们的溯源系统改成双语版,让国外顾客也能看到菌菇的种植过程。”
慕沛灵也补充道:“我联系了之前合作的公益组织,他们在泰国有志愿者,可以帮忙分拣菌菇;思琪还能设计双语包装,印上‘中泰助农’的字样,肯定能吸引爱心顾客。”
方案敲定后,刘木龙通过视频连线告诉泰国农户:“我们会派冷链车过去,按市场价收购,再帮你们做成菌菇脆、菌菇酱,通过电商卖到中国,你们不用担心里程碑。” 视频那头的农户激动得连连鞠躬,说着 “谢谢中国朋友”。
半个月后,第一批泰国菌菇通过冷链车运到共享基地。老陈带着农户们帮忙分拣,一边挑一边说:“这些菌菇跟我们种的差不多,就是品种不一样,做成脆片肯定好吃。” 思琪设计的包装上,画着中泰两国国旗,还有农户握手的图案,周雨桐直播时,不少网友留言:“支持中泰助农,我买两罐!”
【检测到宿主推动跨国助农,解决东南亚 10 万斤菌菇滞销,系统触发 “国际公益” 判定】【奖励:现金 400 万元,“跨境农产品贸易” 特级技能,泰国农业部门颁发 “中泰助农先锋” 证书,公益守护形态能量 + 10%,解锁 “全球农产品冷链联盟” 权限】
傍晚,刘木龙看着刚下线的泰国菌菇脆,心里满是感慨。慕沛灵走过来,递上一杯热茶:“刚接到苏晴的电话,说学校想跟我们合作‘国际助农研学’,让孩子们了解不同国家的农业,你觉得怎么样?” 刘木龙笑着点头:“当然好,让思琪、思远也参与,从小培养他们的公益心。”
思甜这时突然咿呀地喊了一声 “助人”,虽然发音还不标准,却让全家人都笑了。刘木龙抱起小女儿,看着窗外的共享基地 —— 这里不仅是农产品的加工场,更是连接中国与世界的 “助农桥梁”。他知道,随着系统公益守护形态的激活,未来还会有更多跨国助农的机会,而他会带着家人、带着联盟,把 “惠民” 的温暖,送到更远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