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丫接回来之后,我们正式开始了三人行的生活。
三丫是个懂事的孩子,每天都早早起来,跟着我一起出摊,帮忙收拾桌椅和刷洗盘子,文娘得以留在家里休息片刻,做好午饭等我们回来的时候一起吃。
生活变得既简单又复杂,简单的是我们已经熟练掌握出摊的流程和技巧,复杂的是我们还欠着虎哥的五两银子,日复一日的利息和每月一两银子的保护费压得我们丝毫不敢休息。稍有空闲的时候,我们都站在摊子上吆喝着,希望来吃早点的人能多一些。
下雨的时候,我都在家里研究看能不能做点新的吃食,好打开销路,吸引更多的顾客。
好在皇天不负有心人,事情很快就有了转机。
我隔壁的地方搭棚子要开一家茶馆,茶馆里请了一位说书先生。茶馆开业那天,说书先生连说了两场,讲的是当朝韩将军的长子韩小将军征战沙场、英勇杀敌的故事。说书先生的功底不错,故事讲得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茶馆里里外外都挤满了人。也有不少人坐在我做的小摊上,我也沾了光,卖出了好几盒绿豆糕。
我悄悄延长了营业时间,又打听到说书先生将会常驻在这里。先生的故事说得好,那自然是不缺客人的,那这股东风我势必是要乘上的。
文娘用稻草扎了个糖葫芦的底座,我买了些山楂和其它材料做了些糖葫芦插在上面。糖葫芦最能吸引小孩子们的注意力,我的糖葫芦是现做的,大家都看得见。
冒着泡泡的糖稀裹在红彤彤的山楂果上,看起来就很诱人。大人们大多都要给随行的孩子们买上一串,更何况我的糖葫芦内有乾坤,有些山楂被掏空了内里,填充上了豆沙、糯米或者是山药泥,吃起来的口感更加好,这是别家没有的。
说起来还是要感谢在无双寨的日子,日复一日的劳作,我和文娘都学会了不少手艺。尤其是文娘,用稻草做糖葫芦架子的手艺更是无人能敌。文娘又是个有耐心的人,给山楂去籽的手法越做越娴熟,连带着三丫也能做的很好。只有我,一番努力之下,多了许多碎掉的不完整的山楂果。
说书开始前,他们的茶座就坐满了,我的摊位也会坐下一些客人,点一小碟子糕点,搭配着瓜子、花生之类的小食,再加一壶茶,边吃边听着说书先生的故事。
我卖的糕点跟茶座里面的不同,价格上也便宜许多,慢慢的也积累了不少客人。有的时候,里面的客人也会差丫鬟小厮出来买我一碟子糕点,这样的客人大多都是大方的,还会多给几文钱,算是打赏。
这样,我们的摊子早上卖早点,下午卖点心,月收入也上涨了不少,交完保护费的同时,也攒下了一部分钱,欠虎哥的五两银子也还上了一部分。
我和文娘商量,给三丫改了名字叫安安,安安也很喜欢这个新名字。我们只希望她以后的日子里都能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地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