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种不种,再种无用。
当芒种到来的时候,村里的人都变得格外的忙碌,我也是。
培育的秧苗要移栽到田里,还要关注秧苗的生长情况,不可缺水,水也不可以太深,不可被虫子盯上吃掉了叶子,也不可以被杂草抢去了养分。
如今田变多了,干活的人还是只有我一个,早间我扛着锄头去田里逛上一圈,遇到杂草就薅上一把,遇到漏水的田埂就杵两下子,看见田里的水不够了就放一点进去。
吃完早饭,我还要去地里给新种的豆苗除草。这个时代没有农药没有除草剂,只能靠自己的劳动除草。若是不勤快些,就会像那位大诗人一样,“草盛豆苗稀”,但我又没有这个才华,写不出这样好的诗,只能勤快些,希望下一季能得个好收成。
芒种的时候,天气也暖和了起来,菜园子里上一季没吃完的的白菜、萝卜都要收起来再重新翻地,种上应季的黄瓜、豇豆、茄子和空心菜。
我把白菜和萝卜从地里运回了家,还是像往年一样做成酸菜,还晒了一部分打算做成菜干和萝卜干。这两样都需要去掉表面老掉的菜叶子,再把白菜清洗干净晾干。做成酸菜的晾干之后就可以直接拿去泡了,做成菜干的就不用理会,直接晾到干瘪就可以了。
萝卜干要麻烦一些,所幸这几天天气好,太阳刺眼,还带一点微风,我把萝卜切成长条,放在通风处,第二天就干了。晒干的萝卜条用清水洗干净,再加盐、姜、蒜和辣椒拌匀,放进坛子里压实摁紧,上面压两块洗干净的石头。这样的天气,十天左右就可以拿出来吃了,一口下去,嘎嘣脆,口感好,拿来吃饭送粥都是不错的。
我家人少,我只单独洗了一棵白菜,用盐杀去多余的水分,再清洗干净,切成小粒,又加盐和姜粒腌制,不出意外的话,三天之后就有咸酸菜可以吃,到时候加点辣椒碎和蒜末炒着吃,也很开胃。
我花了三天的时间才把菜园的地翻好,又加了灶下的草木灰进土壤里,最后才把各样种子种了下去。洒了些水,这项活基本就做完了,只等种子发芽,长出绿叶。
去年的杆子已经不能再用一年了,我只好把它们都扛回家,打算当柴烧。心里盘算着要去山上再砍几棵竹子回来,想到去年去山里的收获,我打算等元宝休息的时候带上他一起上山。元宝大了,也需要帮家里做些活计,这在小孩子中很普遍,并没有这么好矫情的。
想着元宝要放学了,我也刚好了做完了翻地播种的事,就摘了一大把鲜嫩的菜苔,打算回去做饭了。
这个季节阳光和雨水都很充足,小白菜和矮脚菜都疯狂生长,很多都长出了菜苔。自己种的菜苔,鲜嫩清甜,清炒或者焖煮都是很好吃的。
而我今天打算做的是菜苔饭。锅中加入水米开始生火煮饭,饭快熟的时候,加入切好的腊肉和洗干净切碎的菜苔,再焖一会儿就熟了。我担心上面的腊肉不熟,又不喜欢吃泛黄的蔬菜,所以我每次会另起一个锅,把腊肉炒个半熟,再用炒出的油翻炒一下菜苔。把炒熟的菜加进去就不会有不熟的顾虑,菜苔看起来也是绿色的,不会是枯黄的颜色。
出锅的时候在上面撒一把切的细细的葱花,菜苔饭很香,元宝不挑食,每次都吃的意犹未尽。我还会放一小碟子小菜配着吃,有时是自制的糖蒜,有时是刚熬的辣椒酱,也有时是刚腌的酸菜。
今天就是配的去年腊月做的糖蒜。去年大蒜丰收,我晒好了一部分留着之后做菜的小料用,又把最好的留起来当来年的种子,最后还剩下一些,就泡了一罐糖蒜。
糖蒜的制作简单,我买了一个泡菜的坛子,把剥干净的蒜头放进去,又加了白糖、白醋和盐水进去淹没过蒜头,最后加一点白酒封坛即可。糖蒜的腌制周期很长,大概需要一个月的时间才够入味。
我腌制的糖蒜略有不同,是学的妈妈的做法,往里面加了一点晒干的桂花,这样做出来的糖蒜还会带有桂花的香气。
从前我都是吃着妈妈做好的小菜,如今我的饮食里也不自觉的带上了妈妈的味道。
我吃着碗里的饭,眼泪就不受控制地掉了下来,我想妈妈了!我如今也只是个十几岁的小孩子,在这个陌生的时代、陌生的地方举目无亲,独自生活,假装坚强!
元宝看我哭了,有点不知所措,他嗫吁着问我怎么了?我不想他担心,更是无从说起,只好背过身去擦去眼泪,摆了摆手说没事,被糖蒜辣到了。
元宝破天荒的吃了一片糖蒜,皱着眉,大概是没吃出什么辣味,所以他看着我的眼神变得担忧。
吃完饭,我没去院子里消食,而是回了房间,提笔写了一封给妈妈的信,又把那薄薄的几页纸装进盒子里,仿佛它已经寄了出去,只是没有回信罢了。
第二天,我像往常一样,看一看我的田地,喂一喂我的兔子,唤一唤我的鸡。而做这一切,啸天都跟在我旁边,像一位忠实的陪伴者,一直陪着我度过每一天。
我想,若是忙起来,大概就不会觉得孤独,于是我拼命做事,田里的秧苗一日一日长大,地里寸草不生之后豆苗茁壮成长,家里收拾的很干净,小兔子要下第二窝仔了,我又养了四只小鸡,鸡蛋已经够吃,有时还会有多余的鸡蛋拿去换取盐和糖。
去年种植的油菜已经成熟,我捏了一个豆荚,菜籽已经成熟可以采摘了。我把杆子割断,又借了板车把它们全都拉回了家,接下来脱壳晒干,再用谷风车吹去多余的杂质,剩下的干净的菜籽就可以用来榨油了。
菜籽油炒菜很香,用来炸油饼或是其他吃食也会很好吃。榨油剩下的油饼还可以当做肥料,也被叫做油饼肥,在种菜的土里面稍稍撒上一点,菜都会长得快上许多。
当然,这些都是之后的活计。
我还在努力回想着有哪些可以自制的肥料,来为土壤增加养分,但我这个人读的书虽多,记得的却很少,又没有大量的生活经验,只好边做边学,再多多请教村里年纪大一些的长辈。他们说的详细,我也记得认真,因为担心来年记性不好全都忘记了!俗话说得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