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十五年夏,中原战事的硝烟尚未完全散尽,从西北方向传来的捷报与东南方最后的胜利消息,如同阵阵强劲的夏风,彻底吹散了笼罩在荆襄大地上空的最后一丝阴霾,也将林羽的战略视野,引向了一个全新的方向。
一、 西线凯歌,黄河澄清
先是镇守长安的征西都督徐庶,派快马送来了详尽的战报。奏报中称,奉林羽之前“西图雍凉、牵制曹操”的战略方针,周猛与马超东西对进,攻势凌厉无匹。马超率领的西凉铁骑,挟大破韩遂之余威,自金城东出,一路势如破竹,接连收复了被曹操势力渗透或控制的北地郡、上郡的黄河以西全部城邑,兵锋直抵冯翊郡西界。沿途曹军守备薄弱,或降或逃,几无有效抵抗。周猛则率长安精锐,北上扫荡,巩固战果。至此,司隶校尉部以西、黄河天险以南的广袤区域,已基本肃清曹操势力,与曹操控制的并州隔河相望。徐庶在信中强调,西线已稳,粮道畅通,可随时策应主力北伐。
紧接着,围困陈留近半年的赵云部也传来最终捷报。城内粮尽援绝,守军在得知官渡失守、曹真败北、曹仁北遁的消息后,军心彻底崩溃。守将开城投降。赵云率军入城,秋毫无犯,安抚百姓,并缴获了大量囤积的军械粮草。至此,曹操在河南地区最后的据点被拔除,整个黄河以南,淮河以北的广袤中原核心地带,已全部纳入林羽的控制之下。
二、 襄阳定策,剑指汉中
捷报传至襄阳,州牧府内一片欢腾。然而,林羽与诸葛亮、庞统等核心谋士却异常冷静。此刻,形势已然明朗:曹操退守河北,依托黄河天险苟延残喘,虽实力受损,但根基犹在,急切难下;孙权新得合肥,正忙于消化淮南,且孙林联姻初定,东部暂无大战。
“主公,”诸葛亮羽扇轻摇,指向悬挂的巨幅地图上的西南方向,“中原已定,曹操新败,胆气已丧,据河而守,我军若强行北渡,虽可胜,然伤亡必巨,且易为孙权所乘。当此之时,莫若西和诸戎,南抚巴蜀,东稳孙吴,北守黄河。而眼下,有一地,如鲠在喉,取之则可握入川之匙,舍之则恐为他人所先……”
他的手指,重重地点在了汉中!
“张鲁?”林羽目光一凝。
“正是!”庞统接口道,语气中带着一丝兴奋,“张鲁窃据汉中,以五斗米道惑民,形同割据。其人暗弱,其弟张卫骄横,内部不宁。汉中乃益州门户,天府之国之锁钥。若我军取汉中,则益州刘璋如瓮中之鳖,可不战而屈其兵!届时,尽收巴蜀之地,据长江上游,成高屋建瓴之势,天下可定矣!”
徐庶的信中也表达了类似观点,认为西线稳固,可抽调部分兵力,对汉中施加压力,以政治招抚为主,军事威慑为辅。
林羽沉吟片刻,目光扫过地图上汉中的险要地形,又看向南方益州的广袤疆域,最终决断道:“二位先生所言,正合我意!曹操新败,需时间舔舐伤口,我军正当借此良机,调整战略,西取汉中!”
三、 细作密报,蜀中阴云
恰在此时,“谛听营”安插在汉中和益州的细作也送来了关键情报。情报显示:
1. 汉中:张鲁与其弟张卫矛盾日益尖锐,张卫手握兵权,有夺位之心。汉中豪强对张鲁的“政教合一”统治颇有微词。
2. 益州:刘璋闻听林羽尽占中原,兵锋正盛,极度恐慌。其内部以张松、法正为代表的一部分官员,认为刘璋暗弱,难以守土,暗中倾向投靠更有作为的明主(暗指林羽);而另一部分以黄权、王累为代表的官员则主张严守关隘,联曹(或联张鲁)自保。益州内部,暗流涌动。这些情报,更加坚定了林羽夺取汉中的决心,也为他提供了清晰的行动思路。
四、 系统抉择,步步为营
【系统提示:检测到宿主战略方向重大调整——“西取汉中,图谋巴蜀”!触发隐藏任务“天府之钥”!】
【当前局势评估】:中原已定,北方暂缓,汉中空虚,益州动摇。战略机遇期出现!
【请选择攻略汉中主要策略】:
【选项一:政治诱降,和平解决】
* 行动:派遣能言善辩之士(如伊籍、蒯良)携重礼前往汉中,以高官厚禄诱降张鲁,并暗中联络汉中不满张鲁的士族豪强,许以好处,从内部瓦解其统治。
* 收益:若成功,可兵不血刃得汉中,最大程度保存实力,获得特质【不战而屈人之兵】(未来招降成功率提升15%)。
* 风险:张鲁可能拒绝,或拖延时间,导致刘璋警觉,加强防备;也可能被曹操或孙权势力插足。【选项二:大军压境,速战速决】
* 行动:以魏延、黄忠为先锋,赵云、张飞为主将,率精锐五万,自陈仓道或褒斜道大举进攻汉中,以雷霆万钧之势,一举攻克。
* 收益:快速解决问题,震慑益州刘璋,获得特质【雷霆之势】(山地作战部队攻击力提升10%)。
* 风险:汉中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可能伤亡较大;后勤补给困难;可能迫使张鲁倒向刘璋或曹操。【选项三:双管齐下,威逼利诱】
* 行动:一边派使者劝降,一边调遣精锐部队(如马超部分骑兵、张辽部)至汉中边境,举行大规模演武,炫耀武力,施加巨大军事压力,迫使张鲁在战与降之间做出选择。
* 收益:灵活性高,成功率高,展示肌肉的同时保留谈判空间。获得特质【刚柔并济】(外交威慑与军事行动配合效果提升)。
* 风险:耗费资源,需要精确把握尺度,过刚易折,过柔无效。
林羽倾向于选择三,他认为对张鲁这种半宗教化的割据势力,必须展示足够的力量,才能让其认清现实。
五、 调兵遣将,暗流涌动
战略既定,林羽立即着手部署:
1. 升任徐庶为雍凉都督,总揽长安及凉州军政,保障西线绝对安全,并负责对汉中策略的执行。
2. 密令马超:率西凉铁骑一部,移至陇西,做出随时可南下汉中的姿态。
3. 调张辽、徐晃部至宛城休整,随时准备西进,策应汉中方向。
4. 派遣伊籍为密使,携重礼,先行潜入汉中,试探张鲁口风,并接触汉中士族。
5. 令“谛听营” 加大了对益州、汉中的渗透力度,重点搜集刘璋、张鲁集团内部矛盾的情报。
随着一道道命令发出,荆襄大地的战争机器,开始将重心转向西南。而此时的成都府内,刘璋正对着地图上林羽庞大的势力范围瑟瑟发抖,召集众臣商议对策;汉中的南郑城中,张鲁则在一面祈祷,一面焦虑地等待着来自东方的消息。
剑,已指向汉中。巴蜀的天府之门,即将迎来新的叩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