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福回家看父母,回来的时候给我们带了山上打的野栗子,还有几个松果。
寒风吹,栗子香。如今已经到了吃栗子的季节了,今年雨水不充足,我就没再进山,以为没什么收获。
田福也是这么想的,只是父母闲不住,想进山打柴,偶然遇到了一片栗子林。
“原以为山里的栗子树都枯死了,结不出果子了,没想到还是有的。”田福如是说道。
田福说着,又问我做不做栗子糕,“若是我们收栗子,我让我爹娘去山里打,他们知道路。”
“做!如果可以,让你爹娘多打一些,我们按市价。若是还有这样的松果,也帮忙捡上一些,尽量不要弄坏了。”我交代他。
如今田福也不多问,觉得我需要的话总有我的道理。
“好咧!”
今年干旱,没有秋收,他爹娘在家闲着,也想找些活做。听我如此说,田福很高兴,又找人带话回去。
栗子糕好做,传统的就是在栗子上面切一个十字花刀,放锅里煮熟之后过凉水,再去壳、去皮。栗子要拿工具碾碎成粉末,栗子粉末加牛乳和油拌匀,之后放到锅里小火慢炒,炒熟晾凉,用模具按压出造型即可。
栗子糕一般做成栗子的造型,精致小巧,一口一个。我习惯在顶部沾了一些白芝麻,这下看起来更有层次感,也更像栗子了。
栗子糕简单易做,很多铺子都有,没有这么特点,我又改良了不同的口味。
我加了山药做的外皮,把栗子泥包裹在里面,用模具压成不同的纹路和造型。栗子清甜,山药养胃,这样更得老人孩子的喜欢。
压成不同的纹路也会吸引不同的人,最好卖的是葫芦双喜纹的,再加上两个原味的栗子糕,摆成一盘,很是精致好看,来店里吃的客人大多点的是这一款。
打包的客人多是喜欢酥皮的板栗饼,一盒十二个,卖四十文钱。免去很多自己做的手工,又吃得开心。
酥皮的板栗饼要先做板栗馅,先将新鲜的板栗煮熟去皮捣碎,放白糖、牛乳搅拌均匀,分成等份大小的剂子,再揉成团备用。
外皮的做法是将面粉、猪油、水和糖等所有材料混合均匀揉成团,静置一会,再揉光滑。醒面后把面皮分成大小均匀的剂子,搓圆擀开,包入油酥。经过多次折叠擀开,就可以在烤熟之后起酥。
酥皮点心的做法大多类似,加入猪油又混合了油酥,烤熟之后也不会变硬,天凉的时候可以放置好几天也不会变质。
外皮包入栗子的馅料,包好之后放锅里烙熟或者烤熟都可以。
栗子糕刚做好的时候就能闻到十分香甜的味道,放凉之后也是酥酥的口感,不会变得硬邦邦的,也不会吃起来油腻腻的影响口感。
除了糕点,我还做了一些板栗红豆沙,红豆提前一天浸泡,第二天将所有材料加入锅中熬煮,熬到红豆出沙,加入陈皮、板栗和冰糖,出锅的时候撒上一点干桂花。
大概是这阵子主推的缘故,板栗红豆沙卖的极好,来店里的小姑娘、娘子们都爱点上一碗。红豆沙绵软,栗子香糯,不加一点糖,只吃食物本身的甜味,如果觉得太淡了就加一勺桂花蜜。
这阵子辛苦,剩下的栗子做了一锅板栗焖鸡犒劳大家。
田福早早去市场买了一只鸡回来,田九云成亲后,这还是第一次留在店里跟大家一起吃晚饭。她亲自下厨,做了一锅板栗焖鸡,又做了几个小菜,大家欢欢喜喜地加了餐。
大雨过后,街上的难民全都回了家乡,整个城里看起来也没那么破乱,恢复了不少生机。往日的集市也红红火火的开办了起来,每个人都在用力的活下去。
秋天的第一盘板栗焖鸡下肚时,我收到了李胜回来的好消息。
第二天一早,我就回了趟村子,交代元宝放学之后直接去店里,哥哥姐姐们会给他留一份晚饭。如果我晚上不回来,就让他跟田福挤一挤,凑合一晚。
我拎着新做的栗子糕站在李婶家门口,突然无端地生出一些怯意。这是我来过无数次的地方,修房子的时候还暂住过一阵,如今却觉得大门沉重的仿佛推不开一样。
门被打开,我抬头就看到了李胜,是他来开的门。他长高了许多,需要微微仰起头才能看见他的脸,他也晒黑了许多,小麦色的皮肤看起来健康也很有光泽。
我上上下下打量了一番,还好还好,四肢健全,胳膊腿都还在,没受什么重伤就好。我暗自庆幸着。
我把手里的栗子糕递给他,他接过来便打开吃了一个,“生生,真甜,你的手艺还是这般好!”
沿着村里的河边,我们边走边聊,主要都是他在说,我在听。
他说他们征兵没多久,就拔营去了东南那边。他说那是他的心里忐忑,毕竟还没训练多久就要奔赴战场。
他说一开始只是训练,后来人手不足,新兵营被派去剿灭小部分的海盗。
他说海盗凶残,却也不乏有情有义之辈。
他说:“生生,我杀人了!你知道第一次杀人的感觉吗?”
我不知道,也不能共情。人大概一生都无法成为一个无情的人,用冰冷的屠刀砍下别人的头颅,哪怕那个是坏人,是敌人,也是无法释怀的。
他说后来渐渐就麻木了,只想多攒一些军功,出人头地。
他说他看到了海边的朝阳和落日,明明是同一个太阳,却有着完全不同的美。他问我:“生生,你看见过大海吗?”我是见过的,在现代,但我没说,我摇了摇头,听他讲落日晚霞,讲渔民的忙碌生活,讲海上的风波和战争。
分别的时候,李胜说:“生生,我时间有限,明天就要走了!”我把新买的金创药塞给他,嘱咐他务必保重好自身。
我突然很不舍得这个朋友,不知道他下次回来是什么时候?也不知道他再回来的时候我在哪里?
师父已经很久没有寄信回来,他是我在这里最亲的人,我很担心他。但又不知道他在哪里?我想告诉他,如果没有回去的办法,不如我们就留下来好好生活。
如今李胜又要离开了,他有他的前路,我却没有我的。明明是烈日当空,晒得我后背发热都出了汗,我却觉得内心一片荒芜。不知道前路在何方,也不知道后路在哪里,我像一棵无根的野草,随风飘摇。
从前有人说,此心安处是吾乡!我的心大抵是不安定的,所以才不能把这里当作家乡。