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龙谷内,林羽一声令下,潜伏已久的精锐如同蛰龙苏醒,迅速拔营,借着夜色和山林的掩护,向襄阳方向悄然移动。全军上下弥漫着一种大战将至的紧张与兴奋。
与此同时,马岱率领的五百轻骑,如同离弦之箭,冲出山谷,沿着汉水南岸,向可能藏匿着刘琦的江陵方向疾驰而去。他们的任务至关重要——找到那位名正言顺的荆州继承人,为林羽接下来的行动赢得最关键的政治旗帜。
林羽亲率主力九千余人,不疾不徐地行进,既要保持隐蔽,又要确保能在接到马岱消息后迅速做出反应。他深知,此刻的襄阳如同一锅即将沸腾的油,任何一点火星都可能引发冲天大火,而他,必须选择在最恰当的时机投入这颗火星。
行军途中,周芷策马靠近林羽,低声道:“主公,北方有新的‘谛听’密报送到,事关讨董联军。”
林羽眉头一挑:“讲。”
“酸枣联军内部生变!”周芷语气凝重,“兖州刺史刘岱,因粮草分配不公,与东郡太守桥瑁发生争执,竟…竟纵兵袭杀桥瑁,吞并其部众!联军内部顿时大乱,互相猜忌,攻势陷于停滞。曹操虽力主进兵,然孤掌难鸣。恐…讨董大事,将半途而废!”
林羽闻言,心中一震。刘岱杀桥瑁!这可是讨董联盟内部第一起血腥内讧!历史上似乎确有此事,这标志着联军离心离德的开始。董卓的压力还未解除,内部就已刀兵相向,这联盟的前景,可想而知。
【北方讨董联盟出现重大内讧,信誉与战斗力大幅下降。宿主“北上”选项潜在收益降低,风险增加。】
这消息,如同一盆冷水,让林羽对北方战局的期待大打折扣。但同时,也更坚定了他立足荆州、经营南方的决心。北方的混乱,正是南方崛起的良机!
“消息封锁,暂不外传。”林羽沉声道,“眼下,全力应对襄阳之事!”
“是。”
就在林羽大军悄然逼近襄阳之际,马岱的骑兵队已如旋风般扫过襄阳以南的乡野。他们根据韩嵩此前提供的零星线索和“谛听营”的情报,重点搜索几处可能与刘表旧部或反蔡势力有关的庄园、坞堡。
功夫不负有心人。次日拂晓,马岱终于在襄阳城南约四十里外的一处偏僻河湾,发现了目标!
只见河滩芦苇丛中,隐约藏着数十人,人人带伤,衣甲凌乱,为首一名青年,面色苍白,神色惊惶,被几名忠心护卫紧紧护在中间,正是荆州长公子——刘琦!
马岱立刻率队围了上去。刘琦等人见有骑兵袭来,吓得面无人色,以为蔡瑁追兵已至,几乎要拔剑自刎。
“前方可是刘琦公子?”马岱勒住战马,高声喊道,“末将乃南阳林羽将军麾下马岱,奉林将军之命,特来护驾!”
“林羽?”刘琦一愣,眼中闪过一丝茫然与希望。他显然听说过这位新近崛起的南阳守将,但没想到对方会在此刻出现。
一名护卫警惕地问道:“有何凭证?”
马岱取出林羽的令牌和韩嵩的一封密信(副本)掷了过去:“此乃林将军令牌与韩中郎手书!蔡瑁逆乱,林将军闻讯,特引兵来援,助公子讨逆!”
刘琦看过令牌和书信,尤其是看到韩嵩的印记,顿时信了七八分,劫后余生的激动让他几乎落泪:“真是林将军!天不亡我!快,快带我去见林将军!”
马岱当即分出一半骑兵护送刘琦及其随从前往隐龙谷方向与林羽主力汇合,自己则率另一半骑兵继续在外围游弋警戒,并派出快马向林羽报信。
正午时分,林羽在行军途中接到了马岱的捷报!
“好!天助我也!”林羽大喜过望,“全军加速!前出三十里,于‘落雁坡’扎营,迎接刘琦公子!”
落雁坡,地势略高,可俯瞰襄阳方向,又较为隐蔽,正是理想的临时大本营。
傍晚时分,林羽主力与护送刘琦的马岱部在落雁坡顺利会师。
当林羽见到惊魂未定、衣衫褴褛的刘琦时,立刻上前,躬身行礼,语气沉痛而愤慨:“末将林羽,救驾来迟,让公子受惊了!蔡瑁逆贼,竟敢谋害州牧,追杀公子,天人共愤!羽虽不才,愿奉公子为主,起兵讨逆,匡扶荆州!”
刘琦不过二十出头,自幼长于深宫,何曾经历过如此惊心动魄的追杀?此刻见到林羽军容雄壮,主将又如此恭敬义气,顿时如同抓住了救命稻草,紧紧握住林羽的手,泣不成声:“林将军!全赖将军了!若能诛杀蔡瑁,救回家父,重整荆州,琦…琦愿与将军共享荆州!”
【成功寻获并保护关键人物刘琦。获得“忠义”名声。获得政治旗帜“刘琦”。刘琦好感度+80(依赖)。获得干预襄阳事变的正当名义。声望+300。当前声望:5085。】
林羽安抚住刘琦,立刻升帐议事。如今名分已定,下一步便是如何行动。
帐内,刘琦坐在主位(象征性),林羽坐于侧首,周芷、马岱等将分立两旁。
“公子,如今襄阳情况如何?”林羽问道。
刘琦心有余悸道:“那日寿宴,蔡瑁突然发难,污我谋逆,父亲…父亲气急攻心,昏厥过去,生死不知…蔡瑁已掌控州牧府和四门,正在城内大肆搜捕异己…韩中郎…韩中郎也不知下落…”
情况比预想的更糟,刘表生死不明,襄阳已落入蔡瑁之手。
“主公,末将以为,当立刻打出公子旗号,传檄荆州各郡,号召忠义之士共讨蔡瑁!同时,发兵直逼襄阳,趁其立足未稳,里应外合,夺回城池!”马岱激昂请战。
周芷却谨慎道:“蔡瑁既敢发难,必有准备。襄阳城坚池深,强攻不易。且我军兵力有限,若顿兵坚城之下,日久生变,北有张辽,南有…恐有不测。”
林羽沉吟片刻,看向惊魂未定的刘琦,心中已有计较。强攻硬拼是下策,必须发挥政治优势。
“公子,”林羽转向刘琦,语气郑重,“当务之急,是确立公子继承荆州之位的合法性!请公子即刻手书檄文,公告荆州,揭露蔡瑁罪行,宣告由公子继任荆州牧,号召文武百官、各郡太守起兵勤王!同时,以公子名义,传令江夏太守黄祖、零陵太守刘度等刘荆州旧部,速速率兵来援,会师襄阳!”
他这是要借刘琦之名,行“挟天子以令诸侯”之实!只要檄文发出,刘琦这面大旗树起来,荆州忠于刘表的势力必然云集响应,届时再攻襄阳,事半功倍!
刘琦此刻已完全依赖林羽,自然无不允从:“一切…一切但凭将军做主!”
檄文迅速拟好,盖上刘琦的印信(侥幸带出),由“谛听营”死士连夜送往荆州各郡。
与此同时,林羽率军进抵襄阳城外十里,扎下大营,旌旗招展,尤其是那面新树的“刘”字大旗和“讨逆护荆”的大纛,迎风猎猎,对襄阳城内的蔡瑁形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襄阳城头,蔡瑁得报林羽大军压境,且拥立了刘琦,又惊又怒。他没想到林羽竟然悄无声息地摸到了眼皮底下,更没想到刘琦竟然落到了林羽手中!
“林羽小儿!安敢欺我!”蔡瑁暴跳如雷,但看着城外军容严整的林军,又看着城内尚未完全平息的骚动和人心惶惶的局势,他不得不压下立刻出城决战的冲动,下令严守城池,同时加紧迫害异己,稳固城内统治。
一场政治宣传战与军事对峙,在襄阳城下悄然展开。
荆州各郡收到刘琦檄文,反应不一。与蔡氏不睦或忠于刘表的势力开始蠢蠢欲动,而亲近蔡瑁或持观望态度的则按兵不动。局势,正在向着有利于林羽的方向倾斜。
然而,就在林羽以为可以稳步推进时,一个突如其来的消息,再次打破了平衡!
来自宛城的八百里加急军报!
“报——主公!大事不好!江夏太守黄祖,突然率水军万余人,逆汉水而上,已过竟陵,声称…声称要入襄阳‘勤王平乱’,但其军中…似有蔡氏旗帜!其意…恐非善类!”
黄祖来了!而且是带着大军,打着暧昧的旗号!
林羽的心猛地一沉。黄祖是刘表旧部,镇守江夏,手握重兵,他的态度,将直接决定襄阳之战的走向!他究竟是来帮刘琦的,还是…已被蔡瑁拉拢?
局势,瞬间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突发变故:江夏黄祖率军介入,意图不明。襄阳局势复杂度大幅提升。触发紧急应对抉择!】
面对即将到来的黄祖大军,林羽必须立刻做出决断:是迎战?是和谈?还是…
阅读人数超过100人今日加更第一章!
感谢关注!求月票!求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