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夏,司隶大地在经历了一连串疾风骤雨般的军事行动后,暂时迎来了短暂的平静。潼关已下,夏侯渊授首,张辽、徐晃归降,长安、洛阳连成一片,林羽集团的实际控制范围得到了空前扩大,兵锋直指曹操统治的腹心之地。然而,连续征战带来的疲惫、新占区域的消化压力、内部势力的整合需求,以及潜在的外部威胁,都让林羽意识到,此刻亟需一场战略性的休整,以巩固这来之不易的胜果。
一、 洛阳朝会,定策安民
洛阳南宫德阳殿,林羽端坐于昔日汉帝才能享用的御座之上(虽未称帝,但规制已僭),召开了一次规模空前的军政会议。诸葛亮、庞统、徐庶、蒯越、关羽、张飞、黄忠、赵云、周猛、魏延、文聘、以及新降的张辽、徐晃等文武重臣,济济一堂。
诸葛亮首先出列,手持玉圭,朗声奏报:“主公,自春及夏,我军连克长安、潼关,肃清司隶,收降名将,威震天下。然,将士疲惫,粮秣消耗巨大,新附之民亟待安抚,司隶、南阳、汝南等地百废待兴。亮以为,当此之时,宜采取‘守势’,暂停大规模征伐。主力各军分驻要地,轮番休整,精练士卒;内政方面,当务之急是减免司隶、南阳等地赋税,鼓励垦荒,兴修水利,招抚流亡,使百姓得以喘息,仓廪得以充实。”
庞统补充道:“孔明所言极是。此外,对新降将士,如文远、公明将军所部,以及司隶降卒,需妥善整编,与我荆州老兵混驻操练,以增其归属;对马腾、韩遂、张鲁等盟友,当遣使厚赏,巩固盟约,使其为我屏障,牵制曹操侧翼。”
张辽、徐晃闻言,出列躬身:“蒙主公不弃,委以重任,末将等必竭尽全力,训练新军,以报厚恩!”
林羽听罢,深以为然,决断道:“二位军师老成谋国,所言甚是!传令:各军依险要驻扎,休养生息,加强训练;免司隶、南阳三年赋税,命马良、伊籍总责恢复生产,安抚流民;加派使者,犒劳西凉、汉中盟友;整军经武,以备再战!” 战略基调就此定为“巩固消化,蓄力待发”。
二、 襄阳春深,糜贞入府
就在前方厉兵秣马、与民休息之际,襄阳城内的联姻之事也水到渠成。在糜竺的精心安排和周芷的默许乃至促成下,林羽正式纳糜贞为侧室。仪式并未过分张扬,但州牧府内张灯结彩,亦显隆重。
新婚之夜,林羽步入布置一新的洞房。糜贞身着大红嫁衣,端坐榻前,虽已不是初嫁,但灯光下容颜清丽,气质温婉,眉宇间带着一丝历经变故后的沉静与淡淡的哀愁,更显动人。林羽轻轻挑起盖头,温言道:“夫人,往事已矣,今后在荆州,必不使你再受漂泊之苦。”
糜贞抬头,眼中泪光闪烁,低声道:“妾身败柳之姿,蒙将军不弃,收录房中,感激不尽。愿竭尽所能,侍奉将军与周姐姐左右。” 其态我见犹怜。林羽知其心结,好生宽慰。此后,糜贞谨守本分,与周芷、貂蝉相处和睦,以其温柔性格,很快融入了州牧府的后院生活。糜竺也因此更加尽心竭力为荆州效力。这桩政治联姻,进一步巩固了林羽与刘备旧部,尤其是糜氏家族的关系。
三、 邺城震怒,曹操困局
相比之下,邺城魏王府的气氛则如同冰窖。接连丧失司隶、痛失夏侯渊、两员心腹大将投降,这一系列沉重打击,让曹操仿佛一夜之间苍老了许多。他时而暴怒,摔碎心爱的玉器;时而沉默,独坐至深夜。
“林羽小儿!欺我太甚!”曹操咬牙切齿,却又无可奈何。眼下,他北有袁氏残余未靖,西凉联军虎视眈眈,内部因连番败绩而人心浮动,实在无力组织起有效的反攻。他只能强压怒火,采取守势,命曹仁、夏侯惇等人严守黄河沿线及兖豫各要隘,深沟高垒,避免与荆州军野战,同时加紧整顿内部,稳定人心,等待时机。曾经不可一世的曹孟德,首次陷入了战略上的被动防守。
四、 江东观望,联盟裂痕
江东建业,孙权与周瑜对荆州的急速扩张感到极度不安。周瑜再次向孙权进言:“主公,林羽已尽占司隶,降服张辽、徐晃,其势已成,恐非池中之物。昔日联盟,因其弱而我强;今其强盛,必生吞吴之志。宜早做打算,加强江防,甚至……可考虑与曹操暂时缓和,共制荆州。”
孙权沉吟良久,叹道:“公瑾所言,亦吾所忧。然曹操乃国贼,与之联合,恐失人望。且林羽新胜,锋芒正盛,不可轻撄。且继续观望,遣使贺其克长安、降名将,再索要江夏、长沙等地,试探其态度。” 于是,江东使者再次携带厚礼前往襄阳,表面祝贺,实则施压。孙林联盟的裂痕,在共同敌人暂时削弱后,变得愈发明显。
五、 系统抉择与未来暗涌
【系统提示:成功实施“休养生息”策略,势力进入“巩固发展期”。民心归属度稳步提升,军队士气恢复,资源开始积累。检测到外部环境变化(曹操转向守势,孙权疑虑加深),触发下一阶段战略方向预判。请宿主关注内政建设与外交动向。】
林羽站在洛阳宫城的高台上,俯瞰着正在逐渐恢复生机的帝都。他享受着胜利的成果,但也清醒地认识到,真正的挑战或许才刚刚开始。内部的整合、盟友的离心、潜在敌人的蛰伏,都预示着下一场风暴并不会太远。是继续向曹操施压,还是先解决东线的隐患?是全力经营根基,还是伺机继续扩张?他需要在这难得的喘息期内,做出更为深远的谋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