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七年(公元202年)夏初,江面开阔,暑气渐蒸。江夏城经过战火洗礼的城墙尚存斑驳痕迹,但城头已换上崭新的“林”字大纛与“孙”字旌旗,迎风猎猎。一场决定未来天下格局的会盟,即将在此举行。
林羽轻车简从,乘舟顺汉水而下,抵达江夏时,江东的船队已泊在江心,楼船高大,帆樯如林,戒备森然。文聘率江夏文武出迎,低声道:“主公,鲁子敬昨日已至,居于馆驿,其随从精干,观之皆非庸手。”
林羽颔首,鲁肃亲至,足见孙权对此番会盟的重视。他并未直接前往馆驿,而是先登城巡视防务,慰问守军,既显从容,亦示主权。
次日,会盟正式在江夏府衙举行。堂内布置简洁庄重,林羽端坐主位,左侧是蒯越、文聘等荆州要员;右侧,鲁肃一身儒雅袍服,神色平和,身后数名随从皆目光炯炯。
“鲁子敬先生远来辛苦。”林羽率先开口,语气平和却自带威仪,“吴侯与周都督有意携手共抗国贼,此乃苍生之福。前番所议条款,未知吴侯还有何高见?”
鲁肃拱手,言辞恳切:“林将军明鉴。曹贼势大,非一家可敌。吴侯诚意联盟,愿出水陆精锐五万,战船千艘,与将军共襄义举。前议战利分配,可按将军之意。然……江夏乃长江锁钥,联军协同,水军调度至关重要。吴侯之意,可否于江夏设立联军水寨,由周都督暂驻,以便统一号令,共击曹军?此纯为军事便利,绝无他意。”
林羽心中冷笑,周瑜驻军江夏,与直接掌控何异?他面色不变,淡然道:“子敬先生所言在理。然江夏乃荆州门户,军民所系,岂容外军久驻?联军协同,可定期于江面会操,设立联合讯号,一样可收呼应之效。若周都督不弃,我可在江夏设行辕,供其战时暂居,如何?”
鲁肃沉吟片刻,知此为林羽底线,不再强求,转而道:“将军快人快语。既如此,联军主帅之位,当由德高望重者居之,以号令统一……”
“此言差矣。”蒯越适时接口,笑容可掬,“联盟乃孙、林两家之事,何分主次?当设联军幕府,两家各派重臣共议军机,遇事协商,方显同盟之谊,岂不更善?”
双方你来我往,唇枪舌剑,就联军指挥、粮草供给、战利分配、情报共享等细节反复磋商。林羽寸土必争,既要借江东之力,又绝不放弃主导权。鲁肃则步步为营,为江东争取最大利益。
谈判持续三日,最终达成盟约:孙林结盟,共抗曹操;联军不设单一主帅,由周瑜、林羽(或指定荆州大将)共同节制;江东出精兵三万,战船五百艘,荆州出精兵两万,水军策应;粮草各自负担,战利品按出兵比例及战功分配;联军行动需双方协商一致。
盟书签订,歃血为誓。江夏城外,杀白马祭天,双方将士山呼海啸,盟成。
【系统提示:孙林联盟正式成立!与孙权势力关系提升至“脆弱的盟友”。获得临时增益“同盟威慑”(曹操势力南下进攻欲望降低15%,持续效果视联盟稳固度而定)。外交手腕+3。】
盟约既成,鲁肃即日返吴复命。林羽送至码头,临别时,鲁肃忽低声道:“曹贼势大,非独力可抗。然江东六郡,亦需安稳。望将军谨守盟约,莫生他念。” 语带深意。
林羽拱手:“子敬放心,羽必以信义为先。然,若有人背盟在先,就休怪林某无情了。” 目光锐利,毫不退让。
鲁肃深深看了林羽一眼,登舟而去。
送走鲁肃,林羽并未立刻返回襄阳,而是密召文聘与“谛听营”江夏负责人至密室。
“联盟已成,然防人之心不可无。”林羽面色凝重,“文将军,江夏防务,外松内紧,对江东船只人员往来,严加盘查,不可懈怠。另,于沿江险要处,多设暗哨、烽燧,一旦江东有异动,需即刻预警。”
“末将明白!”文聘凛然领命。
“江东方面,”林羽转向那名精干的负责人,“加派人手,渗透柴桑、芜湖等地,我要知道周瑜的一举一动,尤其是其水军调动详情。”
“属下遵命!”
处理完江夏事宜,林羽乘舟逆流而上,返回襄阳。舟行江上,他凭栏远眺,心中并无多少联盟成功的喜悦,反而更加沉重。与孙权结盟,无异与虎谋皮,眼下虽得喘息之机,但未来的变数更大。
刚回襄阳州牧府,周芷便迎了上来,面色带着一丝异样:“主公,西线有变!”
“哦?”林羽精神一振,“刘璋那边如何了?”
“并非刘璋。”周芷压低声音,“是‘谛听营’刚收到的绝密消息,来自成都宫廷内部……刘璋病重恐难愈,其子刘循与弟刘瑁争权日烈,益州别驾张松,似与东州士族代表法正密谋……欲迎外援,以定益州!”
林羽眼中精光暴涨!“外援?他们所指,是曹操,还是……”
周芷点头:“消息含糊,但张松曾暗中询问使者,‘荆襄林将军,可有意巴蜀乎?’”
机会!真正的天赐良机!益州内乱,有人欲引外力!若操作得当,取益州或许不需大动干戈!
但此刻,联盟新成,北有曹操虎视,若贸然西进,会否给孙权可乘之机?
林羽陷入沉思。这盘棋,越来越复杂了。他需要时间,需要更准确的情报,需要一个万全之策。
“传令黄忠、魏延,巴东军马,加紧操练,做出积极备战的姿态!再派精干细作,不惜一切代价,接触张松、法正,我要知道他们的确切意图和条件!”
风暴,似乎正从西边悄然袭来。而林羽,必须在这错综复杂的局势中,找到那条通往鼎足之地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