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民集团的全球助农版图在澳洲葡萄酒产业落地后,将目光聚焦于毗邻的新西兰 —— 这个拥有 “全球最纯净牧场” 美誉的国家,乳制品出口量占全球 1\/3,却让当地奶农陷入 “原料依赖陷阱”。南岛奶农汤姆经营着 500 亩牧场,每天产出的 2 吨鲜奶只能以每升 1.8 新西兰元的价格卖给跨国乳业集团,而集团加工的婴幼儿配方奶粉在亚洲市场售价高达每罐 400 元人民币,利润是原料奶的 15 倍。更棘手的是,新西兰南岛冬季多暴雨,鲜奶运输途中易因冷链中断变质,汤姆每月因变质损失的鲜奶超 100 升,相当于全家半个月的收入,他对着变质的鲜奶桶叹气:“我们守着最优质的牧场,却只能赚点辛苦钱,还要看大集团的脸色。”
刘木龙带着全家抵达新西兰南岛皇后镇时,正赶上鲜奶收购旺季,却见奶农们开着奶罐车在集团收购站外排起长队,有人因鲜奶酸度超标被拒收,只能当场倒掉。思琪在走访中发现,新西兰乳制品产业的核心痛点有三:一是深加工率失衡,80% 的鲜奶以原料形式出售,仅有 20% 加工成高附加值产品;二是冷链物流薄弱,偏远牧场的鲜奶变质率高达 8%;三是品牌话语权缺失,优质奶源被跨国集团贴牌,奶农难以获得溢价。“我们要帮新西兰奶农把‘鲜奶’变成‘高端乳制品’,还要守住他们的每一滴劳动成果。” 思琪在 “惠民新西兰乳制品示范中心” 筹备会上,提出 “冷链保障 - 精深加工 - 品牌突围” 的三阶解决方案。
第一步,思琪从国内调派冷链专家,在皇后镇建设 “太阳能恒温冷链中转站”—— 利用新西兰充足的风能与太阳能供电,配备智能温控系统,鲜奶到港后温度可稳定控制在 4c,同时开通 “牧场直达工坊” 的冷链专线,将变质率从 8% 降至 1%。汤姆的鲜奶第一次通过专线运输,全程零变质,他激动地说:“以前运奶像‘走钢丝’,现在终于能安心了!”
第二步,思琪引入国内先进的乳制品加工设备,在中转站旁建立 “高端乳制品联合工坊”,开设婴幼儿配方奶粉、有机奶酪、鲜醇酸奶三条生产线,邀请荷兰乳制品专家驻场指导,教奶农掌握蛋白分离、益生菌添加等核心工艺。汤姆的女儿莉莉成为工坊质检员,参与生产的 “新西兰纯净牧场” 系列有机奶酪,在悉尼食品展上斩获金奖,每公斤定价 60 新西兰元,是之前卖鲜奶收入的 10 倍:“现在我们的奶能贴上‘汤姆牧场’的标签,还能卖到全世界,这是爸爸一辈子的梦想!”
第三步,思琪深挖新西兰的牧场文化 —— 毛利族有 “土地馈赠” 传统,奶农每年会举行仪式感恩牧场的滋养。她将这一文化融入品牌设计,推出 “毛利守护” 系列乳制品,包装上印有毛利图腾纹样,附带牧场纯净度检测报告;同时,联合周雨桐对接的亚洲母婴电商平台,将新西兰工坊的婴幼儿配方奶粉接入中国、日本市场,上线首月销量突破 10 万罐。
【检测到宿主子女思琪推动新西兰乳制品产业链升级,融合毛利文化赋能,系统触发 “大洋洲乳业公益突破” 判定】【奖励:1. 英语(新西兰口音适配)流利技能(思琪及示范中心团队同步解锁);2. 新西兰乳制品深加工技术包(含配方奶粉研发、奶酪熟化等 10 项技术);3. “新西兰纯净品牌” 光环(产品获国际乳制品联合会(IdF)认证,出口溢价提升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